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本渠道假说将货币传导从传统理论中的总需求一侧扩展到总供给一侧,有助于解释货币政策冲击实证研究发现的"放大率之谜"和"价格之谜",对货币传导机制理论做出了重要补充。同时,成本渠道的存在也改变了最优货币政策分析面临的约束条件,为分析和评价货币政策提供了崭新视角,提醒货币当局在设计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必须重视政策的供给侧效应。本文系统梳理和评述了关于成本渠道作用机制、实证检验及其对于最优货币政策意义的研究,并简要探讨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Granger检验、ADF单位根检验、Engle-Granger两步法协整检验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选取1993—2007年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利率对经济运行变动趋势的四个关键性因素——货币供给、投资、产出、物价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利率传导存在非对称性效应,其非对称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紧缩性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利率冲击对投资的作用效应非对称性较弱;利率冲击对物价的效应相对利率冲击对产出的效应而言,前者更有效,利率冲击对物价作用的效应非对称性大于利率冲击对产出作用的效应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1978—2009年中国货币供应量、产出和价格三者之间变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用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在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当中,仅M1与价格及产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M0和M2均不存在。以此为基础文章构建了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VEC(3),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讨论了货币供给冲击对价格和产出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中国狭义货币供给(M1)具有显著中性的特征,而在短期内货币供给冲击将导致产出和价格同向变动,但是产出变动对货币供给冲击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郑志强 《当代经济》2014,(24):140-141
本文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国内价格水平存在负向相关关系,有效汇率变动会造成进口价格和生产者价格的短期波动,但是对消费者价格波动的解释力有限.汇率传递存在时滞,并且有沿着价格链下降的趋势.不同时点的脉冲响应分析并没有发现汇率传递效应发生明显的结构变化.货币供应量冲击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要强于名义有效汇率和世界能源价格冲击.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存量日益增大.这既体现了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又意味着货币供应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之间稳定性的弱化.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股价、房价等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通过构建VAR模型检验我国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以及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发现资产价格、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目标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资产价格对产出有正向冲击作用,股市显著影响通货膨胀,但房地产市场对通货膨胀推动作用不明显,资产价格受货币政策的冲击影响显著,其中股市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明显大于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6.
基于FAVAR模型的货币政策的房价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政策的房价传导机制近年来备受各界关注.本文采集了从2000年第1季度到2009年第3季度的152个变量的间序列数据,构建房价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FAVAR模型,对房价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我国存在货币政策的房价传导机制.具体表现为:①相较于货币供应量而言,利率对房价的影响较为明显,利率和房价呈反向关系.②房价的投资效应强于财富效应,房价短期内存在挤出效应,长期才显示出微弱的财富效应,不同类型房屋价格的投资效应和财富效应有所差异;③房价通过消费渠道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较为通畅.  相似文献   

7.
国际间股票市场价格联动问题受到研究人员广泛关注,本文考察中俄印三国股票市场之间的价格冲击传导效应。结果表明,中俄印三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但各自的独立性非常显著。中俄印三国股票市场间新冲击的影响一般要持续5—6周,在第8周后则基本完全被市场消化,各国股票价格冲击对其他市场产生影响的效应传导机制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研究证实,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外部价格冲击对本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2016,(10):54-68
本文在PPI和CPI产业链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价格预期传导机制。产业链是物价传导的经济基础,价格预期是物价传导的实现基础。本文同时构建包含货币因素的非线性MG系统模型(MNMG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PPI对CPI存在向下推动传导,平均时滞1至4个月,CPI对PPI存在反向反馈传导,平均时滞1至2个月;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在我国物价形成机制中均起显著作用,但需求因素更快地形成通胀(或通缩)的压力。(2)产业链和价格预期两种机制均发挥显著作用,两者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物价传导的线性和非线性特征。产业链机制在CPI对PPI的反馈传导中作用更明显,而价格预期机制在PPI对CPI的推动传导中作用更明显。(3)我国PPI和CPI均存在显著的惯性持续效应,且通胀惯性作用强于物价之间的传导,一定程度上削弱物价之间的传导。(4)从政策上来看,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出现价格上涨或者紧缩时,尤其是面对当前严峻的PPI长期持续下降,预期管理是重要且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运用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方法,测算了2000-2014年上中下游价格指数及各细分行业价格指数之间的传导效应,并分析了货币供给因素对不同价格指数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对上中下游所有价格指数均能产生影响,对下游价格指数CPI的驱动效应最显著;上中游价格指数向下游价格指数逐级传导效应显著,但跨级传导效应呈递减趋势;同时下游价格指数的变动也会倒逼中上游价格指数变化,但跨级传导效应基本无趋势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SVAR的中国货币政策的房价传导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2005年7月到2009年9月宏观经济数据构建SVAR模型,分别从货币供给的利率传导机制,现金余额效应,汇率传导机制以及房地产价格对货币供给的反馈机制四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货币量的增加和汇率上升都会带来房价的大幅上涨,而利率提高所带来的房价下降程度很小,房价的上涨会引起物价和消费上涨。结论:当今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着货币政策的房价传导机制,其中利率机制对房价影响较小;在汇率机制传导过程中,中央银行为了稳定币值和升值预期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入导致货币供应量被动增加,从而直接导致了房地产价格上涨。因此提出货币政策应当关注房地产价格,既要防止形成房地产价格泡沫,又要避免温水煮青蛙。  相似文献   

11.
特征价格法在房地产价格指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征价格法(Hedonic method)是将房地产价格变动中的质量特征因素进行分解,以显现出各项特征的隐含价格。并从价格的总变动中逐项剔除质量特征变动的影响,达到仅仅反映纯价格变动的目的。本文通过双重Imputation过程估计缺失价格和剔除异常值的影响,解决了可比性问题,并增强了Hedonic模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开发股价指数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作用,并且股市目前已经具备开办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在开发股价指数期货的过程中,需注意做好股指期货的方案设计、建立风险监管机制、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这三方面的工作,以期顺利推出股指期货并使其发挥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运用GARCH族模型对即将作为股指期货标的物——上证300指数进行间接实证建模研究。本文使用上证180指数研究上证300指数具有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上海股市股价波动确实存在显著的GARCH效应和冲击持久效应,并存在较弱的杠杆效应;收益率条件方差序列是平稳的,模型具有可预测性,GARCH-M(1,1)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与预测上证180指数。该仿真模型可以较好地实现点对点的长期高精度预测,克服了传统预测模型只能进行短期预测的缺陷。这不仅对于投资者规避风险,开拓利润空间,而且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9,(9)
通过选取2010年至2017年黄金价格和美元指数的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的研究方法,得到了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且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的结论。但实证表明,两者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会发生短期偏离的情况,因此笔者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来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关系时,将以(-0.0924)的纠正力度将非均衡状态调整到均衡状态,也就是当期误差会比上一期的误差减小9.24%。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The authors provide fresh evidence on the nonfundamental-driven price dynamic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index and index futures by examining the price movements of the S&P500 index and index futures surrounding the crossing of the 00 psychological barriers and 52-week highs and lows. In contrast to the extant evidence that futures leads in fundamental-driven price movements, the authors show the dominance of the crossing in the index in continuing the price trend after the crossing. Even when synchronized crossings occur, the index rises more than the index futures during upward crossings, whereas the index futures falls more than the index during downward crossings. While volatility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efore upward crossings, but not for downward crossings, i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during the crossing,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after the crossings in both markets. These findings have clear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index arbitrageurs, investors, and regulators.  相似文献   

16.
We study the dynamics of price indices for major U.S. cities using panel econometric methods and find that relative price levels among cities mean revert at an exceptionally slow rate. In a panel of 19 cities from 1918 to 1995, we estimate the half‐life of convergence to be approximately nine years. The surprisingly slow rate of convergence can be explained by a combination of the presence of transportation costs, differential speeds of adjustment to small and large shocks, and the inclusion of nontraded goods prices in the overall price index.  相似文献   

17.
潘家芹 《经济师》2007,(3):53-54
我国近年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一直高位运行,根据理论逻辑,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最后会拉动居民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然而PPI始终没有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出现PPI与CPI之间的剪刀差现象,使得很多人开始怀疑CPI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文章试图从我国目前CPI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角度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宋琴 《经济与管理》2010,24(3):77-80
次贷危机发生前,汇率与股指存在ARCH效应,且均有不对称信息的冲击,波动存在持续性的影响;次贷危机发生后,汇率与股价都不存在ARCH效应,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暴露出来使得汇率对股市的波动影响降低,从而促进投资者风险得到有效对坤。  相似文献   

19.
Outlet types and the Canadian Consumer Price Index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cent phenomenal growth in popularity of large warehouse/discount store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price measurement. Consumer substitution to such outlets could produce a bias in consumer price indexes (CPIs), which may be exacerbated by unrepresentative sampling and discount outlets' apparent slower rates of price increases. It is shown that in 1990-96 unit value indexes rose at a lower rate than the corresponding Canadian CPI subaggregate indexes for other household equipment, non-prescribed medicines, and audio equipment, and biases arising from unrepresentative sampling and differential rates of price increases across outlets have resulted in an additional overstatement for these subaggregates.
La croissance dans la popularité des magasins/entrepôts à forts escomptes au cours des der;chnières années a été fort importante et a eu des effets importants sur la mesure des prix. Le comportement du consommateur qui choisit ces magasins pourrait entraîner un biais dans la mesure des indices de prix à la consommation. Un échantillonage non représentatif et le fait que ces magasins semblent avoir des augmentations de prix plus faibles dans le temps peuvent biaiser encore plus les indices. Cette recherche montre que entre 1990 et 1996 les indices de la valeur unitaire ont cru à un taux plus faible que les indices correspondant de prix à la consommation pour des sous-agrégats comme autre ´equipement des ménages, médicaments non-prescrit, et ´equipement audio. Il semble que les biais engendrés par les différentiels de croissance des prix entre magasins et un échantillonnage non représentatif se soient traduits par un biais à la hausse dans ces sous-agrégats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我国三个城市样本医院的招标采购数据,测算了2002~2005年抗生素类和循环系统药品价格和数量水平的变化趋势,并检验了Gerschenkron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城市间的医疗模式具有较大差异,北京市使用品种比较集中,佛山市比较分散;抗生素类药品价格下降,循环系统类药品价格上升;4年间药品数量上升了许多倍.尤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