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此后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底视察江苏时,要求江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并突出强调要加快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解决好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根据中央的要求,农业部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作为"三  相似文献   

2.
——由如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引发的探讨 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如何培育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的重点工程。近日,中央农广校在山东潍坊召开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座谈会,提出要根据农民学习特点,全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民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由此可见,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需要一个“量身订做”的“温床”。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并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决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入深入推进、巩固基础、提升质量、规范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对前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精准度不高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为后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农业人才是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和支持,以"新"字开头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我国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的核心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造就高  相似文献   

5.
新型职业农民:江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其实,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是要解决今后"谁来种地"的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就是新型经营主体的基本构成单元和细胞,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将发挥重要的"支点"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从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到培养新型农民,再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随着农业农村发展阶段性要求不断深入,其内涵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新时期,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深刻把握"新型"内涵,理清工作思路,创新政策措施,强化实践探索,努力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文件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谁来种地"找到了途径,是今后指导新型农业主体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农业农村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大力培养新型农业主体。因此,要大力扶新扶强扶优,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更要通过培育新型主体带动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核心是解决好人的问题,要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坚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培育方式、健全工作体系、营造良好氛围,取得明显进展与成效,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增添了生机活力。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力量随着"四化同步"和城乡一体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期。当前,"谁来种地"的问题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只有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尽快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才能担当起现代农业建设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9.
对4个"农民荒"典型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农业投入产出率较低,农村公共服务环境差导致"宁可打工,不愿务农";农村高素质青壮年劳动力急剧减少、务农者平均年龄老龄化;农产品"卖难"导致撂荒;不愿种地的"代际传递效应"等都是"农民荒"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建议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积极着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逐步建立与完善农业生产辅助支持系统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科技推广,走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破解"谁来种地"问题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年底视察江苏时,要求江苏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并突出强调要加快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2015年年初,农业部将江苏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体推进示范省。江苏省按照农业部有关要求,结  相似文献   

11.
正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破解"谁来种地"问题的重大举措。2015年初,农业部将江苏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体推进示范省。江苏围绕农业现代化总体目标,结合省情实际,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一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路径和模式,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29.5%,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达到220万人左右。一、"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双向途径2015年江苏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2.
农村的发展主要依靠农民,推进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人才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和重点工程,是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河南省夏邑县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进程,当地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紧抓机遇,积极探索建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为农村培育了一批既懂生产又懂经营的新农民,有力促进了"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如何种好地"等重要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要富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民必须富;解决好将来解决好将来"谁来种地谁来种地"的问题的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要富裕要富裕农民农民、提高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扶持农民。会议提出会议提出,要提高农民素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确保农业后继有人。会议要求会议要求,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建立专门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民科技培训》2013,(7):12-13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资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有一定资金投入,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在当前我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空心化、农业兼职化、农民老龄化的大环境下,加快培育一大批务农、爱农、懂农的职业农民,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是解决将来农村"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并从根本上保证农业和  相似文献   

15.
加快培育上海新型职业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不提高农民素质,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一批素质较高、生产经营能力较强的新型职业农民.破解未来"谁来种地"等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培育一支稳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大力培育新型农民,着力加强农业职业培训,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最近农业部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教工作视频会提出: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因此,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正>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程度较高,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育职业农民、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该成为全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强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构建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人才基础。要大力培育具有丰富知识、掌握先进技术、善于经营管理、能够引领创新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制定专门政  相似文献   

17.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农业现代化发展全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被首次明确提出。这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将对农民教育培训产生深远影响。让更多高素质农民成为职业农民,既是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在3月20日“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座谈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张桃林特别强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8.
要根本解决好未来“谁来种地”这一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使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下大力气建设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此,必须把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全方位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农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化农业、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改善此情况的必然途径。基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分析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和实践困境,认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时要强化农民的职业认同感,据此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农村工作通讯》2014,(14):52-53
<正>7月5日,在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省校校长工作会议上,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刘天金强调,中国农业现代化需要亿万职业农民队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任务繁重。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农业部已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韩长赋部长为此作出重要批示,张桃林副部长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加快构建"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和用好各级农广校,充分发挥"国家队"的主体引领和辐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