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联想、海尔、伊利、中国移动…… 截止到目前,共有51家企业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各类合作伙伴,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奥运营销活动。 但是这些合作伙伴目前的表现对中国公众的影响如何呢?公众目前对奥运的关注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2.
面对“奥运蛋糕“的巨大诱惑,中国企业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奥运升级之路?如何借助奥运实现企业价值放大和品牌升级?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现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常不衰,有的却只能成功一时,有的企业甚至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仔细分析,其实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就是企业为其生存和发展进行的企业所需资源的争夺战。为确保企业的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有比其竞争对手更强的长期性优化配置资源能力,也就是必须要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强手如云的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那么企业如何来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在此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环节?作为目前国内电子信息名列前茅的重量级企业,联想具有核心竞争力无疑已经获得市场和公众的认可。联想在核心竞争力方面所作的探索,值得众多企业所借鉴。纵观联想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我们发现,联想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正是由于其在企业发展历程中,正确而及时地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饲料企业之一和中国西部最大的乳制品、肉食品企业,刘永好也一度成为中国首富。他怎样看待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他在2005年《北大商业评论》管理年会上提出,民营企业已经进入规范化经营阶段。新希望又是如何向规范化经营转型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曾几何时,上海是中国品牌的摇篮和诞生地。如今,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品牌,鲜有上海企业的身影。值得庆幸的是。在2008年中国十佳杰出创新企业的榜单上,一度在市场上销声匿迹的上海双鹿电器赫然在列——是谁复活了双鹿?双鹿的回归又给了我们怎样的联想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如何成为百年老店?如何使自己的企业基业长青?这是中国诸多企业家和学者研究的问题。一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寿命短,平均只有6~7年,而民营企业寿命更短,平均只有2.9年。以研究基业长青公司而著称的柯林斯可以说是研究企业“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的世界级专家。  相似文献   

7.
“联想不应该只是一家产品性公司,我们希望在未来成为一家以服务带动产品的销售公司,这要求我们从产品向服务转型。”联想总裁杨元庆说出了联想的未来战略走向。与杨的豪言壮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联想在香港股市的价格从去年最高峰的17.5港元跃到现在的3~4港元,据IDG(国际数据集团)10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联想在2001年4~6月第一财季个人电脑市场增幅为25%,只与中国个人电脑市场整体增幅相当。到7~9月第二财节,联想出货量升幅只有6.9%,远远低于整体的市场13%的增幅。这是联想首次增幅不及市场整体增幅,受2001年价格战的影响,联想家用PC的毛利率已从13.86%收缩到9.03%,商用PC的毛利率也由14.79%,收缩到13.22%。“联想的冬天不是即将来到,而是已经到来!”杨元庆毫不掩饰地说出联想的窘境。  相似文献   

8.
谈到企业管理,很多人特别是海归和海外学者都会大谈特谈欧美企业管理如何如何先进,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管理如何如何落后。中国民企管理真的不如欧美吗?如果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企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又该如何解释?如果不是,中国民企为什么总是在海归和海外学者面前不值得一提呢?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国民营企业和他们的管理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多方达电器是一家专注于三四。级市场渠道销售的家电连锁企业,由慈溪大型家电生产企业飞龙家电集团成立的。在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体温表占一线市场的今天,多方达电器却独辟蹊径,将目标锁定在农村市场。为何要做农村市场?如何深入农村市场?如何创新商业模式获取成功?为此,记者采访了飞龙家电集团董事长、多方达模式创始人王焕江,听听他的转型战略,探究企业的发展智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再次踏上快速前行的轨道,甚至有过热之说?同时世界也在用更加挑剔的眼光注视着中国企业?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如何重新审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05年5月30日,戴尔公司在美国的一名销售人员在与客户的邮件往来中,用“联想是中国政府旗下的公司,购买联想的产品将意味着给中国政府做贡献”的措辞。恶意地引导客户不采购新联想的产品。此信被中国一家媒体翻译过来,全文刊登在报纸上,由此引发了戴尔与联想之间的“邮件门”事件。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实施国际化战略、进行跨国并购,是一个发展机会,甚至是一条追赶整车企业发展步伐的捷径,同时存在着非常大的风险。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怎样抓住机会实施国际化战略、进行跨国并购?在实施国际化战略、进行跨国并购的过程中,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怎样规避风险?“罗斯事件”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有什么样的启示?业内一些人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芦议值得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重视。两年时间,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能从组蝇到形成52亿美元的销售额,似乎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信息》2006,(12):48-48
继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创造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传奇之后,近日业内又有传言称华为将成为并购西门子通信业务的最大热门买家。在如火如荼的全球并购大潮下,初涉国际并购的中国电信设备商在规模压力凸显的市场中怎样才能分得一杯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意大利都灵,冬奥会。 执掌联想大中华区不到五个月的陈绍鹏。和100多名中国工程师在冰天雪地里奋斗。作为一家中国企业,联想不仅要无条件地接受奥组委很多额外的检测,还要面对各国语言、文化的差异。“比如,意大利人的时间观念很差,2点开会,通常都3点才到。”陈绍鹏对《当代经理人》说。  相似文献   

15.
巨亏终于让克莱斯勒成为烫手山芋,中国买家被认为是收购最大热门。克莱斯勒能否继罗孚、双龙之后“嫁”入中国?假使收购成功,中国企业又该如何驾驭这台已然失意的越野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从900元起家,发展成为一家集机械制造、民爆化工、房地产开发、农业开发、资源与能源开发,旗下拥有一家上市公司、四家高新技术企业,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大企业,盾安集团21年发展历程,足以成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7.
联想DNA危机     
联想的今天是众多成长企业的明天,联想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众多成长企业即将面临的问题。毋庸置疑,联想曾经是中国最具成长性的公司,更是无数中国企业的楷模。但即便是如此优秀的企业,却也在今天遇到了成长危机。不过,联想的诸种问题是今天才有的吗?绝对不是。那些种子——我们姑且称为“基因”,早在联想成长早期便已种下,今天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和恶劣环境只是加剧了矛盾的激化而已。  相似文献   

18.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任何一家中国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在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这将是每一家中国企业所要迎接的挑战。中国手套行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厂商大多为外向型企业,为外商贴牌生产,而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产业》2009,(6):42-42
全球金融危机下,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代表性企业,联想集团成为关注焦点。联想控股总裁、CEO柳传志近日在北京表示企业应对危机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的身体怎么样能够强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的30 年是中国企业迅速成长的30 年,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更是以跨国并购走向了世界500 强,未来30 年的中国更加期待着成长出一批真正的伟大的世界级的企业。而这次全球性金融风暴似乎为这个愿景创造了机会,“海外抄底”的言论不断地刺激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神经,可以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欲望从来没有如此强烈过,可如此强烈的海外并购欲望对中国企业是喜,是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