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娜 《中国经贸》2009,(6):146-147
我国目前实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分析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以及中国目前面对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提出目前我国选取货币政策目标的建议,并据此浅述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货币政策更适宜“中性”,正像李克强总理所说,“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但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必须考虑另一个问题,即在金融全球化、资本全球流动日中国金融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前提下,人民币作为弱势货币,它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具有不可避免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3.
李云峥 《产权导刊》2006,(11):11-13
2006年最牵动世界神经的中国经济话题有哪些?中国的外汇储备无疑是其中倍受瞩目的焦点之一。自中国在2006年2月底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之后,围绕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各类争论,就开始在国内和国际如火如荼地上演:中国的外汇储备数额是否合理?高汇储对货币政策和人民币汇率会有何影响?“金融恐怖平衡”是否真实存在?中国将如何实现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关联储和欧洲央行采取了各种措施增加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流动性过剩问题。这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调控经济流动性带来了新的挑战。此外,由于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储蓄率偏高等因素,经济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因此.如何大力回收过剩流动性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紧迫课题。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分析目前中国采取“从紧货币政策”来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年初以来,国内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呼声就不绝于耳,近几个月这种呼声愈发强烈,“前所未有”、“危在旦夕”等言辞频频见诸于各种媒体;的确,在国际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国内货币政策有所收紧、企业生产成本快速增加等多重不利因素的挤压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确实面临很大的困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一部分企业出现了停工、半停工甚至濒临破产倒闭的局面,其中不乏江南皮革、波特曼、三旗集团等一些比较知名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5,(11):51-53
人民币货币政策可以适当放松一点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10月13日在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
  当前人民币或许已经是一种准国际货币,牵一发而动全身,各国都在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化。如果人民币贬值,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跟着贬,中国大量出口产品又是以美元定价,并不会受益于汇率变化。因此,人民币贬值“对我们没有好处,对世界也没有好处”。未来几个月乃至于一年,暂时不要动汇率,如果要做文章的话,在人民币货币政策上做文章。他认为,在资本账户管好前提下,人民币货币政策可以适当放松一点,和美元收紧的货币政策形成对冲。  相似文献   

7.
霍建国 《中国经贸》2010,(23):16-18
中国顶着全球外汇储备第一的美名却面临着美元进一步贬值、人民币被迫升值的压力,内外的夹力,使得中国的外贸出口进一步受阻,就在中国加快调整外贸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同时,美国轮番“实施”了两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这自然抬高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新的“输入性的通胀”。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直是难以突破的瓶颈,2011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向来不被银行青睐的中小企业贷款更是难上加难。受货币政策紧缩、市场资金链条从紧的影响,传统的信贷融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民营企业日益增长的经营发展的资金“补血”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鉴Kouri和Porter的国际资本流动的资产组合模型,使用计量方法,考察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宏观经济变动,包括GDP增长、国际收支余额和国内净资产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外资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外资流动,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十年来美国联帮储备委员会在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成功经验,然后提出增强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几点建议。根据中国的具体现状,这些建议包括“微观”、“宏观”和“操作技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和国际合作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2002年Obstfeld和Rogoff的文章所得出的结论来分析中、美之间货币政策的问题。参考其结论货币政策的合作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双方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国内经济的稳定性会下降,由此会大大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不应该与美国进行货币政策合作。虽然与美国的货币政策合作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国的福利,但是中国货币政策会丧失独立性,由此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本国的福利。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由于今年国内外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货币政策仍需“走一步看一步”,今年第一季度是政策预调微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英国《金融时报》7月10日】孔子说,过犹不及。名义上,中国用“适度宽松”来定调去年底以来实行的货币政策。而实际上,过去半年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已经达到“空前”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DVD企业起诉“3C联盟”的案件中,固然有国际巨头的霸王条款,但中国企业置身国际专利游戏规则之外,也是“咎由自取”。  相似文献   

15.
纵观国际,美国经济因次贷危机萎靡不振,日本经济复苏乏术。欧债危机仍在持续,国际经济波动不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同样不能独善其身;回眸国内,通货膨胀的阴影还未散去,资本市场的秩序尚未明晰,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6.
深度融入国际分工对国内大循环会产生何种影响?本文综合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及WIOD数据库,在识别间接参与国际循环企业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探讨参与国际循环对企业国内循环参与行为的影响。以中国加入WTO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关税对企业国内关联的“挤出效应”超过“溢出效应”。其中,沿海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出口导向型企业、国内循环下游企业、高市场壁垒地区企业、高加成率企业、多产品企业中间品进口的“挤出效应”尤为显著。传导机制分析表明,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国内循环参与的“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国内市场关联,由于进口中间品极大提升了产出规模和产品质量,在国内市场容量有限条件下,企业会更倾向于出口。  相似文献   

17.
唐翠 《中国经贸》2011,(14):22-23
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在一系列传统宏观调控手段失效的情形下推行了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企图向金融系统注入大量的流动性。本文分析“量化宽松”的政策本质,总结了其在政策导向、实质、实施效果、潜在风险等方面与中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不同;最后分析了该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对全球的经济产生冲击和影响,特别是2012年以来,国际经济恢复速度放慢,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压力增大,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来降低金融危机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商业银行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此文是将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业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将于近期升息”,“中国将于年前升息”,“中国将在半年内升息”,“中国将在未来一年升息一二次”。对于中国未来的货币政策,虽然在时间上有所分歧,但中外经济学家和金融机构好象从来没有这样一致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通货膨胀是不是“进口的通胀”,房价下跌是否“普通家庭受到更大影响”?该文对斯蒂格利茨教授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国际价格上涨虽然会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但中国的通货膨胀有国内自身的因素,并且早于国际价格的传导;只有在购房为了投资且用去一生大部分收入和较多贷款的情况下,房价下跌才对家庭产生更大影响,但中国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