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金融发展为视角,基于面板数据模型,从全国和东部、中部、西部两个层面,对1987-2006年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作为衡量指标,全国和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服从Kuznets倒U型曲线条件,而在金融发展效率方面却未发现类似现象;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倒U型关系均不成立.不同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关系取决于各地区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世界银行相关研究方法,就我国农村金融深化与收入分配的公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选取1978~2002年相关数据带入回归模型显示:我国金融深化程度与我国农村收入分配不公平性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处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左半部分,由此指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农村金融应从福利主义信贷机制向制度主义信贷机制转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用1980—2007年统计数据,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与农民纯收入之间都存在稳定的正向关系,而且非正规金融在促进农民增收的效率上高于正规金融;从短期来看,非正规金融水平对农民增收的促进效应比长期更为明显,但是正规金融对农民增收不仅没有促进作用,反而具有轻微的阻碍作用;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安培培 《山西农经》2024,(4):1-6+11
利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金融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特征;数字经济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数字红利”效应。进一步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数字经济的交互项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步伐,推动数字技术的多层次应用,形成数字经济与传统金融业相融合的新发展模式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方法,对中国1978年~2007年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做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并且证实了在长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效应,即所谓的倒U型关系。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得到了中国尚处于金融发展初期的结论,并具体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典型的城乡二元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农村金融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当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仍然存在诸如信贷资金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促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其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良性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技术内生效应"的视角研究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替代性的影响。本文指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农村正规金融利率调整的效应有三种,分别是直接名义收益效应、农户类型异质的借款人结构类型效应和正规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与监督问题的技术内生效应,这三种效应导致农村正规金融对非正规金融的替代呈倒"U"形关系。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替代性主要不是源于利率价格变动的名义收益效应,而是与信息不对称问题密切相关的借款人结构类型效应与技术内生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要考虑普惠金融与金融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同时要考虑农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做好激励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增长中正规金融支持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借鉴金融结构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效用分析,研究了1997—2006年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规模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指标,农业存贷款规模对于农村经济的增长影响较大,说明当前正规金融仍是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依赖因素;扩大对农业的贷款规模可以增加农业总产值,并较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但在乡镇企业正规金融支持上明显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和决策当局进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起点。基于江苏省1202户农户调查数据,首先考察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下影响农户借贷匹配的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了两者的放贷选择线,由此阐述了不同政策反应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相互关系的区域变动。本文认为,未来政府需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完善农村产权抵押与担保制度,统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合作,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民间金融常被称为非正规金融,它是存在于国家依法批准设立并在金融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主流正规体制之外的金融形式.本文试图从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安排非均衡导致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的现状以及理论模型假设论证两个方面证明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并为其今后健康高效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31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在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三农"问题成了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我国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在积极解决"三农"问题.其中农村金融作为整体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及其政策主张的影响.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农村金融供给与非正规金融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制度在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上很弱,导致了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市场上迅速发展扩大.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如何规范引导、疏通堵漏是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虽然大量研究从金融发展的视角讨论了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但是从金融化的逻辑深入分析中国这一主题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使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金融部门与金融劳动力扩张作为金融化的代理变量,测度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以金融部门扩张为代表的金融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表现出稳健的U型关系,以金融劳动力扩张为代表的金融化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2)在东部地区金融部门扩张与城乡收入差距表现出U型关系,金融劳动力扩张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不明显,在中西部地区金融部门扩张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金融劳动力扩张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关系;(3)贸易开放和外商直接投资放大了金融部门扩张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但是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本文为研究金融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献做出了边际贡献,为金融化在转型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利于纠正金融"脱实向虚"的倾向,进而关注提高金融发展的普惠性和金融对外开放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正规金融从农村纷纷撤走,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迅速壮大,并为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然而,由于非正规金融掌握信息的有限性和得不到法律承认与政府保护,所以存在许多缺陷,并对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一些破坏作用。对待农村非正规金融,绝不能简单地否定或取缔它,而应持辩证的观点,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促其成为正规金融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绩效、缺陷与治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随着我国正规金融从农村纷纷撤走,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迅速壮大,并为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然而,由于非正规金融掌握信息的有限性和得不到法律承认与政府保护,所以存在许多缺陷,并对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一些破坏作用。对待农村非正规金融,绝不能简单地否定或取缔它,而应持辩证的观点,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促其成为正规金融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6.
张兵  张宁 《中国农村经济》2012,(10):58-68,90
本文基于江苏省农村地区120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多项Logit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非正规金融是否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获性。研究结果表明: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服务对象以及借款用途具有显著差异,二者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非正规金融扩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服务对象,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非正规借贷显著降低了农户受到信贷约束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获性。因此,中国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贷需求与非正规金融供给的耦合——广东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广东为例实证分析我国农村信贷需求与非正规金融供给的状况、特点、运作机制及两者的耦合,认为非正规金融提供的信贷服务覆盖面和正规金融基本相当,借款和储蓄的主要用途都偏重于消费,借贷双方都愿意签定富有弹性的合同,资金借入、贷出的路径依赖传统的社会关系,非正规金融交易和社会交易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指出,我国农村金融业处于“金融抑制”状态。农村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已经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性差异较大的特点,需要对农村金融体系中正规金融机构的功能进行丰富,对业务范围进行重新界定和延伸;要引导和规范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发展、培育和塑造农村地区良好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农村非正规金融长期活跃在农村金融市场,填补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基于信贷规模大、信贷主体多元化、交易灵活便捷等特点,笔者从供给需求、交易成本和经济主体行为三个方面对农村非正规金融高利贷现象的成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引导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高利贷行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元结构框架下,本文利用霍奇曼“向后弯曲的贷款供给曲线”对非正规金融效应由“补充”到“挤出”转变的整个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两部门模型”,对两种效应下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率与非正规金融规模比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补充效应下非正规金融规模比例的上升对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率具有正的效应;而挤出效应下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率会随着非正规金融规模比例的上升从“递增”变为“递减”;二者存在着一种“倒U”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