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我国1978-2012年三次产业与人口城镇化数据,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Johansen协整检验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检验,并最终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与误差修正模型就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作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内,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总产值比重逐渐减小,第二、三产业产值所占总产值比重逐渐增加,城镇化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在短期内,城镇化率当期波动对三次产业产值当期波动有显著影响,上期误差对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当期波动有较明显的纠正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我国1978~2010年三次产业数据,采用Moore结构变动指数,测度出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动指数,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动与碳排放量波动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碳排放量波动的原因,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碳排放量波动的影响稳定,并有较强的滞后效应。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物流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物流是对应低碳经济而出现的一个概念,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以发展低碳物流作为前提和基础。当前,影响中国物流产业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为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促成物流产业碳排放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经济增长拉动了物流需求,而物流产业在需求增加、规模扩大的同时,带来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物流业发展和碳排放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碳排放总量持续上升的态势将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可以通过不断降低单位GDP碳排放量的方式,逐步向低碳经济过渡。因此,发展低碳物流应该从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等方面着手,积极发展现代物流。  相似文献   

4.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非国家预算内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冲击了我国各产业发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文章根据变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建立投资增长波动和产业产值增长的数据关联模型,借此系统分析我国投资增长波动对各产业发展的影响,识别各产业对投资增长波动的依赖作用,以便于为各产业在投资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采取适当的战略措施。根据研究,十七个产业中建筑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对投资增长依赖最大。  相似文献   

5.
文章为研究我国区域碳排放量的差异,我们选取了影响碳排放量的四个因素来建立模型。我们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样本数据分别采用混合最小二乘估计、个体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三种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模拟,来研究导致区域之间碳排放量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对三个区域碳排放量来说,经济增长状况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区域产业结构和出口虽然对...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我国东北三省2005—2014年十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东北黑、吉、辽三省的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面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结果显示东北三省碳排放主要来自于经济的增长,而就三次产业来说,第二产业对各省碳排放的影响要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对三次产业的发展结构分析方面,结果显示第二产业的发展结构不合理,在众多的第二产业中能源消耗量大的企业占据较高的比例,当地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应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扶持高新技术和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三个省份的第三产业也不太合理,应进行适度的产业结构调整,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应该保持第一产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对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进行改造,鼓励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扩展的环境负荷模型(STIRPAT),对影响青海省碳排放的三个主要因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分别进行了协整分析,结果表明三者对青海省的碳排放量都有着长期稳定的影响;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对碳排放都有促进作用,人口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技术水平长期会抑制碳排放,短期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碳排放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胡哲太  苏飞 《北方经贸》2013,(12):80-84
基于STIRPAT模型,选取人口规模、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城镇化水平、非原煤能源使用比例以及第二产业能源强度等七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和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2LSL),设定10%,11.6%和13.5%三种不同人均GDP增长率情景,对2012-2015年杭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与2010年相比,到“十二五”末期,三种情景下的杭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9.2%、14.5%和8.6%.运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到2015年杭州市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分别降至44.78%和0.22吨标准煤/万元.根据杭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发展现状及趋势,结合回归方程中各因子的碳排放量贡献率,提出有效降低能源碳排放量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杭州市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碳排放的密集区域,城市化是我国碳排放量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1985-2009年的中国城市化水平数据和同期中国碳排放量的测算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检验.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量具有很高的正相关性,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碳排放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但碳排放量不是城市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短期影响较小,长期影响显著.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模型对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量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其在长期和短期均衡关系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提出中国实现低碳城市化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碳排放量差异显著,建立在碳排放量基础上的低碳经济结构调整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碳排放量,但是容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冲击。因此,本文从产业关联的视角切入,将传统的产业影响力系数改进为产业碳排放系数,提出既可以降低碳排放,又可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1978~2011年包括能源在内的投入产出数据和岭回归方法,利用分三次产业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潜在增长率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表明,能源因素对我国潜在产出及其增长率的估计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且这种影响近年来逐步增强,将能源因素考虑进来估计潜在增长率更为合理。在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依赖性逐渐增加的背景下,能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越来越强,使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变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8年国民经济核算和就业人数的各项统计数据,建立了地区就业率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图表;借助计量经济学的最小二乘法,建立各地区就业率以及三次产值比重结构的实证模型,动态的研究了三次产业所占GDP产值比重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最终得出:地区第一产业所占GDP的比重对我国地区就业率有负影响,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对我国地区就业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择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基于1981-2007年样本数据,利用指标法实证研究三次产业的投资产出率,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三次产业产值的贡献率,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林业投资与产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1981-2009年度林业投资与林业产值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工具分析了林业投资与产业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林业投资与产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产业经济增长对林业投资存在很强的依赖性。尽管林业投资效率不高,但是林业投资的变化是引起产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刚 《市场论坛》2013,(2):13-14,35
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产业的发展和结构优化过程会出现城镇化效应。通过研究产业总产值的增长所产生的城镇化效应,以及三次产业增长和结构优化对产业总产值的影响,表明三次产业发展的城镇化效用各有不同,产业增长推动城镇化效用存在明显边际作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应把第二、三次产业同时推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8种能源消费量的数据,全面测算了2001~2010年间新疆的碳排放量,并建立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模型。研究表明:能源强度是影响新疆碳排放的负向驱动力;经济发展、结构因素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量的增长产生正向驱动,因正向驱动大于负向驱动,导致2001~2010年间新疆碳排放量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当下正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构造经济高质量增长与绿色发展共进的国内环境,将发展视角聚焦在碳中和水平上已是重中之重。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13个省级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多元回归分析、异质性分析产业协调度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产业协调度对碳排放量起抑制性作用,提高产业协调度有利于减少碳排放;(2)人力资本对环境效率的作用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和物质资本积累程度的影响,在我国产业协调度和碳排放水平关系中呈负向调节作用;(3)从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视角来看,不同规模的省市具有不同的对碳中和系统的影响因素,同一因素在不同规模的省市会造成不同性质的影响。希望本研究有助于帮助企业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18.
碳排放在产业间合理转移是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碳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投入产出理论为基础,在界定产业碳排放转出和产业碳排放转入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产业碳排放转出和碳排放转入结构分解模型,对我国2002/2005/2007/2010/2012年产业碳排放转出和碳排放转入进行结构分解,从影响效应视角提炼其动态变动特征,并提出优化产业间碳排放转移的引导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效应是产业碳排放转移减少的主要因素,中间生产技术效应和投入规模效应则是产业碳排放转移增加的主要因素,投入结构效应促进了产业碳排放转出的增加和转入的减少;碳排放强度效应对碳排放转移具有持续的减排特征,投入规模效应对碳排放转移具有持续的增强效应,中间生产技术效应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投入结构效应对产业碳排放转出具有逐年递减的态势,对产业碳排放转入具有先减少再增加再减少的波动特征;重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产业碳排放转出增加的主要部门,重制造业和能源工业是产业碳排放转入增加的主要部门,其他工业和轻制造业也促进了碳排放转出和碳排放转入的增加,但其增长效应相对少于能源工业、服务业和重制造业的主要部门;就具体产业部门而言,PPCN/EHPS/CMWI是能源产业碳排放移增加的主要产业,MSRP/GSEM/EMEM/NMMP和CI主要促进了重制造业碳排放转移的增加,PPSM/FMTP/CLII及CTI和WRT分别是轻制造业及服务业碳排放转移变动的主导产业,MMI和NMMI则是其他工业部门碳排放转移变动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不是贫困的经济,不能通过降低GDP实现碳减排,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成为低碳经济研究关注的热点。本文建立产业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指数分解模型,测度出各因素对脱钩指数变化的影响程度,并以陕西省能源产业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能源产业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总体处于弱脱钩的非理想状态,降低能源强度是陕西省能源产业未来发展低碳经济工作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政府行为视角分析了政府通过对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外商投资、产权制度四个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选取相应指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外商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有显著的推进作用,非市场化的产权制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