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元杰 《西部论丛》2006,(10):51-52
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于1994年进行了计划、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其中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成立3家政策性银行,目的是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分离出来,推动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运作。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政策性金融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是政策性银行的成立和发展,不仅实现了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分离,为国有专业银行实现商业化运作创造了条件,而且进一步明晰了银行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差异。二是政策性金融按照不同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分别从各自业务范围出发,支持国家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转型。三是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自身不断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良性的发展机制。例如,国家开发银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通过市场建设和信用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成功实现了由政策性金融向开发性金融的发展,在贯彻国家战略意图和政策导向的同时创造出良好的业绩。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家的发展战略在不断地进行调整,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结合新的形势和发展需要,加快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和转型已成为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潘成夫 《开放潮》2006,(4):47-49
近期,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战略定位及立法问题被政府各部门提上议事日程。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使政策性银行转变为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财务上可持续、有竞争力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是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方向。当前我国政策性银行存在监管不足和监管缺位并存的问题,其根源是对政策性金融属性的错误认识。政策性金融更大程度上属于财政范畴,而非金融范畴。在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中,通过加强对政策性金融的财政监管,促进政策性银行建立自我约束及可持续发展机制,应成为政府财政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政策性银行     
《重庆经济》1994,(1):25-25
政策性银行或称政策性金融机构,它由政府出资组建,不以盈利为目的,在某些专业性或开发性领域,利用特殊的融资手段,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从事政策性金融活动,政策性金融的投向往往都是一些社会效益好,自身经济效益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承担不了正常贷款利息的项目,这些项目需要政策补贴,但这些项目必须有还款能力,否则只能用财政拨款。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宝宁 《上海改革》2001,(8):22-25,34
朱Rong基总理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指出:“要按照现代银行制度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发挥政策性银行功能,办好中小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的改革问题已经成为对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采取改革措施后的矛头所向,同时有关资料显示,下一阶段中国财政投资的重点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以及支持国有经济等。随着国债的逐步减发,政策性银行无论是政策性的还是银行性的功能必将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从而形成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政策性银行的发展与规范已经成为当前金融改革的重要议题,而怎样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无疑将成为就要开演的“政策性银行改革大戏”中的一场重头戏。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9条政策措施: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手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追加政策性银行2008年度贷款规模1000亿元;加强和改进信贷服务,满足资金合理需求。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张剑 《辽宁经济》2023,(2):66-74
数字金融本质是金融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互联化和智能化,既是新的金融形态,亦是新的金融发展阶段。数字金融向度代表着数字金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多维动态平衡发展。结合中国特色政策性金融业务特点,本文聚焦潜心专注基于数字金融向度的线上服务、知己知彼熟悉政策性银行线上服务渠道、由表及里分析政策性银行线上服务差异、望闻问切诊断政策性银行线上服务问题、千方百计提升政策性银行线上服务质效五个方面,围绕中国特色政策性金融线上服务关键环节(数据、业务、技术)开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政治方向、理解向度、洞察客户、关注同业)研究,以期抛砖引玉,将中国特色政策性金融线上服务提质增效思考引向深入,激发更多群体关注支持政策性银行充分发挥独特功能作用,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政策性银行法是关于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的基本法律,是规定政策性银行组织和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将是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规避政策性银行主体地位不明确、操作欠规范、业务标准模糊、权利与责任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的运作方式,利用模型对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下政府、银行和企业行为的效率进行了对比。通过挑选企业和监督企业的过程,说明了在开发性金融的融资模式下,融资效率更高。开发性金融有别于政策性金融,它是一种独立的金融形态。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与创新是其重要方面。文章论述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功能定位.分析了当前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近年来国外传统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四个变化趋势,分析了变化的原因,指出目前政策性金融仍然在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特点是依托国家信用行使法律赋予的职能,尽管为维持可持续运行而讲求经济效益,但仍然是非营利性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