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苏轼作为宋代词坛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词人,他不仅以其意境开阔、豪迈刚健、慷慨激昂的创作风格著称于世,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山鼻祖。同时,他还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婉约词作,文章就其几首典型的婉约词作进行分析,领略其婉约词深切真挚、清丽委婉、超然洒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
苏轼的词,从文人词的柔靡纤弱中走出来,冲破词坛旧习,形成了独特的、笔力纵横、气势磅礴的豪放风格.这种风格,在苏词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处处洋溢着一种悲慨清逸放旷豪迈的浩然之气.气是苏词的精神底蕴,是苏词创作的情感生发.读苏轼的词,往往给人一种"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的感觉,使人体会到他的确是因气而生词,借词以抒气.苏轼天资超迈,学养深厚,却政治失意,遭际坎坷,这是苏词中浩然之气形成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纵观两宋词的发展,基本上可归结为婉约、豪放两大派别。在风云变幻的社会背景下,大家竞起,北宋以婉约词为主流,北宋后期豪放词异军突起;南宋则以豪放词为主流,一直到南宋末豪放与婉约词相继走向末流。  相似文献   

4.
清初以宋荦、刘榛为代表的商丘词人群,由倡写真情、崇尚豪放的词风转向托物寓意、标举醇雅的风格,这一变化过程是清廷怀柔政策对清初词学不断影响的过程,是重视个体观念向认同群体规范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有“英雄词人”之称的辛弃疾,其豪情勃发、壮士昂扬的“英雄之记号”,自宋迄今,欢迎者无多。其中原因,与其为词坛“变调”而“非本色词”,被称为“长短句之诗”,“为后世叫嚣者作俑”,不合平仄音律难以传唱等有关。这表明“英雄词人”在词体艺术的审美方面,是难以为当时的士大夫读者所接受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代表,秦观将其人生不幸的遭遇,复杂的内心情感,鲜明的才情嗜好寄寓在景物的选择、意象的创造之中,这造就了他独特的词境,使其词境具有朦胧之美。  相似文献   

7.
金丽娜 《企业家天地》2007,(12):172-173
辛弃疾的词,以其雄深雅健的豪放和摧刚为柔的婉约风格为大家所熟知。其实在这两种风格之外,还有这样一类词:它们以戏谑诙谐的口吻,或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怒,揭示社会现实的黑暗,在自嘲中抒发壮志未酬的苦闷,或反映琐碎生活中的细小乐事。这就是辛弃疾的幽默词。这些作品在辛弃疾的词作中所占比重虽然不大,但是,这类作品既有别于他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放词,也不同于温婉凄美的艳情词,它们向我们展示了辛弃疾性格和词风另外的特点,更多地反映出了词人嬉笑怒骂的一面。不论是讽刺丑恶社会现实的作品,还是自我解嘲、调侃游戏的作品,在辛弃疾笔下,都表现出了以豪放为主、风格多样的艺术特点。在对辛词的幽默性和杜甫诗歌中幽默成份的比较分析,我们不仅可以发现两者的相似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辛弃疾的幽默中所展现的独特艺术魅力和人格气度。  相似文献   

8.
清代顺康时期的浙江嘉善,词坛鼎盛,名家崛起,丁裔沆、孙蝓是活跃于这一时期嘉善词坛的两位重要词人。《全清词·顺康卷》第12册收丁裔沆词3首,丁氏《香湖草堂集》存其作81首,可补《全清词·顺康卷》之遗。《全清词·顺康卷补编》第3册收孙蚧词7首,其中“瑞鹤仙”“水龙吟”两首系宋人辛弃疾、陈亮之作,今证其误。  相似文献   

9.
曹秀兰 《嘉兴学院学报》2007,19(5):31-34,105
曹溶的词学观点主要体现在《古今词话序》和一些词作中,主要包括:以"本色"立论,强调抒情的雅正和用语的纤柔;注重词的景外之趣、言外之意;崇尚清丽典雅的词风;讲究创新等。这些论点和张炎《词源》中观点极为相似,表现了对张炎词论的崇尚和继承。同时,曹溶对张炎词论又有所发展,承认了豪放词存在的合理性,注重词的寄托。由于曹溶和朱彝尊的特殊关系,曹溶词论极大地影响了浙西词。  相似文献   

10.
张春义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5):34-38,43
南宋初,苏轼词被推至词坛“正统”受到广泛的追拟摹仿,甚至被提升到“宋一经”的高度,得到夸大性的阐释。据考察,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南宋初崇“苏”运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崇“苏”既是南渡后崇“元秸”政治与学术思想的反映,同时又与理学人士的多方推崇有着不可割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学风问题与学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风建设是高等院校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是衡量育人环境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有力保障。然而当前,学风衰退,学风问题日趋严重。新时期如何解决学风问题、强化学风建设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从三大方面加强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2.
编辑风格对作风格有重要影响,作风格又部分地反映了编辑风格;作品的总体风格虽主要决定于作风格,但编辑风格仍应主动积极地渗透于作品之中。作风格与编辑风格既有不统一甚至矛盾的一面,更具有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翻译风格     
一部作品往往会有数种译本,多中译本的产生是由语言的差异性和译者的个性差别所至,翻译风格差异性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14.
对普通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普通高校的学风建设更显重要。高校必须营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氛围 ,主要的是要加强教师教风的建设、学生学风的建设和学术气氛的创建 ,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一百多年来,《庄子》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中外诸多译者,产生了不少优秀译本。这些译本的译者国籍不同,译本各有千秋。理雅各、冯友兰等比较注重传译《庄子》一书的哲学内涵,而华兹生、葛瑞汉、梅维恒、汪榕培等则兼顾其哲学内涵和文学特点。由于译者的翻译目的、角度和侧重点均有不同,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邓石如是清代碑派书法的杰出代表,他的书法风格形成受父辈的熏陶启蒙并得益于其广泛的交游。在其交游中得到文人书画家的指导和传授,在江宁梅家得以临摹丰富精妙的碑帖,奠定了其书法基础。所结识的当朝官员对其书法的器重扩大了他的书法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学风建设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学风建设应常抓不懈,重点应从低年级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8.
关于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衡量育人环境的重要标志,在高校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会计软件经过2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核算系统,但核算型会计软件已不能满足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在核算型软件的基础上开发管理型软件成为会计软件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重复性叙事是《创世纪》一个重要的叙事艺术策略与审美风格。叙事话语、类型化场景与叙事意象是重复性叙事特征的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