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着中国人的面,印度人会微笑着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走向辉煌。当中国人一转身,印度人马上就改口说,21世纪一定属于印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邮政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普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还很低。与同为亚洲发展中大国的印度相比,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印度的3倍多(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印度300万平方公里),人口比印度多3个亿(中国13亿,印度10亿),邮政网点却只有印度的一半(中国7.6万个,印度15万个)。除上海等少数城市外,其他都没有实现投递到户。邮政基本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经济》2010,(1):94-94
美国福布斯杂志最近公布全球人口最稠密城市排行榜,印度孟买名列第一,深圳排名第五。上榜的还有上海,北京,天津。而重庆、沈阳、武汉等大城市虽然人口数量众多,但是由于城市建成面积也很大,所以未能挤进20强,而香港也是略逊一筹。排行榜前20名中,有6个亚洲城市,其中印度占了5个,每平方公里人口多达29650人的印度金融娱乐中心孟买排名全球第一,印度加尔各答紧随其后,每平方公里有23900人。  相似文献   

4.
即使在全球信贷危机发生前,许多跨国企业就对中国和印度的新兴中产阶级寄予厚望。目前美国经济可能正步入衰退,来自这两个人口逾10亿的亚洲大国新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卓勇良 《浙江经济》1998,(12):18-19
亚洲金融危机使我们开始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70 年代以来,韩国、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采用出口导向型战略。由于这种战略取得了良好的增长业绩,接着有更多的国家开始采用出口导向战略。有人说,当世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大国也步其后尘时,出口导向战略就失败了。虽然我们并不完全同意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6.
10月30日,2013年亚洲媒体论坛在韩国仁川市召开。来自中国、韩国、束埔寨、印度、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亚洲10个国家约100名记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就“21世纪媒体的角色与责任”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此次论坛由仁川国际交流财团主办,仁川市、仁川发展与旅游公司、东盟一韩国中心、iTimes以及仁川交通广播网络共同赞助,旨在提高和加深亚洲地区媒体记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  相似文献   

7.
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它是在美国的倡导下由23个国家于1947年10月31日在日内瓦鉴定的。印度是缔约国之一。1995年1月1日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更名为“世界贸易组织” ,印度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WTO的成员国。印度是世界上面积第八大、人口第二多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印度在外交上奉行不结盟政策 ,但在国际上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不过 ,印度对WTO的态度向来不积极 ,不热情。这主要因为 :第一 ,WTO虽然号称经贸联合国 ,不是富人俱乐部 ,但长期以来 ,WTO受美国的操纵和影响却是事实 …  相似文献   

8.
据外报报道,1999年8月15日,印度的人口已突破10亿大关。但是,在印度这样一个成人一半是文盲、一半以上的儿童营养不良和1/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国度里,人口达到10亿是不值得庆贺的。早在印度人口达到IO记之前,印度人口的增加已经超过其自然资源的承受力。从森林面积日益缩小、牧场状研不断恶化以及地下水位下降等方面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虽说印度的谷类产量在讨去的扣年净增长了两倍一但是,粮食的增长跟不上人口的增长。进入gO年代后,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印度的粮食生产增长放慢了速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均耕地的组续减少…  相似文献   

9.
印度的经济到了瓶颈期,穷人继续沉沦,政府漠视贫富差距,政客们只专注裙带关系。印度要跟"亚洲虎"的称号告别了吗?今年8月,印度的28个州中,21个州停电,超过700万人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国际媒体戏谑其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停电事故"。尽管电力部长坚持认为,"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规模最大的电网",但现实面前仍然苍白无力。《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自2006年以来增加了约6倍以上的电力,平均每年增加84千兆瓦,而印度每年只有14千兆瓦。印度1/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69%的印度人每天生活费不到2美元,这其中大约35%每天不到1美元。  相似文献   

10.
印度在人口、国土面积、经济基础等方面与中国非常相似。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走上了开放的市场经济道路,并逐渐迎来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虽然印度经济改革比中国晚了13年之久,但目前其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已经超过中国,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兼顾了实体经济与金融改革的协调性及资本项目可兑换和相关配套措施之间的协调性。而中国也正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印度所取得的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近十几年来中国与印度在经济增长与绩效方面的差异,国内外学术界甚久以来一直觉得是个谜。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同作为亚洲的两个世界人口大国,中国与印度在综合国力以及人均GDP等指标上相若。经过20余年的经济改革,中国在整体经济实力和人均GDP上均大大超过了印度。譬如,在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发展》2013,(10):81-82
印度现代化大致经历了屈辱起步、独立发展、改革开放三个阶段。英国殖民统治在消灭印度传统文明的同时也移植了许多西方文明的内容,从而开启了印度现代化历程;独立后国大党政府开始全面推进现代化,印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现代化道路;20世纪90年代印度现代化模式发生转型,印度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3.
张锐 《开放潮》2004,(1):54-55
借助着国内外的一系列有利因素,印度经济在数月以来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强力反弹,各项统计数据令印度商界欢欣鼓舞,国际社会也不断上调对2003年印度经济表现的预期值。舆论认为,2003年将是印度经济的一个“丰收年”。 经济列车“高速驶出车站” 自20世纪90年代实施经济改革以来,印度经济经历了起步、腾飞的过程。1994年至1996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一度超过7%。但此后受国内政局动荡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分别于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开始了改革的进程,也是近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同为"金砖四国"成员,被国际上称为亚洲经济的火车头.中国模式和印度模式很有可比性,尤其是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说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这里的亚太地区似应指西太平洋地区或亚洲的太平洋地区。因为,若就广义的亚太地区,即包括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拉美国家在内的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而言,“亚太世纪”早已成为事实。这一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将近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3,其中仅美、日两个西方最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即接近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两国间经济和文化交流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经贸往来来说,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古代中印经贸往来 公元前4—5世纪,中国和印度的生产技术和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商品交换也随之发展起来。印度开始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并且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7,(33):10-13
虽然不同的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整个世界经济却在强势增长。欧洲在复兴;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地区在持续高速地增长;因油价上涨而受益的产油国经济越来越繁荣;就连正在推进市场化的中东欧等地区经济也有显著增长。继影响力急剧上升的BRICs(金砖四国,分别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这几个新兴增长大国之后,作为下一个增长预备军,VISTA(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阿根廷)等也开始引入关注。  相似文献   

18.
可以说再过20几年,这个世纪将不再是美国世纪,也不会是欧洲世纪,而是亚洲世纪。问题是未来的世界大国将是中国还是印度。目前对于中国处于领先地位的说法还没有人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的印度,尼赫鲁和英.甘地执政时期都极其关注粮食问题,从尼赫鲁政府的土地改革到后来英.甘地的绿色革命等,印度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粮食产量,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一个最显著的成果是到20世纪70年代末印度在低水平上实现了粮食自给。  相似文献   

20.
步入新世纪,随着国内政局的稳定和国际形势的改善,印度开始启动第二阶段经济改革计划,希望在21世纪头十年再创一个亚洲经济神话。为此,印度政府已选择信息技术产业作为经济腾飞的龙头,全力以赴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印度政府认为,虽然软件服务业目前只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2%,但该行业正在成为推动企业调整和经济改革的主要动力。瓦杰帕伊总理提出,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是印度今后重点发展的两大知识型产业。印度总理办公室还专门成立了“国家信息技术特别工作组”,制定了全面振兴印度信息技术产业的行动计划,希望推动全体国民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