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99年以来,该县在多形式、多层次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不断改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加大扶持力度,加快专业化市场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财增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22个,专业大户800多个,专业市场6个.万亩连片的生产基地15个,预计农民人均产业化纯收入占人均收入的40%。  相似文献   

2.
《唐山经济》2007,(3):35-36
遵化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人口59.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6%。近年来,这市坚持用工业化思维抓农业,牢固树立“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深入实施“龙企富民”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模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9.2万户,占总农户的53%,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2-3%,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及其发展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敏 《乡镇经济》2006,(8):16-20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又一次新的革命性变革,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也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研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主要模式,并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动力机制,即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贸工农一体化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首要环节;资本形成与保证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重视科技进步与推广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永久动力;造就和培养新一代农民和农民企业家是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叶雪程 《浙江经济》2005,(12):50-51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兰溪市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目标,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客观形势迫切要求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社区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和行业(专业)协会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农民自己组织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架起农民与龙头企业之间的桥梁,就能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的后续效益。  相似文献   

6.
《河北经济研究》2005,(2):22-23
近年来。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加快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化。与之相适应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应运而生。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支撑力量和有效载体。在联结生产和市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宝鸡市供销社把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供销社的战略任务和改革方向,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供销社形成的“五大载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市场、村级综合服务站)优势,引导农民进市场,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努力探索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的新途径,使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的框架初步形成。培育发展龙头企业14户,创建各类专业合作社121个,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470个。推销农副产品2.3亿元,带动农户11.3万户,占全市产业化经营比重的29.3%,帮助入社农民人均增加收入38元,推动了全市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通过参与农业产业化有力地促进了供销社经济效益的提高,全系统在2002年盈利145.3万元的基础上,今年  相似文献   

8.
周君怡 《中国经贸》2014,(10):91-91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各项政策以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开展,并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就如何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推进乐昌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江总书记“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教导,乐昌市作出了推进本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选择,针对乐昌市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思路;一是要转变山区农民的旧观念;二是要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三是要培植对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起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四是要依靠科技进步;五是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融资体系;六是要加强宏观调控,从而促进和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业专业合作化组织 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云 《中国经贸》2011,(14):29-30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和“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本文就发展农业专业合作化组织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以此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充分认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适应农村经营体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一项组织和制度创新,是农村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起来进行生产经营,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实践表明,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是解决农民分散经营与统一大市场的矛盾,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国家农业宏观政策的正确引导下,辽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其重要标志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不断得到延伸,推动了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近期,我们就如何延伸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问题,重点围绕74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认为,不断延伸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必须牢牢抓住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阶段,大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广袤的农村大地涌现出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组织载体,有效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的今天,对其立法是规范这一新兴组织形式的需要,也是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实现国家对其保护和支持的需要。但遗憾的是,尽管对合作经济立法的酝酿准备工作已进行了多年,相关法律、法规还是没有出台,现有的法律制度设计明显滞后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的发展。而据CAPAC(合作社发展促进委员会)信息库提供的信息显示,目前全世界至少已有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颁布了有关合作社的法律。  相似文献   

14.
实行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龙山是农业大县,突出农业产业化建设,着力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是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一、突出重点,着力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一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必须突出“四有”建设农业产业化,就是把农业经营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到加工、流通领域,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值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收为目标,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通过各种利益机制和组织形式联结为一个完整…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加强市场指导,强化信息服务;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专业农技推广;加强农民带头人培养,积极发展专业技术协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供销社通过兴办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许多地方供销社已成为当地推动和参与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军,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广大农民的赞同。 笔者通过深入基层、农户调研认为,供销社在继续办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和村级综合服务站等服务组织的同时,在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还有三条新途径大有文章可做: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阶段,大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广袤的农村大地涌现出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组织载体,有效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扶风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辖9镇3乡205个行政村,总人口47万,其中农业人口43万,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扶风县供销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出了一条助农增收、供销社增盈的发展之路。截止2003年底,全系统增育发展龙头企业4户,创建各类专业合作社6个.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112个,兴建各类市场6个。通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民33800户,年销售农副产品7500万元。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也促进了供销社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刚刚通过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日益成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并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作为农村流通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供销合作社充分利用自身组织和网络优势,积极引导农民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尚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将自身发展融入其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政府要转变职能。增强服务功能,重视对农民的教育。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政府应从职能转变开始,增强服务功能,从服务上着手,在服务中领导,在服务中推进。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来说是陌生的,在发展初期农民持怀疑、观望态度是自然的。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典型示范引导,用事实教育、启发和引导农民,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