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94年国家对财政和税收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施了以增值税为流转税主体税种,税收征管上实行分税制的新税制。新税制的出发点和原则是着重进行结构调整建立科学的税制框架,体现税负公平,使税收成为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不同企业税负有升有降,总体水平基本不变。现在,新税制实施已一年多,总体上取得了成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增值税的基本思想1.增值税从理论上说是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纳税基础乘以比较统一的税率作为实际税负,因而是谁增值,谁收益,谁纳税;增值多,纳税多。加之税率比较统一,所以比起…  相似文献   

2.
<正> 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税体制改革的实施,使财源结构、收入结构、分配结构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将对地方财源特别是乡镇财源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分税制条件下拓展乡镇财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新任务。 一、分税制条件下乡镇财源的新特点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出台,标志着以包干为特征的分配格局的结束。自此,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税收法定主义理论为基础,将特定税制之应纳税款和构成要素视为一种条件关系,从而建构了以应纳税款为因变量、以影响"营改增"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税率和进项抵扣为自变量的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理想模型,阐明了"营改增"政策的选择性。从静态角度分析了增值税是比营业税更合理的税制,同时指出实行多档差别等级增值税税率和实行选择税一样,会产生替代效应;从动态角度分析了进项抵扣是导致税改行业纳税人税负变动的关键因素,当税改纳税人不能取得适法、足额增值税进项抵扣票证抵扣进项时,就会加重纳税人税负。综合两个方面看,当前应尽量简并增值税税率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税率替代效应,明确进项抵扣范围以减轻税改行业纳税人税负。  相似文献   

4.
增值税扩围改革对服务业行业流转税负担的影响同时包含"税率提高的增税效应"与"进项抵扣的减税效应"。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并测算增值税扩围改革影响各服务业行业流转税负变动的净效应,结果发现:不同服务业行业的税负变化情况差异较大,商务服务业等大多数行业的税负将减轻,但租赁业等部分行业的税负会加重,税改后的增值税税率水平选择与中间投入比率是影响服务业行业税负变动的主要因素。为了优化服务业发展的税收环境,使增值税扩围改革有助于减轻服务业的流转税负,应根据税负平衡点审慎选择服务业行业税改后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当前制定的租赁业、交通运输业的试点税率水平偏高,有必要予以降低。  相似文献   

5.
寇恩惠  刘柏惠  张醒 《经济研究》2021,56(10):105-121
增值税的流转税性质和特殊计税方式带来了复杂的税负转嫁问题,会从效率和分配两个方面导致改革效果偏离预期.本文基于2009年采矿业增值税税率改革的自然实验,建立福利分析框架,尝试从转嫁方向、转嫁比例、转嫁时间等维度刻画增值税税负转嫁的过程和特点.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改革导致的税负变化由下游企业(消费者)、企业所有者、企业员工和中间投入供应商四方分担,改革当期的分担比例分别为53.518%、9.953%、0.165%和36.364%,扩展到中期,税负几乎全部转移给下游企业(消费者),负担比例达到77.449%.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竞争性矿产行业,垄断性矿产行业的企业所有者更有能力在短期通过向其他三方增加转嫁而减少利润损失;下游企业虽是主要负税人,但同时能因税率改革增加进项抵扣,实际并未受损.上述结果表明,增值税税负会随转嫁时间、市场力量不同而在多个负税人之间以不同的比例分配,通过多个渠道刺激经济、影响分配,制定改革策略时应充分考虑税负转嫁的影响.本文结论有助于深入认识增值税运行规律,增强税制改革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6.
<正> 1994年,我国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胜利,因此,回顾总结过去一年财税体制特别是推行分税制规模增值税方面的经验教训对深化九五年的财税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1994年推行增值税遇到的主要问题 1、价格不到位,税负难于转嫁,影响税金的实现。实行新税制后,征收增值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价外税。按规定企业增加的税负应转嫁到用户身上,但由于用户对改征增值税后的产品定价有争议,用  相似文献   

7.
一、物资流通企业税负上升 1.与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税种对物资流通企业的影响。 一是增值税。新的增值税设置三档税率,即17%、13%和零税率。物资流通企业由原来征收批发环节营业税和零售环节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不分批发零售,一律执行适应税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3—2018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从税种差异视角分析了增值税有效税率与企业所得税有效税率变化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有效税率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税负转嫁能力。具体而言,在经济上行期或税负转嫁能力较强的企业中,增值税有效税率降低促进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所得税有效税率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始终为显著负相关关系。所得税有效税率的降低可以通过增强企业内外部融资能力来促进其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特别是当企业债务风险相对较低时,所得税有效税率下降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正向影响效果会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上升而增大。本文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不同税种的税负变化对企业投资产生差异化影响,进而为减税助力企业投资提供了新的微观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巨大的成绩,并且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在发展中也遇到不少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优惠政策的问题。新税制出台后,乡镇企业原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已近消失,外向型乡镇企业不能继续享受税收优惠,对外竞争能力有所削弱。此外,新税制对乡镇“三资”企业进口原辅材料再出口实行先征后退税的办法,对乡镇“三资”企业在国内采购原辅材料生产产品出口,必须先征收17%增值税,到一定时期累计后才予退税。实行这种办法后带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税种结构中,最重要的两种流转税税种是增值税和营业税。2009年国家实行增值税税收改革,由生产性消费税过渡到消费型增值税,避免了重复征税。“营改增”的此次试点,增值税税率新增加了6%和11%两个较低税率,同时,对于不满足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和个人征收3%的增值税税率。“营改增”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税收负担带来了深远的变化。另外,税收的一系列改革和调整措施对全球经济危机起了有力的防御作用,保障了我国经济较快平稳地发展。“营改增”是我国积极顺应时代变化,进行经济改革的重要体现,实现了现代税制与现代国家相一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一、克服重复征税,逐步将“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现行增值税为“生产型”,对计入生产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仍然重复课征增值税,不仅使增值税道道征税,环环扣税,不重复纳税的机制打了折扣,也使得不同产业的商品因原产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而税负迥异。资本有机构成越高,税负越重,反之,则税负越轻。不仅如此,现行增值税对进口产品征收17%的税率也明显不利于我国产品与进口产品公开竞争,如果进口产品在原产国按消费型增值税制抵扣进项税,在进入我国市场后只承担17%的增值税率,而我国由于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制,国内企业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正1.调整增值税税率,实行彻底的消费型增值税。为有效彻底解决"营改增"后部分企业税负不降反增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重新调整增值税税率,包括基本税率和低税率。我国在征收消费税的前提下设置17%的基本税率偏高,建议在科学测算税负水平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基本税率,同时与国际比较,我国13%的低税率也略显偏高(丹麦低税率为5%,德国为4%和8%,卢森堡为6%,挪威为3%和7%,法国为2.1%或者5.5%),建议将增值税低税率  相似文献   

13.
正一是税率设置有待调整。"营改增"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有17%、13%、11%、6%、零税率、免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为3%。国外的增值税税率基本上设置为标准税率、低税率、零税率或是免税,相比而言我国的增值税税率档次较多,不利于税负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发挥,应适当调整与归并。如现代服务业中,"营改增"后税率提高最多的是有形动产租赁业,由营业税税率5%升至增值税税率17%。虽然国家规定  相似文献   

14.
新税制作为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它对统一税法,公平税负,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实施半年以来,其短暂冲击已经过去,目前吉林省市场活跃,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随着税制改革的逐步完善,其对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已越来越显著。一、吉林省工业税负的变化状况实行新税制,吉林省工业总体税负有所增加,税率销有上升。年初有关部门按1993年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新税制进行匡算,全省流转税增加8.6亿元,扣除减少的所得税和"两金"的税费约4.6亿元,全省净增税负约4亿元;加上取消各种扶持性减免税照顾,全省企业总体税负增加更多。事实上,今年1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税收制度是增值税与营业税并行,造成税负不均衡,建筑业“营改增”势在必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财税[2011]110号)拟将建筑业营业税改征为增值税,税率为11%。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目的是为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使增值税形成一条完整的价值链,降低企业税收成本,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企业发展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1994年税制改革的回顾 1994年税收制度改革是在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当时,我国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按照市场经济对税收制度的要求,实现初步同国际接轨、淡化原税制的计划经济痕迹。改革的主要内容为:在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上,统一实行规范的增值税,从而形成新的流转税;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继续实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修订并统一实行新的个人所得税;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到全部矿产品,新开征土地增值税,取消合并部分税种,将屠宰税、筵席税的征收权下放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62家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际测算,估算"营改增"前后交通运输业实际税负变化情况。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营改增"前后交通运输业实际税负变化不明显,税负前后基本持平。为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业增值税政策,应进一步落实企业实际税负测算工作;明确增值税抵扣政策,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统一物流环节增值税税率;提高增值税税务处理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8.
郝其荣 《时代经贸》2020,(11):74-76
2019年4月,国务院实施大幅度增值税减税政策,降低16%、10%两档税率。由于增值税属于流转税,增值税税率变化可以通过税负转嫁的 方式传导至销售价格,必将直接影响总体物价水平,从而对制定执行货币政策构成挑战。本文在分析增值税税率变化对价格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通过 分解CPI篮子构成,测算税率下调对CPI的短期冲击,同时构建VAR模型探讨CPI对于增值税减税冲击的时滞效应。  相似文献   

19.
对新税制的若干思考刘连环1994年我国对工商税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克服了原工商税制税种重叠、税率复杂、税负不平的弊病,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税制新格局。从新税制实施一年多来的情况看,已实现了新旧税制的平稳过渡,税收收入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据统计...  相似文献   

20.
近期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税制改革使得涉税多样化的物流企业税负加重。也为物流企业提供了纳税筹划空间。因此合理避税,进行纳税筹划成为物流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物流企业应关注时事,及时根据相关变化,调整原有纳税思路,进行必要的纳税筹划。文章首先阐述了营改增背景下物流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意义,分析了营改增税制改革对物流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影响,然后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了在营改增的大势所趋下,物流企业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的策略方法,目的是切实减轻物流企业增值税负担,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