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丽媛 《金卡工程》2009,13(8):282-282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有效的解决和缓解大学生所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面对当前大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为了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要区别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员,不应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做好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高校改革的深入,当今大学生心理问题呈不断增长趋势,因此也引起了社会的逐渐重视。本文分别探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的原因、表现,以及如何解决三个问题,希冀为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近些年高等教育改革和心理教育学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要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基础上,建立心理障碍筛查制度,通过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并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学校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本结合工作实际和当前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高校和谐人际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党中央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目前影响校园和谐人际环境的学生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压力大,自卑、嫉妒、虚荣等心理问题突出,大学生自身性格存在缺陷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高校和谐人际环境.  相似文献   

7.
李昕  茹效清 《投资与合作》2011,(11):153-154
主要通过从主观和客观上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用时提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时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心理学以及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内容。我国网络的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国内网民的数量,特别是大学生网民的数量以指数级数增长,就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的由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靳桂龙 《中国外资》2013,(21):269-26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校生数量不断增长,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数量也在悄然增长,为了切实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各类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创新工作路径上不断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0.
刘铮  吕浣葳 《金卡工程》2009,13(7):238-23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对于高校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各个大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我们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柔性管理"引入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和谐音符.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妨碍了自己身心的发展,大学生自卑心理成为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危害.文章分析当代大学生自信心情况,并探讨如何促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李宁  李韫伟 《金卡工程》2010,14(5):303-304
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依然存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异常复杂,独立学院做为高校教育体系改革的新生产物其就业情况更加严峻。面对此种局面,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就业心理障碍,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本文诣在研究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并探索出一些合理的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多样化、复杂化,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较差,不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容易产生自卑与迷茫心理等。要解决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经常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社会、学校和家庭应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靳桂龙 《中国外资》2013,(23):268-26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现已经成为大众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生与一般普通大学生相比,往往承担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更为严重,现就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产生原因作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贫困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与非贫困生相比呈现显著差异,自卑、自闭、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比非贫困生更为严重。高校要从建立健全多渠道扶助贫困生机制,构建贫困生心理问题预防工作系统,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寻求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由于高校助学政策的不完善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现象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经济上的重负,导致了部分贫困生自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成为经济、身心的“双困生”。学校应采取经济资助与学校环境育人相结合,鼓励勤工助学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等措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作为出发点,具体分析了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形态,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建议高校应当建立稳定的、长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以及组建人员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恋爱呈现普遍化、公开化、多样化的特点,在婚恋价值取向上出现了恋爱与婚姻脱节、婚恋道德低俗、社会责任感淡薄等问题,异性探奇心理、对抗父母心理和失恋挫败心理问题严重。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正确婚恋观的关键时期,高校应成为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婚恋观的主阵地,在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婚恋观、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感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职校生处于生理与心理迅速发育期。因社会和家庭诸多压力的客观存在极易产生心理问题。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研究、解决职校生心理问题。依据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形式,以科学的手段,疏导的方式,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转折的关键阶段,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就业及感情诸多方面的压力,会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针对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救援机制,来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