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构建事业法人,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律主体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难以归入我国民法规定的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之中,由此,实践中对其设立、活动、组织结构、财产性质、利益归属就缺少明确的规范,易产生混乱。扩大现有事业单位法人的内涵,构建事业法人的概念,使事业法人能够包客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原事业单位法人,可以有效而简便地解决上述困境。事业法人的宗旨是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不享有任何国家公权力的可能。其财产不具有“私有”性质、单位所有性质、部门所有性质、集体共有性质;其举办者从中无法获得财产上的利益,更不得实行“按资分配”。  相似文献   

2.
由于农民在集体所有权中享有的权利不清晰、农民在集体财产中的成员权以户籍为标准确定,导致落户城镇后农民享有在集体财产中的权益存在制度障碍。户籍改革的顺利进行要求不能损害进城农民在农村的产权权益,为此要改造农民集体所有权制度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制度。集体所有权的初衷是维护每个集体成员的利益,因此要虚化集体在权利主体中的地位,将集体财产所有权中更多的权能直接赋予给农民。而农民在集体财产中的收益分配权要设计成与户籍相脱离的独立权利,并构建专门的实现和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3.
李松 《新智慧》2004,(5B):71-72
遗产税是以财产所有人死亡后遗留财产为课征对象的一种财产税。作为一个国际性税种,遗产税已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收入分配形式的多元化,私人财产快速积累并已达到相当规模,征收遗产税的经济基础已初步具备,我国遗产税征收面临的若干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4.
邓鹤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0,(2):82-84,F003
从经营权、法人则产权、所有权的权能及其内在逻辑联系看,国有企业对其财产只享有法人财产权或经营权而不享有所有权是不可能的。国有企业对其财产必须享有所有权,国有企业财产上存在双重所有权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根据法定的标准,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从而取得财政收入的行为.税收对于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满足公共需要、实现国家职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调节社会需求总量、调节个人收入差异、维护国家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加强农村个体户的征收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根据法定的标准,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从而取得财政收入的行为。税收对于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满足公共需要、实现国家职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调节社会需求总量、调节个人收入差异、维护国家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加强农村个体户的征收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缺乏成熟的市民社会的根基决定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文学公共领域其实只具有公共领域的幻象,这时的公共领域仍是单一地表征国家公共权力的代表型公共领域。无论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还是随后的"改革文学",其对形成苦难的昨日威权与极左路线进行的鞭挞和倒戈都是社会政治思潮的集体无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国有化或征收的权力是国家的核心经济主权权力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一国的经济主权甚至国家经济安全,而国有化或征收及其补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历来是国际投资法的重大争议问题,也是南北双方存在重大分岐的问题,WTO下一次部长会议将决定是否将投资问题纳入到其谈判议题之中。晚近的发展表明,发展中国家的此项权力正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未雨绸缪,尽早制订相应的对策,以便在国际谈判中掌握主动。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城邦制民主与自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是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最具原创力和建构性的学者之一。在其公共领域理论中,公共领域处在公共权力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中间地带,主要是对涉及公众普遍利益的事务向公共权力机关提出批判,形成公众舆论。  相似文献   

10.
行政公产源于于财产,财产分为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公产是指公物财产、公共产业。公产与私产相对。行政公产最早出现在近代法国法律中,而我国对于行政公产利用法律制度研究依然很陌生,虽然它已经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与之相关的司法实践也不胜枚举。登高望远,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获得了我们去完善我国行政法律体系的"活水",然后结合我国公共廉租房和公务财产私用的案例,探讨和建立我国行政公产利用法律制度也成为现实所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