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辉强 《魅力中国》2010,(34):206-207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人始终是作为群体而生存的,马克思在对人的问题考察中,把人作为“类”的存在来研究的。以八的本质、人性为出发点,来探究人的解放必要性。从人的自然进化,社会形态的更替发展来分析人类自我解放的过程。从马克思对《犹太人问题》的论述,得出人类的真正解放,寻求人的解放的途径,从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姜庆丹 《辽宁经济》2010,(11):90-91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指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和最终目标是"人类解放","每一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种以人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最终目标的发展观便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学思想,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从批判黑格尔等人的"抽象的人"出发,提出了"现实的人"是一切历史的前提与基点,人的解放与自由个性全面发展是与历史转向世界历史阶段的程度一致的,马克思正是在世界历史理论中完成了人学思想的深刻变革,超越了历史上的一切关于人的学说。  相似文献   

4.
刘燕 《改革与战略》2014,(1):30-32,35
生态自由观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基础和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生态自由除了具有自由的基本特质,如相对性、历史性、条件性之外,同时也是个体自由和精神自由的基础,而且强调人的独立性、创造性以及与时间、空间的关联性。真正的生态自由是以自然的存在和延续为基础和前提,以人的发展、人的需要、人的解放为最终归宿。其中,人类能力的全面提升是实现生态自由的主体条件;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是实现生态自由的重要内容;人的解放是实现生态自由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自由不断扩展不断实现的历史。哲学领域对自由概念的理解经历了长期探索,即使未得出一个被普遍认可的说法,但对其理解却在不断深化。马克思关于自由的基本看法是,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的实现需要条件;自由是社会历史的,它会被不同时代赋予不同内容。人对自由的追求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因,是人类的本质与追求。物质条件是人类在追逐自由的漫漫长河中的现实基础,但单纯乃至过分追求物质却会使我们受制于物质,成为其俘虏,最终反而离自由越来越远直至丧失自由。所以我们应该在丰富自身物质财富的基础上把个人追求定位于人格的完善,只有这样方可挣脱物质的绑架,趋向身与心的自由,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国家源于社会、社会决定国家、国家终将回归社会的历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论可概括为四个阶段依次更替的动态进程:国家源于社会,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脱离并驾驭社会,形成国家与社会一体化趋势;社会摆脱国家控制,国家与社会二元分化;国家回归社会,人自由全面发展,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7.
李琼 《魅力中国》2014,(3):13-14
异化劳动概念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概念,马克思通过对异化一词的扬弃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异化劳动理论,并以此为出发点,论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提出了消灭异化劳动的任务和途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理论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异化劳动理论,对实现人类的自我解放,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马克思的一个重大理论发现,世界历史理论是一种科学认识论,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它把人当作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目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历史观。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确证了人的主体性,揭示了人在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也是整个人类世界存在的价值所在.人的主体性一直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主题,主体性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冯笑 《理论观察》2012,(3):12-13
自从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知识分子,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和原则.各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结合本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特别是列宁结合俄国革命实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尤其对其中的反腐败思想进行了继承、发展和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反腐治腐思想更加丰富、成熟,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创世继业的理论依据,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权建设方面提出:人权追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权实现具有真实性,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未来理想社会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人和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和政治的不平等自行消失,人类解放最终完成,将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王珏 《特区经济》1993,(3):33-35
<正> 中国改革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对人类历史来说,将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用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把整个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改变了。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到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是一条非商品性、非市场化的道路。这条道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已被证明是走不通的。按着这条道路,只能使社会主义走向死胡同,也只能延缓、甚至中断人类历史向最高境界的伟大进步。现在,我们选择了一条新的道路,即通过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这是一条通向人类历史最高境界唯一正确的道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劳动群众的全面解放和全面自由,只能通过这一条道路来实现;中国人民百多年来艰苦奋斗的目标、中华  相似文献   

13.
张莉 《改革与战略》2012,28(10):8-12
休闲是人类古老而年轻的梦想,它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生命的一种状态,也是人“成为人”的重要过程伴随着信息化进程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由时间和休闲需求也大大增加.如何了解休闲、获得休闲,马克思给出了间接有力的回答.马克思作为现代休闲研究的早期开拓者和创造人,他的休闲思想隐喻在其“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的理论之中.在他看来,休闲强调对人自身的人文关怀,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它的实现推动着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文章基于对马克思休闲观的文本分析,试图梳理休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诠释马克思休闲思想关于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但马克思生前曾多次反复强调说:"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恩格斯也曾多次转述马克思的这句话。对这句话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解读,将有助于我们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分析和人的解放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极大地阻碍了人们通过对象化活动实现人本性全面发展的追求活动。与人性自由而自主的内在需求相互对立。马克思异化理论充分尊重人的尊严,全面肯定人的价值,主张人性彻底解放和人性全面复归,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指明了摆脱剥削、扬弃异化、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奋斗目标和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人的自由问题始终是许多理论家认真思考并试图积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的回答却都不能令人满意。而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应该立足于人类的劳动实践,它是一个随着人的发展完善而不断展开的过程,并且应在批判现实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然而,马克思的自由观也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把马克思的自由观放在现代西方哲学的背景下加以思考,才能充分展示马克思的自由观的超越性、当代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理论,前提在于正确认识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历史活动主体的"人"的本质含义,正确认识马克思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人的异化以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入手,阐释马克思经典著作中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含义,说明个人在社会分工协作、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变迁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分析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中人的异化的根本原因。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只有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理论为指导,通过长期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制度建设,才能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一、马克思的"两个必然"及其时代背景 150年前,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和斗争过程的分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即著名的"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无论是从提出伊始还是时至今日,这一论断始终都与全球化紧密相连,因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和斗争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全球化的过程,是世界历史意义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可以发现和说明,自我实现是人的本质的外在体现和发展结果.因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作为人的类特性,使人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可能,是人的自我实现的必然前提之一;社会属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自我实现的必然前提之二;而自我实现作为人的一种高级需要,是人类本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即共产主义理论的逻辑梳理,可以了解到马克思所处时代的人的异化的真实状态,并针对此状态所提出的共产主义理论。此理论在反映时代需求的同时也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从而可以揭示出,以马克思共产主义为代表的人类理想的乌托邦虽然有史以来都没有真实存在过,但却并不能否定和忽视理想对现实的必要性与指引功能,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自己时代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