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性问题,这不仅是对高校提出的时代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面对的新命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现实需要以及捍卫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形势所需是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考虑的现实境遇。以"三全育人"为统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提高思政课质量、做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守护等是目前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难题,应进一步改善高校思政教育环境,解决当前的问题以实现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提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叶青 《新西部(上)》2018,(12):120-121
大学生是"四个自信"教育的重要群体,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在大学生中推进"四个自信"教育的路径主要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教育形式,丰富实践活动,提升教师素质,确保"四个自信"入耳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中国梦"的提出对当代中国社会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中国梦"不仅是对党和国家以及每一个中国人提出的要求,更是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教育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对大学生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究"中国梦"的理念,探索相关教学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本文从"中国梦"提出的背景以及内涵出发,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提出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越来越难以为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学实效性正面临着严峻考验。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增强其教学实效性,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中央精神宣传的主阵地,能够及时、准确地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融入到课堂当中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重要任务.将“三个自信”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针对性研究、创新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需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学生认清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应将当代马克思主义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过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及大学生日常思想工作和学校管理服务之中,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而且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试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地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社会实践教学和网络育人环节、改革评价体系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9.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古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结晶的再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开放稳步实施发展并取得瞩目的成就,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观教育方面也面临相应的形势与挑战。文章尝试将"一带一路"倡议的丝路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并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尝试去改变,不断优化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本质,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
王东星 《理论观察》2014,(11):24-25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尤其是需要肩负实现祖国未来的当代大学生们不断的为之奋斗。高校必须从思政课教学、网络平台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基本路径进行探索,将中国梦引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践行"中国梦"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杨丽娜 《黑河学刊》2014,(11):91-92
当前,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更大的作用是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是大学生。正是由于将实践教学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极大丰富了这门课程,并真正成为引导学生"精神成人"的主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活动的展开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大举措。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充实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和提高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原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为此,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高校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富 《黑河学刊》2015,(2):89-90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中国梦",不仅是对党和国家以及每一个中国人提出的要求,更是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提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切实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引领和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从大学生实际出发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前提和关键.要做到从大学生实际出发,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根本方法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揭晓 《理论观察》2014,(7):169-170
网络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转变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构建大学生思想上的"堡垒",防止消极意识形态的侵蚀。  相似文献   

17.
杨斌  王小雪 《黑河学刊》2014,(6):114-116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的重要手段。从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并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方法、手段改革进行探索,以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充分发挥其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向红 《重庆与世界》2011,(10):51-5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分制的实施也必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本研究以学分制对高校"两课"教学的挑战为切入点,探讨学分制下"两课"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点之一,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必须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不断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和内容建设,在工作中积极探析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地新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积极践行"中国梦"融入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创网络时代育人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世界史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民族和文化等各项认同感,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应在学科体系方面加强世界史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加强世界史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效融入世界史教学和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