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邮储银行成立后,新业务连续推出,新产品不断丰富,面临新机遇、面对新挑战,邮储银行必须思“变”。尤其在营销体系建设上,加快推进营销体系建设已成为邮储银行加快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适应银行业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适应客户金融服务新变化的需要。尤其是业务营销方式上,个人认为要逐步改变储汇营销模式,进一步完善各项激励约束机制,重点强化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和信贷员三支队伍建设,努力促进营销方式转变,形成“网点+客户经理”发展储蓄业务、“理财经理+柜员”发展理财业务、“领导+客户经理”发展公司业务、“支行长+信贷员”发展信贷业务的新型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三家运营商都在积极开展营销转型,大力提倡员工走出去营销,众多营销人员也能主动登门发展业务。现实中敢于反映问题、表达真实想法和能提出一些独到见解的客户往往较少,而市场信息又是我们制定目标、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效途径,真正了解掌握市场需求和客户的真实想法非常重要。笔者以为,客户经理在促销业务时不能一味地只顾追求“销售成功率”,也应留心负面信息,平时应多接触一些爱发“牢骚”的客户。  相似文献   

3.
陈锡挺 《邮政研究》2013,29(3):41-41
借助2012年邮政报刊大收订的旺季,笔者从多名走访客户并取得报刊营销佳绩的员工中体会到:邮政报刊营销应以情感人。这不仅是邮政发展其他业务的成功经验,同样也是邮政报刊业务营销值得提倡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香”——河南省邮政代理和信息业务局在短信业务发展中坚持多元化营销,通过营业窗口营销、集团客户营销和11185直复营销“三大法宝”,细分客户市场,深挖潜在客户资源,目前该项业务发展良好。  相似文献   

5.
1000电话营销是利用客户服务平台,以电话和网络为基础,采取多种形式为大客户、商业客户、公众客户提供业务咨询、做好业务受理、主动开展营销的模式,通过与现有及潜在客户进行更广泛、更经常的联系,宣传和推荐电信新产品和新业务,满足客户对电信服务的需求,以达到最大限度地保留老客户、低成本高效率赢得新客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企业已逐步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也纷纷拓展国际市场,这为国际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改变传统营销模式,采用数据库营销拓展国际业务已刻不容缓。一、数据库营销对拓展国际业务市场的意义数据库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方法。利用数据库信息可以开发国际商函、国际账单、国际礼仪等业务。国际业务数据库可与现有国内邮政名址信息库和185客户服务中心相结合,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商函广告及其他国际业务服务,还可通过与国外邮政企业进行名址交换,有效开发客户资源。利用数据库信息,可以综合开发国际普邮、国际特快和物流…  相似文献   

7.
梁艳 《中国电信业》2007,(10):43-45
为适应当前集团客户市场激烈的争夺以及为应对未来3G全业务竞争的市场格局,各通信运营企业纷纷成立了集团客户部,将集团客户的服务营销工作纳入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并制度了多项具体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目标。因此,作为扮演着集团客户服务工作触点的集团客户经理,其服务营销能力和水平对于集团客户营销战略的落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集团客户经理服务营销能力是稳定和发展集团客户的关键,也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战略转型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邮政》2001,(7):20-21
商函广告业务是市场需求的产物。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经营者不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项业务的经营成效。 2000年以来,浙江省商业信函局以现代营销观念作为发展业务的指导思想,以满足客户需求作为经营方针,运用多种营销方式和手段,不断提高商函广告业务的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了该项业务的大发展。以下就我省在商函广告业务的市场运作中,应用现代营销观的具体做法加以阐述。 一、树立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营销观念 现代营销观认为,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应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利润目…  相似文献   

9.
马正辉 《邮政研究》2008,24(2):11-11
在“五节联送”业务发展旺季,各单位都在想方设法地开拓市场,以增加销售份额。但在营销过程中,许多邮政部门将营销重点放在了攻关集团客户,用于他们节日发放福利,仅将“五节联送”的物品运输到集团客户手中,由客户自行发放给员工,没有真正发挥“送”的特色。这在业务发展初期也许能起到扩展规模的作用,却不利于此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全业务发展的关键时期,明确各项业务量收目标后,如何开展可操作、可执行并且有效益的营销活动?如何让员工快乐地、有激情地在公平竞争的氛围中发展各项业务?这些问题一直在中国电信江西公司九江分公司(简称九江分公司)张建军总经理脑海中萦回。中央电视台的娱乐节目《非常6+1》,启发了张建军的一个创新设想:在全市电信开展“非常6+1”全业务营销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11.
时下,在函件业务发展上,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贺卡产品和目标客户定位的创新转型,即由定制型贺卡向销售型贺卡转变,销售产品由单一转变为多元;推动函件业务由政府、机关等行业大客户向个体商户、小企业等目标客户转变的呼声愈来愈浓。据日前现场营销走访客户的经理称,初期营销感觉难度较大,但是只要多走访市场,多动脑筋,充分发挥函件业务的特点,主动营销就能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2.
冯丹  曹哲 《中国电信业》2012,(11):63-65
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逐步成熟,客户需求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特点日益突出,传统的大众化营销模式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为提高电信运营商的经营及服务能力,必须考虑从满足客户需求偏好出发,向客户推出越来越多更具针对性的精细化服务和营销活动,才能保持现有移动通信客户的稳定,提高移动通信客户的品牌认知度。  相似文献   

13.
南京邮政局客户服务部(以下简称客服部)正式成立于2001年元月.现有员工20名.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平均年龄约30岁。客服部的主要职责有六项:负责全局营销工作的统筹和组织;承担全局营销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新型业务和新兴市场的开发;负责客户资料的管理工作。承担重点客户关系的维系工作;承  相似文献   

14.
祁伟 《中国邮政》2008,(2):17-17
2007年以来,各局对营销体系建设非常重视,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专业营销队伍,而且也提出了数量上的具体要求。但在农村地区,由于营销资源有限,员工素质不高,更多的是在对现有客户进行营销,面对诸多业务的市场开拓感到无从下手,实行专业营销更是力不从心。笔者认为,对农村局所而言,比较理想也比较可行的是建立市、县、中心镇三级专业营销体系,集中专门力量,搞好竞争性业务的营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业务时代的到来,移动业务和固网业务在不断融合,以固带移或以移带固的交叉补贴和捆绑,成为各家运营商利用自身优势领域拓展市场的一项重要战略。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对中高端客户的抢夺与保有成为运营商拓展市场的主要目标和方向,而中高端客户集中的集团客户市场,更是市场竞争的焦点。由于集团客户市场具有集团成员多和业务需求多的特点,客户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不再是单一的方案和产品就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原有的一体化营销策略也逐渐转向碎片化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电信营销渠道重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双方、多方博弈的电信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营销体系的均衡,渠道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自营渠道和社会渠道之间的矛盾。在业务发展和客户服务与保留中谁主谁次,如何重新对两种主要渠道进行市场定位,引起了运营商的高度关注。[编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常德市邮政局为应对日趋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开展"1+N"客户体验营销活动的背景、策略、执行情况与效果分析,探讨了邮政以客户为中心、实现各项业务跨越式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在电信市场竞争中,运营商对瞬息多变的客户需求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并能及时地提供相应的业务和服务,具有快速满足客户需求的营销策略与应对措施按照美国市场研究学者舒尔兹的观点,是具备一种市场反应速度的能力(即Reaction)。其优势在于:  相似文献   

19.
《中国邮政》2011,(6):9-9
全国邮政大客户工作座谈会目前召开,会上全面部署了2011年邮政营销体系建设和大客户工作。会议指出,营销体系对邮政业务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加快了由传统营销向现代营销、由全员推销向专职营销的转变,使营销能力迈上新台阶。会议就推进大客户营销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总部客户开发要有新突破,要坚持板块融合、全网联动,落实总部客户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20.
贾延萍 《当代通信》2006,13(8):36-37
近年来的移动通信市场,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已经升级为增值业务的竞争,运营商不断开发新的增值业务试图抢占先机。两大移动运营商竞相打出移动数据应用的大旗,固网运营商也在小灵通上开发了众多增值业务。然而众多增值业务功能多样,操作复杂,业务的服务性不易被客户所直观感知,缺乏说服力,客户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新业务的市场拓展。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电信市场饱和度进一步上升,用户发展趋缓,存量经营的重要性已成为电信运营商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运营商开始尝试体验营销的方式,建立一种“先尝后买”的营销模式,以便能够深入市场、贴近用户,以达到推广新业务,同时起到延长客户生命周期,提高用户保有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