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洪海 《乡镇论坛》2014,(34):14-15
随着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需要一大批“能人”型村干部推动农村发展。但是,当前在农村要想真正实施“能人治村”,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有的乡镇对“能人治村”工作认识不到位,选用能人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党员群众对“能人”缺乏信任,导致能人无法被选出;有的乡镇没有建立农村优秀人才跟踪培养机制,造成农村优秀人才大量外出,出现了村干部无合适人选现象;部分村选用干部标准不高,农村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致使真正的“能人”落选。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以来,为能拓宽吸纳群众建议和意见的渠道,不少地方都在“明白墙”旁设了个意见箱。令人忧虑的是,有的意见箱却锈迹斑斑,里面找不到什么意见。村里设的意见箱没有一点意见,这能表明村里各项工作群众是满意的吗?笔者以为,一些地方“无意见”时,确实是工作做得好;然而更多的“无意见”却表明村民心里有意见,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意见箱里“无意见”,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种:首先是由于村干部和群众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村干部在实施村务公开这项“阳光工程”时,对文件精神没有吃透,具体措施不得力,不规范;同时,…  相似文献   

3.
蒋曙辉 《乡镇论坛》2009,(13):26-27
常昕人抱怨说,村干部既无权又无钱,真是难当,这说明这些村干部工作方法尚待完善。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一个村干部,本应是地方群众的“领头羊”、“火车头”,要想取得群众的信任,靠的并不是权和钱,而是个人能力和人格的感召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威信。有的村干部在当地“说话极没分量”,开展工作举步维艰,而有的村干部“一言九鼎”,威信极高,这种威信到底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4.
去年初秋的一天,山东省陵县郑寨乡后李村的群众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我们又有村干部了”后李村有130户人家,497口人,800亩耕地,有党员10人,这10名党员先后都当过村干部,有的甚至干过三遍。是什么原因使后李村七年没村干部呢?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李金国说:原来由于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好,有些群众又存有土地到了户,用不着村干部的想法,致使一任任班子都被“踢”散了。1984年29岁的青年李冒厚担任支部书记,本想显显身手,大  相似文献   

5.
喇叭不能走“调”自从农村有了大喇叭,在某些村干部中也出现了一种不好的倾向:过去那种利用群众大会,面对面地倾听群众意见,与群众共同交流思想、融通感情的做法被"隔山叫"所替代。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工作部署,村干部在大喇叭上一喊了事,群众有什么意见和想法一...  相似文献   

6.
时值村“两委”换届,上级要求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后,由于权力趋向集中,极易滋生五种不良心理。一是骄傲心理。有些村干部认为自己是党员、群众选举上来的,各方面素质、能力等优于他人,心理上产生一种优越感。特别是村规模调整后,有的几个自然村合成一个村,党员、群众人数增加了,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自我感觉很了不起,因此变得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意见。二是求稳心理。有些人认为自己被选举为村干部是因为“人缘”好,因而求稳怕事,无开拓进取精神。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帮忙,是指解他人之难,帮他人所需。然而笔者发现农村中有些村官的“帮忙”却令人忧虑。为了搞好群众关系,有的村干部竟然如此“帮忙”:谁家孩子结婚年龄不够,他就替人帮忙领取结婚证;谁家有人因偷鸡摸狗、窃取钱物被派出所拘留,他就帮忙说情,请求放人;谁家因偷税漏税受处罚,他就帮忙讲情,使其少缴甚至不缴罚款;谁家因赌博被抓获,他就帮忙通融关系……这样的村干部在一些人心目中似乎“地位很高,很受人尊重”,甚至还被视为“好干部”。作为农村干部,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为百姓帮忙…  相似文献   

8.
邹宏  潘建勇 《乡镇论坛》2014,(19):26-26
实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不仅改变了村级组织长期以来“家居”办公模式,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让村级组织能第一时间听到群众的声音、发现隐患、妥善处理问题,而且提高了村干部做群众工作和处理农村繁杂事务的能力,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笔者由于工作关系,走访了一些农村。在与农民接触中,他们常评论起有关乡镇干部的下乡驻村情况。有不少农民说,绝大多数干部是好的,但也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如此长期以往,是有害于党群关系的。为此,他们提了不少意见,归结起来,主要有五方面看法: 一是下村少,深入农户谈心更少。农友们反映,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有的乡镇干部认为一“包”了事,只要计划生育、征粮、征兵等硬性任务不落后就行;有的到村不到户,转一圈就走;有的即使到村,也只找村干部了解,很少找群众;有的到村不过夜,  相似文献   

10.
现在,还有多少人想当村干部 ?  笔者在近期对村级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时,与 45个村的 309名村干部就这一问题座谈交流,得出这样的数据:在被调查的村干部中,有 83%的村干部对现在的工作状况感到不满,其中有 46%的村干部表示,再维持这样的状况,宁愿“撂挑子”,抬腿走人。  是不是因为工作太难,村干部才不想干了呢 ?不是。长期工作在艰苦的农村工作第一线的村干部,有股特有的韧劲,吃得了这份苦,并且也是苦中有乐。真正禁锢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是村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目前已跌入了最低谷,是“进无路”、“干无酬”、“退…  相似文献   

11.
又逢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笔者认为,在村级换届选举之际,要谨防落选村干部“留一手”。笔者在农村工作多年,发现有的村干部落选以后,不时打“擦边球”,出一些难题,刁难新一届村支两委班子,给他们工作制造障碍,也直接影响到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究其原因,是在换届的过程中,有的村干部搞了一些“小动作”———留了一手。所以,在村支两委的换届过程中,建议乡镇党委、政府留个心眼,谨防一些素质不高、在职时个人目的达不到,或想留任而又选不上、心理不平衡的人,在落选时“留一手”。一、谨防在账务上“留一手”。笔者发现,随着村班子三年任期…  相似文献   

12.
现在, 一些村干部经常反映说工作难干,村官难当,感到自己没威信,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我们的一些村干部之所以在群众中没有威信, 主要是在一些工作上没有把握好、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以至引起群众的反感, 降低了自己的威信。笔者最近下乡调研,与一些农村工作开展较好的村干部座谈, 总结出他们的一些做法和观点, 以期对村干部的工作有一些启发。 一、公正廉洁 当前, 一些农村的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引发一些不稳定事件,主要是由于农村干部身子不正、办事不公、为政不廉造成的。村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和村主任, 站在一个村的权力制高点, 其做…  相似文献   

13.
村干部报酬也要打破“大锅饭”向子金,周培银目前,在农村不少地方的村级组织中普遍存在着两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集体经济实力薄弱,积累逐年下降,与村级组织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历史重任形成了强烈反差。二是村干部报酬比较低,分配不合理,与村干部的工作责任重、难度...  相似文献   

14.
在村级组织建设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平日里一些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村干部,没有得到部分群众的理解和同情,反而遭到误解和埋怨,甚至还会招致指责和诬告。一些干部因背上了“黑锅”而情绪低落,无心工作,严重影响了村级工作的正常开展。那么,这“黑锅”,乡村干部到底是怎样背上的呢?一、政策宣传不到位,思想工作欠深入,群众对村干部执行政策的水平、尺度产生怀疑。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而具体到农民这一级,则知者寥寥。因为村干部大多是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既要顾大家又要理…  相似文献   

15.
2005年8月上旬,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子胥、马庄等13个村遭受暴风雨袭击,造成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中断。面对灾情,当地供电部门快速、全力投入抢修。但由于灾情重大,倒塌的树木太多,不少树木还“躺”在电杆、电线上,供电人员毕竟人力有限,要保证尽早恢复通电,需要所在村群众的配合,但不少群众宁可几天夜晚“打瞎火”,也不愿伸出手来帮一把。村干部“请”他们,农民先把手伸出来,问:干了给多少钱?没钱的村干部一时处于两难的境地。随着农村“两工”(义务工、建设工)的减少或取消,村干部反映,兴办农村公益事业越来越难了。难就难在兴办公益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们普遍反映农村工作难做,如何难做呢?最有体会的农村支部书记们道出了其中的难言之隐。“党”与“政”的交织,使党支部处于矛盾的重要方面,而支部书记则被推到了矛盾的焦点上。矛盾之一:党支部与村委会的职能尚未明确规范,支部常常是大事小事“眉毛胡子一把抓”。上级布置任务找支书;群众中发生问题由支书解决。支部与村委工作关系没有理顺,因而一些地方互相拆台,出现轮流坐桩,支部书记频繁更迭现象。矛盾之二:各种硬性任务(如计划生育等)的艰巨性,造成村干部与群众的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村干部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退职后无安排等后顾之忧问题,影响着村干部的积极性,这是我们从事农村工作同志应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应当正视的现实建湖县共有18个乡(镇),408个村,享受定补的村干部1640名,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有一定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他们站在第一线,带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走共同富裕道路;既要批“大事”,又要处理“难事”,不愧是党的农村基层工作中的一支中坚力量。然而,他们任职时从群众中来,退职后回到群众中去,端着“泥饭碗”,收入水平低,辛苦程度大,经常被一些后顾之忧问题困扰,不同程度地影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下乡采访有关农村费改税情况,发现有的村土地延包30年的合同,至今没和农民群众本人见面,问及一些农民,有的甚至对此一无所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调查了一些村的负责人:有的土地延包根本没有按上级要求办,仍按照原来的“两田制”,口粮田还是原来的口粮田,经济田还是原来的经济田,村干部们为了应付上边,坐在办公室里“集体办公”把合同填好,签字、盖章都“代劳”了。群众没签字,也没按手印,合同当然不敢和群众见面了;有的土地延包没有公开,机动田远远超过5%,尽管群众签了字,也按了手印,但发下去怕引起麻…  相似文献   

19.
日前,我们在进村调查中发现,少数乡镇驻村干部有直接插手村务现象:有的直接分管村里一个方面的工作,有的直接分管村组人财物,有的包揽一切村两委工作,将村两委搁置一旁,使少数村两委干部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的余地。乡镇干部直接插手村务有很多不利之处:一是不利于调动村组干部积极性。农村党支部、村委会是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抓好农村的村务是村支部、村委会应尽的责任,村组干部抓好村务,开展工作是其本职所在,但如果驻村干部长期直接插手管理村务,从事村干部所从事的工作,管理本应村干部管理的工作,行使本应村干部行使的职权,…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光泽县寨里镇的山头村,是南平市“小康建设先进村”,党支部是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又被列为全省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谈起这些成绩,村干部的体会是:村级工作事事与群众相关,要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群众会。群众会开好了,事就好办了。那么,在乡以上干部嫌会多,给群众开会的干部叫“开会难”,农村群众喊“会荒”的呼声中,山头村的群众会是怎么开起来的呢?想解决“会荒”,就要开群众爱听的会山头村地处闽赣边界山区,全村33.4平方公里,山林面积2.6万亩,其中毛竹面积8000亩,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