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钱津 《山东经济》2011,(6):5-11
中国经济即将就要基本实现工业化了,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地面对由此而引起的价格普遍上涨,冷静地面对现实的非通货膨胀性质的货币贬值。在1988年,由于物价上涨而引发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时,中国及时开办了人民币的保值储蓄,对于稳定当年的宏观金融形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2007年至今未止的价格持续上涨的期间,银行方面需要再次启动保值储蓄。并不是说非要出现通货膨胀,才可以考虑开办保值储蓄。在当前已经出现明显的货币贬值情况下,国家改善民生,就必须维护储户利益,积极启动可有效补偿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贬值的保值储蓄。  相似文献   

2.
1、对当前通胀形势的背景分析 要对1996年通胀走势做出适当的判断,必须对1992年第四季度开始的这轮通胀的特点和成因作出准确的分析。 这轮通货膨胀来势之猛,涨幅之高、持续之久,均为建国以来之最,其经历了一个先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后消费价格上涨的传导过程。这一轮物价上涨既有结构性调整的因素,也有通货膨胀因素,两者互相交错,互相推动。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是古往今来世界各国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也是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亟待解决的难题。 党中央决定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作为今年四项重点工作之首。因为,平抑市场物价,抑制通货膨胀,已成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 一、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是“致通胀”之源 近年来,特别是在1994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喜人,以财税和金融为主的外汇、外贸、投资、价格和流通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展顺利;但是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全国物价上涨幅度突破了年初10%的计划,已达20%以上。由于物价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将会引发诸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以来,我省经济运行朝着2008年初提出“双防”方针所预期的方向发展。消费价格涨幅趋缓,增长过热的风险有所降低。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并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物价涨幅仍处高位,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通胀的中长期压力不容忽视:经济增长则面临外需下滑、内需不稳、困难增加等多重压力。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在稳定物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缓通胀,稳增长,促转型”。  相似文献   

5.
2009年,我国要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金融平稳运行所面临的困难较多,而通货膨胀压力较2008年明显减轻,甚至存在通货紧缩的可能。经济增长过快下滑和金融风险上升将成为金融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金融调控的目标应由“保增长、控通胀”转变为“保增长、防通缩、控风险”。  相似文献   

6.
年初以来,我市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但由于当前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在通胀压力不断加剧、宏观政策持续收紧及外部市场突发事件增多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我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困难增多、难度增大,尤其需要关注通胀压力持续上升、企业运行压力加大、资金供给日益趋紧等问题,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朝着年初提出“双防”方针时所预期的方向发展。消费价格涨幅趋缓,增长过热的风险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比原来估计的要多,影响要大,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物价涨幅仍处高位,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通胀的中长期压力不容忽视;经济增长则面临外需下滑、内需不稳、困难增加等多重压力。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在稳定物价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缓通胀,稳增长,促转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8,(6):18-18
“绝不能单纯紧缩。对待此轮物价上涨要综合治理,因为原因是多重的。”厉以宁日前在两会上发言时说。 “如何有效缓解通胀压力”成为当前委员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此轮物价上涨具有不同于以往的新情况。”厉以宁分析说,“1993、1994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投资规模过大,信贷过多,而这次这个因素只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2004年物价上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粮食、燃料和原料价格的大幅增长使国内外许多专家开始担心中国可能再次出现高通货膨胀的局面。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是“有惊无险”,由于物价上涨的原因不同、整体供需环境更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物价上涨带有相当大的合理回归性质,因此,实际的通胀压力并不大,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但是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人们期待的“高增长、低通胀”,经济平稳发展的时期并不多见,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可谓是“通胀通缩一线天,冷热之间求发展”。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到逐步回落,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现象,变化之快让人有些措手不及。我国的宏观调控目标也在短时间内出现了一系列变化,从2008年初的“双防”调整为“保增长、控物价”,再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之间的联系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5,(2):B001-B002
2004年物价上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粮食、燃料和原料价格的大幅增长使国内外许多专家开始担心中国可能再次出现高通货膨胀的局面。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是“有惊无险”,由于物价上涨的原因不同、整体供需环境更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物价上涨带有相当大的合理回归性质,因此,实际的通胀压力并不大,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在于粮价的合理上涨。  相似文献   

12.
据北京可靠消息透露,中国最高当局已经警觉到目前中国通货膨胀的严重性,即将采取一连串财经措施,包括提高银行利率、控制货币供给额、限制银行贷款和固定投资总额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宣布的资料,今年第一季度全国35个大城市的平均物价,比去年同期上升15.7%,这是1988年和1989年以来最大的通胀幅度。 财经专家也指出,最近几个月来,由于银行利率偏低,物价上涨快速,个人储蓄存款锐减,银行信用贷款资金也受到威胁,造成企业经济周转困  相似文献   

13.
年初时,人们似乎对经济增长还很乐观,因此“把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如今面对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逐渐浮出水面,宏观调控的重点转向了“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控制物价过快增长”。而根据笔者的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可能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困难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此一轮物价上涨固然有很多现实因素,但结合当前业已形成的经济运营模式,分析近十余年的物价总体趋势,本年度物价上涨有一定的必然性,是多年来长期物价趋势的一个阶段。而且,这一轮物价上涨既有以往长期打压通胀的反弹,亦有经济运营模式积累问题的不断爆发的因素。因此,此次抑制通胀既要解决当前问题,也要兼顾长远,即除采取宏观控制手段,调控当前经济运行态势之外,还需要从根本性的制度和机制调整入手,转变我国的经济运营模式,以便在长效机制上消除推动物价不断上涨的制度动力。  相似文献   

15.
1994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21.7%,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24.1%,通货膨胀率是改革开放以来创纪录的水平。虽然国家通过各种措施进行了干预,但物价仍在高价运行。1995年4月末,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还有18%,控制物价上涨的难度很大。高通货膨胀率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生产和流通秩序,也给全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因此,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头等重要的大事。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超过商品流通的客观必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说明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对应关系。用公式表示即:MV=QP或M=QP/V。这个公式揭示了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在货币流通速度V和商品流通数量Q及商品价格P中,流通中货币M与商品价格总额QP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V成反比。若在商品价格总额QP与货币流通速度V既定的条件下,货币流通量超过商品流通的客观必要量,就会引起货币贬值。第二,说明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是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这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正确理解我国通货膨胀的内涵,才能深入分析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有效地控制物价.在货  相似文献   

16.
二、1996年金融形势1996年以来,在中央银行继续坚持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货币信贷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总体金融形势健康、平稳。1.广义货币M2%幅回落,狭义货币MI增幅明显上升,货币流动性进一步提注。到1996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为72042.7亿元,增长2巳8%,比年初低工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第二次调低利率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增长幅度明显放慢。与此同时,反映经济景气状况的狭义货币余额为26336亿元.增长17.1%,比年初高0.4个百分点。从而货币流动性明显上升,到1996年9月末货币流动性(MI/M…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两难境地。在输入型通胀和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下,人民币升值被更多地寄予了抑制通胀的期望。不少政界、学术界人士都在强调人民币升值可以抑制通胀,但是,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胀的贡献究竟有多大,值得深入研究。从本轮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分析,力图找出解决通胀与人民币升值问题的最佳宏观调控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平稳快速增长、协调性有所改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人民得到实惠较多的良好局面。预计2008年我国经济仍可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物价上涨压力加大,投资增长偏快,资金流动性过剩,贸易顺差偏大,资产价格涨幅偏高,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因此,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结构性物价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教授估计,尽管1995年物价上升的压力仍然很大,但上升幅度肯定会低于1994年.因为除了社会总供求预计1995年仍会保持平衡以外,1994年推动通货膨胀增高的一些主要因素,1995年大部分将有所缓解或较大缓解,预计1995年我国通胀指数将为15%左右.杨启先上述判断的依据有五:1、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1995年可控制在1.85~1.9万亿元左右.比1994年预计的1.55~1.6万亿元增长约20%,增长速度会低于1994年.只要外商投资不大起大落,扣除价格因素,可能基本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相适应,由于投资需求过大而拉动通胀的作用.将比1994年要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预测了2004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形势,全文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2004年以来我国出现了持续的中度通货膨胀。第二部分说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严重低估了我国的通货膨胀程度。第三部分分析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暂时不能用来衡量我国通货膨胀程度的理由。第四部分分析了通胀程度被低估的不良后果。第五部分分析了此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和特征。第六部分对2012年的通胀形势作了分析预测,我们认为2012年通胀压力犹存,但属温和。第七部分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及时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