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光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发展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必须要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抓住来之不易的机遇,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谭昊 《商》2014,(43):265-265
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而信息产业的发展却与光电子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光电子产业将为21世纪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区作为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基地,聚集了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光电子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对国的光电子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加强对武汉光电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对我国光电子产业的发展壮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加快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治理行动是旨在建立和维护集群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集群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集体行动。影响集群集体行动的因素主要包括:领导型企业、社会资本、公共服务机构和集群代理机构、地方政府行为、团体讨论和个体声音。本文通过对湖北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的调研,挖掘影响该集群集体行动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产出绩效(竞争力)和过程绩效(治理力)两个维度,建立了涵盖44个指标的产业集群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湖北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该集群治理绩效整体处于高水平,集群竞争力和治理力比较强,且比较平衡的结论,并提出保持和提升治理绩效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武汉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是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的有效形式。本文首先探讨了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竞争优势,接着分析了武汉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有利因素,最后提出基于价值链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官产学研二种适合武汉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光电子信息时代,光电子信息产业将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成为信息时代的基石。正在崛起之中的“武汉·中国光谷”将依托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光谷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湖北经济现代化进程。就湖北而言,光谷建设将发挥以下十个方面的作用。 一、壮大湖北经济规模 根据规划,至2005年,“武汉·中国光谷”将依托东湖开发区,初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这个数字接近武汉市 1999年国民生产总值(1086亿元),相当于湖北经济总量的三…  相似文献   

8.
“汉口北”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培育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口北"产业集群作为武汉区域经济的新兴经济增长极,有助于促进湖北省中部崛起。首先分析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建立产业集群成长模型,并分析"汉口北"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问题,最后提出发展优化建议,具有实践指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勤  刘刚 《中国商办工业》2010,(22):133-134
“汉口北”产业集群作为武汉区域经济的新兴经济增长极,有助于促进湖北省中部崛起。首先分析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建立产业集群成长模型,并分析“汉口北”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问题,最后提出发展优化建议,具有实践指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对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产业集群的生成有赖于区域内资源优势的发挥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源于圈内资源与科技优势的武汉城市圈现有产业集群的生成有其自身特点.为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培育,应通过产业、企业、市场与政府等多层面的协调配合,促进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影响因子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能力是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基础。分析物流产业集群特征,从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创新环境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四个维度,建立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影响因子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以武汉市为样本,对影响武汉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在“中部崛起”这一契机下,武汉应该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抓住机会大力发展经济。而产业集群作为带动区域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高效途径之一,必将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扮演重要角色,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武汉实行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成为国家级试验区后,武汉城市圈以都市圈群的态势步入城市群竞争,竞争过程是不容乐观的。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武汉城市圈在成为经济增长极的起步阶段会遇上极化规模小、极化动力不足、扩散过程同构等诸多的问题,通过借鉴长三角城市圈经济发展过程,本文认为产业集群是武汉城市圈发展的契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应以产业集群,尤其是新兴的自发的产业集群研究为起点。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曾经取得极大经济效益的浙江、广东等地集中在某一条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上的企业大量倒闭破产,为武汉城市圈集群的发展敲响了警钟。鉴于此.文章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的现状,并相应提出了打造基于完善产业链的产业集群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孝伟 《商业时代》2006,(21):77-77,79
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建设是促进中部经济崛起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中部地区产业发展与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武汉的经济发展因素和产业优势等内容,提出了将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相结合,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从而振兴武汉制造业。  相似文献   

17.
印度班加罗尔信息产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平 《商业研究》2007,(11):125-128
印度班加罗尔信息产业集群近年来取得了十分迅猛的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成功范例。从介绍该产业集群的历史和现状入手,分析了班加罗尔的五方面主要成功因素,并对班加罗尔信息产业的集群效应进行了探讨。同时,为我国发展信息产业集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品牌的形成发展是其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集中表现为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进而形成一个具有结构体系并表现特定功能形态的生态系统,即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深入了解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需要认真分析其概念和内涵。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以期为产业集群后续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自2000年5月武汉提出建设中国光谷以来,全国掀起了一场“追光热”,长春、广东也纷纷提出光谷建设计划,上海、合肥、西安、重庆等地也把光电子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在这场发展光电子产业的竞争中,武汉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对影响“武汉·中国光谷”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从中找出主要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就存量资源而言,武汉的确有许多潜在的优势,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些优势——科教、人才、区位优势等还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科技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顺应世界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迎着新世纪、新经济的…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流,学科集群的创新能力是支撑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与模式,其协同机理遵循系统论的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和反馈原理,系统内要素要进行充分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文章指出,武汉城市圈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不力,削减了协同创新能力,当前应重视协同创新内在机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系统要素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