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爽 《东北之窗》2012,(17):66-67
大连已成全国量大蓝莓产区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大连的蓝莓产业从2003年起步,经过1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蓝莓产区。目前,全市50亩以上的蓝莓园有54个,总面积超过了4.5万亩,形成了以庄河市为中心、大丹高速为轴线的蓝莓产业带,拥有恒郁、御果以及蓝仙子等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的蓝莓品牌。  相似文献   

2.
王欣 《走向世界》2010,(23):24-26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功能健康食品的重要性,这使蓝莓这一“世界水果之王”变得家喻户晓。蓝莓鲜果在国际市场上售价昂贵,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苹果、桃等大众品种的20爹倍。全世界蓝莓总产量约20万吨,而每年国际市场实际需求量至少在40万吨以上,市场容量大,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尽管中国蓝莓产业化生产刚刚起步,但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国际和国内大型企业的规横化种植,蓝莓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一个新型果树产业,而中国最大的蓝莓产业基地,就在胶南。  相似文献   

3.
夏日蓝莓香     
王欣 《走向世界》2011,(20):76-79
喜欢蓝莓的味道,想起蓝莓,自然联想到它那小巧可爱的模样和酸甜多汁的口感,蓝莓蛋糕松软滑糯;蓝莓果酱酸甜香滑;蓝莓派香酥松脆;蓝莓果酒馥郁醇香;蓝莓茶,香气氤氲……这个季节最爱的还是蓝莓冰品——蓝莓雪糕清新冰爽;蓝莓冰激凌酸爽甜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地处石屏县北部山区的龙朋镇党委、政府在引导广大农民寻求发展致富的道路上,因地制宜,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水土和气候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蓝莓,使蓝莓成为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果。  相似文献   

5.
蓝莓之宠     
言明 《东北之窗》2011,(14):100-101
看过王家卫的《蓝莓之夜》,吃过蓝莓薯片、蓝莓巧克力。玩过蓝莓手机。现在开始吃真正的蓝莓果啦!  相似文献   

6.
关雪 《黑河学刊》2012,(11):12-12
蓝莓素有"浆果之王"美誉,可加工成食品、饮品和保健品等上千种产品。我省野生蓝莓具有寒地、野生、有机、保健的稀有性和独特性,并且我省林业用地资源丰富,是我国蓝莓栽培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蓝莓熟了     
一嘟嘟、一串串,紫色的蓝莓像熟透的小葡萄,争着抢着挂在枝头,等着人们的采摘。眼下,正是大连蓝莓采收的高峰期,这不,2009中国·大连(庄河)国际蓝莓节适时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8.
乐享蓝莓谷     
吴爽  苏航 《东北之窗》2012,(17):102-103
到蓝莓谷探访时,正值浪漫初秋,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富有诗意,青山翠谷,彩蝶飞舞,山花正艳,蓝莓正熟,让人仿佛置身于风光旖旎的旅游度假区。这样的好山好水,定会是蓝莓生长的乐园,看看那些散发着诱人的紫色光泽的小浆果便可知。我忍不住摘下一颗准备往嘴里送。“蓝莓谷的蓝莓都是纯绿色的,不喷洒农药,不施化肥,绝对纯天然。”就在犹豫之际,蓝莓谷庄园总经理潘峰笑着对我说。  相似文献   

9.
蓝莓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蓝莓,又名蓝浆果、越桔,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Vaccinium)多年生灌木,成熟的蓝莓果实呈深蓝色,果皮外披白霜,近圆形,果肉细腻,种子较小,果香宜人。蓝莓由于其独特的风味、极佳的保健功效而倍受公众青睐,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欣  杜永健 《走向世界》2013,(29):66-69
<正>世界蓝莓看中国,中国蓝莓看青岛。初次听到这话时,十分诧异,这么大的口气,是哪儿来的底气?带着七分质疑三分好奇,寻找答案的"蓝莓之旅"就这么开始了。北纬36°上的富饶沃土要收获品质优良的好果实,自然首先要在沃土上播种,而青岛西海岸蓝莓正是种植在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  相似文献   

11.
享有世界三大名腌菜之誉的重庆榨菜,其产业发展面临着生产上受耕地、劳动力和市场的制约,加工上受研制技术、食品安全、废水污水、防腐保鲜、产业布局、行业竞争、区域竞争等诸多问题的制约。应明确榨菜产业发展前景,加强宏观引导支持,完善一体化生产体系,改进榨菜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建设中国(重庆)榨菜产业园区,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做特做优、做大做强重庆原创品牌产业,促进榨菜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内地19省市的对口援建迎来了新疆大发展、大建设、大开发的新机遇,新疆已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导致室内设计行业的大发展。本文主要就室内设计行业的社会背景与行业背景、人才需求、发展前景三个方面对新疆室内设计行业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居家养老是新形势下城市养老的新创举,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当今社会"空巢"现象的增加,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社会问题将逐步凸显。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大中城市发展养老服务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周雨风 《特区经济》2008,(3):195-197
2007年6月,重庆市被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的发展提出了"314"总体部署,即"三大定位"、"一大目标"和"四大任务",其中"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被列为首要任务。在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对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五点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近3年重庆中高职农业人才培养机构状况,中高职涉农院校的专业设置、师资及设施设备情况,以及招生就业情况等的综合统计数据为依据,剖析重庆中高职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另外,对当前重庆重点农业产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重庆现代农业产业现有人才队伍结构,测算出“十二五”期间重庆重点农业产业对农业职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并根据农业...  相似文献   

16.
上海信息服务业结构分析与新一轮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友霞  熊励  李莉  刘文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9):12-15
文章在深入分析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对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作了详细分析,提出加快上海信息服务业新一轮发展的策略,包括放宽市场准入,完善信息服务业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创建长三角信息服务业协作网;加快信息服务业政策和法规建设,推进行业自律等。  相似文献   

17.
陈焱晗 《特区经济》2009,(11):216-218
调查研究行业发达与否是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其发展现状及前景对于各行各业的信息获取、战略决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国内调研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最终对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本文不仅对正在快速增长的国内调研业中诸多问题的解决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以往相关研究鲜有涉及的方面展开了自己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在我国发达地区已经成为支柱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对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深圳、南京、重庆等主要城市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举措进行全面梳理,从政府统筹、体制改革、园区建设、融合创新、人才建设等五方面总结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李晓华  王怡帆 《改革》2021,(2):54-68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推动着前沿技术向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未来产业转化。随着科技水平增强和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我国也需要在未来产业提早进行谋划。未来产业是受前沿技术推动,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升级的需求为目标,代表科技和产业长期发展方向,未来对国民经济形成重要支撑和带动,当前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的新兴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未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前后向带动和产业赋能能力强,因其产业化的长期性、锁定效应和网络效应而具有先发优势,且具有公共性与竞争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并存等特征。未来产业的战略性、正外部性要求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干预,发展大方向的可预测性是产业政策成功的前提;但其驱动技术的前沿性、产业化的长期性、发展的不确定性也要求产业政策转型,即从强调产业政策到重视竞争政策、从选择性支持到发展方向引导、从重视应用技术到强化基础研究、从技术产业化的支持到市场拉动、从依托特定企业到鼓励多元试错。培育和壮大我国未来产业,需要政府在战略引导、支持基础研究、创造早期市场、完善产业生态、利用全球资源等方面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碳金融发展前景广阔,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尽管我国是原始CDM市场中最大的卖家,但处于全球碳金融产业链的最底端,并不具备话语权.文章通过分析国外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实践,结合中国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现状,从碳交易平台及交易制度建设、多样化碳基金的设立、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业务领域拓宽、碳金融中介服务功能的完善、碳金融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及风险控制等方面探讨了中国银行业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