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俄经贸关系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俄罗斯是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大国,并且互为最大邻国,加强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第3大贸易伙伴,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的第8大贸易伙伴.但是.中俄经贸关系存在经贸往来相对较少、中国对俄出口面临激烈竞争、"灰色清关"不利中俄贸易发展、俄罗斯贸易壁垒和投资壁垒较高等问题.因此,中俄两国在坚持互信的基础上,应该彻底落实各项发展规划,调整中俄贸易发展战略;规范贸易秩序.创造良好贸易环境;优化贸易结构,深化边境地方合作;关注俄罗斯经济特区的建设,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以加强两国的经贸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各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文化服务贸易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愈加重要。中美文化服务贸易的比较表明: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在国际文化服务出口市场中所占份额小,文化服务出口市场分布较为集中,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微弱。为早日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国梦",中国应从重视人才培养、拓展文化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协调文化服务出口结构四个方面入手,提升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文化在历经20多年的艰难发展后,展示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着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企业在文化制胜的同时,部分企业却因文化虚荣、文化自满、文化变异、文化守旧等影响陷入文化僵化和面具化怪圈,干扰着企业持续稳健发展.尤其是以"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奶业危机,深深触动企业领导者和企业文化界的神经.企业在新经济时代、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如何防止并打破文化僵化和面具化,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贸易虽然有显著地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对我国影视文化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文化产业本身和贸易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我国如何重视和完善影视文化贸易的发展的策略。文化贸易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产业(包括媒体出版、表演、电影、娱乐和教育等)为基础,以文化传播为主体的贸易。它使人们的文化品味和需求得到满足,包括演出服务(海外演出、交响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载体,通过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而形成的产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对诸如电影、图书等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繁盛,文化产业贸易成为一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介绍中国文化产业贸易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中国文化产业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而就促进我国文化产业贸易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寻求"走出去"的机遇.中国和越南是传统的双边贸易国,近年来中越在贸易、 投资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越南也成为中国投资者重点关注的热门投资东道国.本文以最近若干年最新数据为支撑,对越南投资环境进行基础性分析,旨在帮助中国投资者更为清晰地把握越南投资环境,对投资项目进行更为详尽、 精准地评估.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小企业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成为"老板",目前,平均每50个中国人就拥有一家企业.中小企业已经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它们改变国际生产、投资和贸易模式,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最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一,各国在过去几十年都相继推出了许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8.
企业应强化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该组织在给予其成员享有平等的市场准入贸易权利的同时,也赋予成员必须遵守其普遍规则的义务.我国将要履行WTO的"一揽子协议",实现对其所作的承诺.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RS),将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起典型的发生在美国国土的市场之争,而中国似乎扮演了一个"入侵者"的角色。不可否认,中国制造因为质量价格优势而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有关人士指出,入世两年来的事实告诉我们:在这场市场之争中,我们不能太乐观。目前中国面临的出口环境仍十分严峻,贸易保护主义正在世界范围内抬头,不少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反倾销为主的贸易保护手段。据介绍,中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  相似文献   

10.
张晶 《物流技术》2012,(12):12-14
当前,中国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与北欧也已经成为彼此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与北欧快速增长的贸易基于卓有成效的海路运输,而瑞典作为北欧最大的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源远流长。早在1731年,两国就开辟了商品贸易的首条直接航线。十八世纪中期,瑞典主要从中国进口丝绸、茶叶、陶瓷和香料。这些商品在繁华热闹的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中国与8个主要文化贸易伙伴2000-2010年的文化产品贸易数据,从本地市场效应与要素禀赋优势的角度,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决定了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相对规模,并逐渐取代传统的要素禀赋优势成为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的新源泉.本地市场效应主要存在于印刷类和视觉艺术品贸易中,对贸易相对规模的影响明显高于要素禀赋优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外贸易反映并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文化贸易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毋庸置疑。我国的文化贸易在仅有的十多年中产生了怎样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文章用实证基本证实了理论上的假设探讨,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文化贸易进出口增速与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表现为负向关系,与二、三产业比重变化呈现出正向关系,且从线性回归看出对第三产业比重的影响系数更大;第二,文化服务贸易进出口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增长;第三,文化商品贸易在促进第二产业增长方面效果明显;第四,文化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变化方向一致,且文化服务贸易增加快于第三产业的增加,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的文化服务已经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罗春香 《企业经济》2002,(12):156-157
90年代以来,一种全新的贸易方式--网络贸易借助互联网在全世界普及并迅猛发展起来,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网络贸易已经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反观正逐渐融入世界的中国,网络贸易还只能算是一种新兴的事物.中国的外贸公司普遍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希望通过因特网找到国外用户,并能随时与国外客户进行业务往来,或获得国际市场动态信息等,实际上相当多的公司在互联网上仅仅是收发些电子邮件,至于开展网上营销工作,投入与获得是微薄的,中国企业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如何应对网络贸易方式的挑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国际     
《山东企业管理》2010,(8):13-13
欧盟超越美国成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正当美国与中国在贸易和汇率问题上争论不休时,欧盟已经悄悄超越美国,再次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反倾销以保护"国内产业"的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贸易摩擦的加剧,它已经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合法"贸易救济手段.而我国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平均每七起就有一起是针对中国的.在世界反倾销反补贴案件中的份额一直是我国在世界贸易份额中的3-5倍.遭反倾销的商品种类达四千多种.目前欧盟对中国鞋制品反倾销成为比较受关注的案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是新世纪之初"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领域和范围.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中国优势与东南亚各国自由贸易区域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推进对中国东南亚地区成人教育的培训,使中国东南亚地区加快贸易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以便促进中国成人教育的深化改革开放进程.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日两国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经济贸易各个领域的联系不断加深.目前,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日贸易关系已经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缘经济、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对于中日两国经济、政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邢军鹏 《质量跟踪》2001,12(5):32-33
又是一年春来到,长安城头花枝俏.伴随着"2001年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古城西安的隆重举行,"会展经济"又成为众多媒体爆炒的经济热点.  相似文献   

19.
<正> 自20世纪80年代末环境与贸易问题成为乌拉圭多边贸易谈判的重要议题以来,环境问题就与贸易密不可分,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许多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为名,纷纷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将众多与环保有关的外国产品拒之门外。由于农产品的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理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绿色壁垒必然对国际农产品贸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贸易成为了WTO的三大支柱之一,知识产权竞争也逐渐成为世界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第四大国家战略-"知识产权战略"的正式实施则进一步预示着: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知识产权无疑都将成为时代主旋律之一.那么,对于立志于"走出去"和"做大做强"的中国企业而言,是否也应该强化知识产权工作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中国企业又该如何去有效强化知识产权工作?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也正是本文所要重点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