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对辽宁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辽宁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对辽宁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辽宁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流通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流通组织创新、农村流通方式创新、农村流通政策手段创新、农村流通管理体制创新.农村流通体制建设需要系统的思路和有力的组织保障,政府必须扮演好改革主体的角色,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农民共同来参与,政府要建立健全流通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农村市场主体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农村流通发展滞后的表现,包括农村消费水平偏低,农村零售业态结构单一,农村"商流"、"物流"不畅,农村流通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并指出流通业态创新是扩大农村消费的着力点,营造流通创新环境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构建我国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瓶颈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完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激活农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拉动农村消费,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突破各种瓶颈的制约,加快推进农村流通改革和创新,构建高效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必需要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加大扶持力度;科学开展流通规划,优化市场布局;大力改善基础条件,提升流通效率;重点培育市场主体,提高组织程度;积极提升流通业态,创新交易形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对辽西区域农村流通组织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辽西农村流通组织存在现代流通组织发育滞后,流通业态单一、现代流通方式缺乏,传统流通业态占主流、现代及创新型流通业态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的主要创新路径是,农产品流通组织纵向一体化、流通组织连锁化、流通业态多元化、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流通技术创新及农村流通合作组织的制度与运营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吉隆  魏静 《商业研究》2005,(14):181-183
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流通组织和服务组织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由封闭到开放的需要。单个农户和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机制,即中介缺失。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迫切呼唤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探讨农产品批发市场组织、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组织等三种不同性质流通组织的规模创新与机制创新,对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基于流通创新的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爱民 《商业时代》2012,(34):16-18
本文在回顾以往学者对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的基础上,从农村流通的角度,深入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运行机理,并以此作为指导,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流通创新不足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通过农村流通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动因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满林  王超 《商业研究》2011,(4):178-182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已不能适应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的内涵、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的动因(内部、外部)及制约因素,继而提出农产品批发商规模化、建立合作竞争关系、树立品牌意识、连锁经营将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数字经济飞速发展,农村也迎来一场数字化转型为主的重大变革。这一转型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创新,还促成了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本文以数字经济发展为背景基础,全方位分析数字化对农产品流通渠道带来的影响,并制定完善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以期将数字经济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从而为我国农产品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数字经济背景对农产品流通模式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重点从五个方面制定完善的创新策略:渠道关系创新、渠道参与主体创新、流通业态创新、流通技术/手段创新、政府政策支撑体系创新,真正有效地在网络经济背景下构建完善的农产品流通形式,以更好地促进农产品行业的良好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零售企业是深化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文章结合典型企业案例分析了零售企业构建农村连锁经营网络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密度经济是推动零售企业构建农村连锁经营网络的内生动力源泉。在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中,政府和企业需要选择科学的流通创新扩散模式,充分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密度经济力量构建高效的农村连锁经营网络。  相似文献   

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力量和独特优势。本文在分析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基础上;从组织形式创新、农村电商国家队打造、供销特色的农村物流体系构建三个方面,分析了供销合作社主导型的农村流通模式创新。最后,基于模式机制和问题导向,提出供销社参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2014,(44):298-298
一直以来,农产品流通都是商务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现代化农产品流通对繁荣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随着政府投入的不断增加,我国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硬件水平有所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来支撑。日前,我们一行到大连市瓦房店东马屯村调研。收获颇丰,我们看到,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一种创新模式,农民合作组织正在我国农村勃然兴起,而金融机构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农村合作组织与金融机构的相互融合、相互支持已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14.
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是各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多与少取决于农产品流通是否顺畅。南平市委、政府从解决农村流通工作入手,创新流通新机制,向全市114个乡镇下派了乡镇长流助理并取得成效,被福建省委、政府称为南平机制。  相似文献   

15.
徐瑞华 《现代商业》2006,(14):72-74
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是各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多与少取决于农产品流通是否顺畅.南平市委、政府从解决农村流通工作入手,创新流通新机制,向全市114个乡镇下派了乡镇长流助理并取得成效,被福建省委、政府称为南平机制.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强农村商贸市场创新与拉动农村消费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柳思维  唐红涛 《消费经济》2005,21(6):27-30,33
针对目前农村消费低迷的状况,本文从博弈和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了农村商贸市场对于农村消费的促进作用.提出应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流通业态创新、规范农村市场等四方面完善农村商贸市场。  相似文献   

17.
黄捷 《商业时代》2013,(11):37-38
农产品流通连接着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构建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对富裕农民,壮大农业,乃至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在农产品流通方面广泛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效率低、消耗大、成本高等问题,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亟待创新。为此,探索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新模式对于我国农业和农村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扩大农村地区消费需求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发展和改善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现状,使之更好地适应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商业环境,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需要创新农村流通体系与流通模式,对农村消费品流通进行顶层设计。具体来讲,在区域上,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农村划分为三类不同的地区,在不同地区采取差异化消费品流通业发展对策,采取有区别的扶持政策。在时间上,制定从现在起到2030年两阶段的农村流通业发展战略,并设计各阶段的目标、发展任务与支持措施。在发展模式上,应根据各地特点实施适合其发展需要的农村消费品流通模式。在发展思路上,应借助电子商务来促进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城乡流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与农业、农村、农民联系最紧密的部门之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近几年中坚持改革、创新、发展,不仅甩掉连续亏损11年的沉重包袱,还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兴办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发挥了供销社在农村流通的主渠道作用、农村合作组织的引领作用、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的骨干作用,为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徐瑞华 《现代商业》2006,(12X):72-74
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是各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多与少取决于农产品流通是否顺畅。南平市委、政府从解决农村流通工作入手,创新流通新机制,向全市114个乡镇下派了乡镇长流助理并取得成效,被福建省委、政府称为南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