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腊梅  曹敏 《经济师》2005,(5):253-253,255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为湖南经济赶上全国水平及发达地区先进水平,奠定了高起点经济基础、积累后发优势。但由于湖南地处中部地区,经济体制相对滞后,经济总体实力还不强,要在短短2 0年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赶上发达省份,谋求经济跨越式发展是惟一的出路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1998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遇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在极其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河北省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接近或达到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3个百分点。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年粮食总...  相似文献   

3.
论长三角产业联动模式对江苏联动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 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近两年发展势头迅猛,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迅速增强,经济发展的各项主要指标年均增长速度均快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福建省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积极成果,经济增长速度较2009年显著回升,主要指标增长速度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宏观运行态势平稳、强劲。2011年福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仍有较好的基础和环境,预计全年福建经济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但也要清醒看到面临的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中央加大反通涨紧银根力度等各种风险和挑战,出口和工业增长速度有可能适度回调,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的任务仍然艰巨。  相似文献   

5.
《时代经贸》2004,(12):10-10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11月13日发表报告.2005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慢.但仍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6.
方本挺  娄永海 《经济纵横》1997,(9):60-61,31
吉林省经济增长方式浅析□方本挺娄永海一、吉林省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与主要问题(一)吉林省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1.经济实力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吉林省人均GDP1995年达到4414元,在1978年至1994年间,始终比全国平均水平稍高(现价),但1995年全...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西部大开发中财政性投资的成效与问题 2002年,西部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886亿元,比上年增速提高1.17个百分点,增幅提高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3个百分点,但增长速度仍低于各地加总平均10.5%的增长速度。2003年上半年,西部地区克服了非典疫情的影响,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7%,与全国各地加总平均增长速度的差距有所缩小;1~6月,西部地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54亿元,同比增长44.8%,比东部地区(11个省市)、中部地区(8个省)均高出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在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稳定的内部政治经济形势共同作用下,自2003年以来,非洲经济摆脱了长期低迷的状态,开始进入稳步增长阶段,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为世界带来商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国家计委、自治区党委、政府、自治区计委、财政厅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吴忠市以国家扩大内需,增发国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为契机,借撤地设市的东风,准确定位、科学论证,高起点、高标准地修编了地级吴忠市城市总体规划;采取积极争取国家投资、银行贷款,加大地方配套。社会筹资等多种形式筹措项目建设资金;认真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国债基础设施项目的争取力度,促进了吴忠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有效地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吴忠市GDP增长速度连续4年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  相似文献   

10.
中部地区工业化的潜力与重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部地区主要指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0.7%,人口占28.1%,经济总量占19.5%,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中部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在中国经济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中部地区工业化的潜力(一)中部地区工业化总体水平与发展潜力。1.中部地区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偏低,2004年中部地区GDP为32298.87亿元,是全国GDP的24%。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湖北外中部地区2004年人均GDP都低…  相似文献   

11.
一、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九五”期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增速超过“七五”(7.9%)、“八五”(8.1%)时期,同时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增速连续4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1年,全区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国内生  相似文献   

12.
扩大内需: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扩大内需遇到的问题1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于1992达到14.10%的高峰后逐年回落,1997年回落到8.8%,1998年回落到7.8%,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速度减缓说明内需不足。2投资增...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的湖南文化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化与经济结合而形成的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我国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分析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速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对策。一、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九五”期间湖南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达12.3%,超过同期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1.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半岛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但同时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文在分析了影响山东半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半岛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适度经济增长速度及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记者:作为宁夏土地面积较小,资源较少,人口众多的县区,近年来,尤其是撤市设区以来,利通区经济增长速度连续高于全国、全区、吴忠审平均水平,无论是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还是城乡人民收入持续居宁夏第2位,第三产业异常活跃、私营经济已成为利通区经济建设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全区各项产业走在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在国际国内增长减速的大环境下,福建经济增长较2011年有所放缓,主要经济指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但仍保持了超过11%的增长速度,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东部地区居于前列。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有望保持弱势复苏,中国将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国经济增速约为8%,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福建增速可望达到12%,较2012年略有回升。同时应该认识到,与全国一样,福建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很好的解决,高增长下的低质量、低效益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亟需通过深化改革,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5年来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西部地区面貌发生了明显改观。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大成就,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连续五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03年底,国家共在西部地区新开工建设了50个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达7300多亿元,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开发约为36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8.
湖南是农业大省、资源大省,俗有“三乡一地”之美称,即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产之乡和旅游胜地。丰裕的自然资源为湖南发展经济提供了优势,并由此形成了以冶金、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等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产业结构特征。这种资源型产业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短缺经济”时代,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然而,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和国际经济背景的变迁,这种资源型产业结构的缺陷明显凸现,低层次、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直接导致了湖南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地区竞争力进行评价排序结果表明:湖南经济竞争力从1980年的14位下降到1995年的第17位,总得分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在新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背景下,湖南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旧广西,是偏远、贫困、落后的地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三十多年间,广西为国家整体的安全和内地的经济繁荣作出重大的贡献。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西的经济建设开始步入较快发展的轨道。“九五”时期,尽管两度遭受特大洪灾,受到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广西经济仍然能够保持适度增长,而且增长的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国税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税收弹性系数大幅度提高。但广西经济与税收的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沿海发达省区相比,差距则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一季度,福建经济延续了2010年四季度以来的上升势头,开局良好,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物价上涨加快、出口增长放缓等问题仍较突出。随着"防通胀"日益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未来政策环境趋于紧缩,预计福建省全年经济运行将"先升后降":上半年延续前期上升势头,增长速度持续走高,通胀压力不断加大;随着宏观调控紧缩政策陆续出台,并发挥效力,经济将在年中达到景气顶点;下半年总需求回落,增长放缓,通胀压力也同步减缓;全年GDP增长速度与去年持平或略低,总体仍保持高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