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三角城市群的同城化.必然要求打通江浙沪的边界走廊,打造边界板块,给区域一体化提供新的活力。”长三角研究专家、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负责人徐长乐说。  相似文献   

2.
《沪港经济》2012,(9):62-63
城市变革·拓展大上海 大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着眼于上海及长三角的未来,及区域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其经济地位不言而喻。轨道交通2号线,乃至计划构想中的机场磁悬浮专列(尚未规划公示),将在浦东和虹桥之间构成快速廊道交通,将整个长三角经济沟通,从区域型提升到国际型。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有关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长三角地区要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这为长三角统筹城市群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要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发挥集聚和辐射效应,因此上海与苏浙边界城镇群的联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艳 《宁波经济》2006,(1):18-19
"长三角"地区是全球公认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主要城市在经济上联系密切。在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后,长三角都市圈各城市更是以此为契机,掀起了区域合作的热潮,进一步提出了长三角一体化的概念和思路,旅游业则成为各城市优先合作发展的产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以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为核心,以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日益提高为导向,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其一体化协同发展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文章从城市群概念入手,总结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对我国的影响与作用,并对其发展前景从一体化空间体系建设、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以及区域基础设施协同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粤港澳大湾区方兴未艾,中央又决定在长三角地区"拆墙",又一个城市群的"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要解决的是一国两制下的港澳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那长三角一体化要解决的又是什么伟大的问题呢?一、区域一体化的三个必经步骤根据国内外经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要打造一个要  相似文献   

7.
正区域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区域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高级形态。城市群作为区域一体化的空间形态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长三角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开放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重大战略地位。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更好地引领长江经济带发  相似文献   

8.
<正>4月12日,长三角传来一个大消息:"G60科创走廊"(3.0版)正式上升为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重要平台,成为这项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所谓"G60",是上海到昆明高速公路(沪昆高速)的代码,这条高速从上海开始,把嘉兴、杭州、金华、衢州、上饶、南昌、株洲、贵阳、昆明等城市串联起来,全长2730公里,于2011年9月全线  相似文献   

9.
杨波 《改革与战略》2012,28(3):115-118
以高铁为代表的城际轨道交通,将从整体上提高长三角城市群的交通可达性,使城市间的联系更加快捷、方便、紧密,有利于引导城镇以中心城市为辐射节点、沿着轨道交通线路聚集,形成城镇密集的发展走廊,从而促进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发展和城市群网络的均衡分布。在高铁与城际轨道构成的1小时城市群内,通过整合资源、配置要素,以一体化的方式进入全球城市网络和世界经济体系,谋求整体能级提升,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崛起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这一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由此肩负起重大的国家使命。宁波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如何在这一背景下,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将是宁波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屠烜 《上海经济》2015,(4):8-14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工业化基础上产生的高级城市空间组织形态。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和国家国际竞争力重要标志。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最前沿的示范区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诸多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城市群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长三角城市群既要以发达国家城市群为标杆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也要根据实际基础条件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环杭州湾区域发展和这一区域“接轨上海”问题,应放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圈)的背景中来考虑。目前,以上海为中心包括长三角15个城市的城市群(圈)已经初步形成。这一城市群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其经济总量2000年占到全国GDP的17%,其中上海为5%强。可见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必然是以这一城市群为依托的。上海市委陈良宇书记2002年11月4日在第14次上海市长国际企业咨询会议上提出建设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可以提供参照的是美国的第一大城市群,即东北部的从波士顿到华盛顿的城市群,这一城市群长700公里,宽100公里,人口规模小于长三角,经济总量远大于长三角,但长三角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止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将带动长三角城市群(圈)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这方面特别值  相似文献   

13.
打破“以邻为壑”,探究协同治理模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战略性选择。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创新产业共建、基础设施服务、生态环境共保和高水平协同开放五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综合测度长三角一体化水平,分析2012—2020年长三角各城市一体化水平差异与动态演进特征,并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揭露长三角城市协同治理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长三角东部城市一体化水平显著高于西部城市;长三角一体化水平较高城市主要集中在早期加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长三角一体化水平总体差异主要源于省域间差异;长三角城市协同治理模式趋向于常态化参与一体化发展,政府奖励并不是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区域,是中国城市群参与世界城市群竞争的重要支撑,是中国综合实力参与服务全国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提升为国家战略,且提升其一体化发展水平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明确要求.在地理空间的基础架构上,基于长三角城市间有向多值信息流网络关系视角,全面探析2011-2019年长三角城市体系网络结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城市间信息交换功能显著增强,城市体系由单中心的三角形等级结构向多中心多层级的扁平化网络结构演化;2011年,长三角城市体系网络空间组织形态明显呈现出以上海为单极中心,以南京、苏州、杭州为支撑点的"(爪)"形结构;2015年,继续保持上海的单极中心结构,同时,以苏州、南京、合肥、杭州为辐射中心的"(人)"或"(爪)"形子网络结构正在形成;2019年,以上海、苏州、南京、杭州为中心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组织结构已初步形成,同时,沪宁杭已构成长三角信息流关系经济地理空间的核心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不是单纯指物理空间上的一体化,而是通过建立区域价值网络实现关系经济地理上的空间一体化.建议将政府作为新一轮区域合作的主体,打破行政壁垒,将长三角城市群视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网络,从更灵活、动态和开放的角度界定空间规划单元,在考虑地理邻近、行政层级等的同时,更加重视从城市间的关系经济地理空间联系视角对区域一体化发展进行定量测度和定性解读,继而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大背景下通过建立区域价值网络实现关系经济地理空间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40年里,太仓与上海的往来交流从民间自发到政府主导,从一个发展思路转变为城市主战略,从"接轨上海"升华为"融入上海",两地间的合作共赢取得了显著成绩。太仓大学科技园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融入上海作为重要发展战略。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太仓与上海的合作愈发紧密,太仓大学科技园作为太仓市重点创新载体,今后将不断加快融入上海步伐。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太仓大学科技园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园区深化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丹卉 《老区建设》2014,(22):39-40
随着"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皖江城市带"等周边城市群的发展,江西省委提出"昌九一体化"的昌九走廊城市群发展规划,在此背景下,江西区域旅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旅游产业集群的探讨变得尤为重要。从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和意义出发,探讨昌九一体化背景下旅游产业集群可采取的类型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特征和路径,这对促进江西旅游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大湾区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金南翼",是浙江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高能级战略平台。今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今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2019年坚持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扎实推进大湾区建设,提高杭州湾经济区能级。当前,浙江大湾区建设如何搭乘政策的快车,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带动浙江新一轮跨越发展,引发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热议。近日,在第四届杭州湾湾区论坛上,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澳门等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  相似文献   

19.
实施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战略,是海关为顺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推进现代海关制度建设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是整合创新区域通关模式,并以此为依托,通过管理理念的一体化、区域执法的一体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和口岸管理的一体化,实现海关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加快推进海关的现代化进程,进一步释放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潜能,实现长三角区域"通关协作"、"区域联动"、"资源整合"与"和谐发展"的目标愿景。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地处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核心区域之一。长三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长三角区域是一个城市群的概念,主要是指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以及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台州在内的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的16个城市区域。该区域已被公认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就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而言,长三角地区正进入新一轮更高层次的发展一一经济一体化。尤其是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标志着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将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世博会场馆、交通、城建及旅游业的建设,都离不开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因此,如何把握好这一良机,整合和优化各种资源,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互利共赢,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