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一、审计谨慎性的涵义 我国独立审计中,虽然较多应用谨慎性原则,但《独立审计准则》对审计谨慎性并未给出明确的解释。其内容也未清晰的界定,理论界对其专门研究也十分鲜见。笔者认为,在界定审计谨慎性的定义时,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谨慎性原则首先是一种执业态度 职业谨慎是一种精神状态,是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道德。从前述《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一般准则的第三款规定  相似文献   

2.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审计失败的成因之一: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错弊1.注册会计师未能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实施必要的合理的审计程序。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只要注册会计师严格遵循各项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执业时保持认真与谨慎态度,一般会对于客户重大的错报或漏报有所觉察,至少对于特别重大的错报或漏报会有所警觉,而不至于酿成重大的审计失败。因此,注册会计师一定要理解并掌握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并在执业时严格遵守,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审计收费的意义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个以盈利为目的的行业,注册会计师作为理性经济人,注定要把收费作为自己执业的目的之一,收费的多寡不仅影响了被审计单位的选择,更加影响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谨慎性以及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胡嘉将 《审计月刊》2006,(12):34-35
正当怀疑是审计的一项基本假设。从麋种意义上说,注册会计师审计就是寻找并确认会计报表各项目有无错误及错误重要性的过程。注册会计师对会计错误的关注是其职责所在。为了发现会计错误。注册会计师应在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的基础上,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于审计中发现的会计错误,必须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有关要求,进行相应的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职业谨慎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职业谨慎的主要内容是职业怀疑态度,同时探讨了职业谨慎的界限,对注册会计师如何保持适度的谨慎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6.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社会期望差 从注册会计师角度来说,只要在审计过程中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执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搜集了必要的审计证据,即使出具了存在“一般过失”的审计报告,也不应视为“审计失败”。  相似文献   

7.
结合近几年社会审计工作中的实践,笔者深深感到,注册会计师在承担业务时,除了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准、执业道德,要保持应有的执业谨慎外,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组矛盾关系,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执业质量,规避执业风险。1.审计准则与有关法律的关系独立审计准则与有关法律、法规有一定的差别,在一部分案件涉诉过程中,由此而引发的一些争议。独立审计准则是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核心。只要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是以发表审计报告为目的,就必须遵守审计准则。法律是用来规范社…  相似文献   

8.
社会中介机构执业质量抽查结果表明,其执业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没有高度的风险意识和缺乏应有的职业判断力,仅仅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执业质量是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生命线,其问题有:1、审计业务约定书方面。个别内容填写不完整,如某所没有委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不断增加,审计人员应有的职业谨慎、职业道德成为法律关注的焦点,审计职业界进入了一个“诉讼爆炸”的时代,注册会计师职业逐渐成为一项高风险的专门职业。因为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生过失将会导致数以万计的人蒙受损失,其中包括许多投资者、债权人、消费者、雇员、政府有关部门等所有关心企业的人士。因此审计风险问题,不仅影响到审计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独立审计事业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审计职业界密切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乔鹏程 《财会月刊》2020,(1):99-104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受到证监会暂停承接新业务处罚事件,值得瑞华和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对职业谨慎性进行深刻反思。分析表明:以瑞华为代表的国内所因内部管理效率较低和职业谨慎性不足等问题使处罚事件发生成为必然;审计职业谨慎性丧失和不当压缩审计投入是根本原因,深层原因包括审计环境的群体性浮躁、政府监管趋严、资本市场中各方利益困境、合并后的暂时困难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波特模型的审计市场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灵魂,缺乏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审计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本文运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工具——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了我国审计市场结构,探讨了审计市场竞争状况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韩友涛 《价值工程》2007,26(6):149-151
公司欺诈是导致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从分析公司欺诈的涵义着手,阐明了公司欺诈的特殊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吴粒  张璐 《价值工程》2004,24(2):79-81
采用审计轮换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但我国应采用哪种轮换一直处于热烈探讨中。审计轮换制分为事务所轮换和注册会计师轮换两种。本文首先讨论了两种审计轮换制的优缺点,在深入分析我国审计外部大环境后,提出当前我国仍处于特殊的经济转轨时期,执业环境不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应采用相对较严厉的事务所轮换制才能真正发挥审计轮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依法行政的一项基础性机制。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机制的现实缺陷主要包括立法层次较低,独立性严重缺失;审计标准不规范;执业人员素质偏低;事后处理难;其机制创新在于加快法制化建设进程,建立合理可行的审计规范体系;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专门化人才;客观和公正使用审计成果,努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功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注册会计师(CPA)行业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公众对于CPA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否具有可信性已产生极大的怀疑。针对CPA诚信危机这一现象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6.
提高独立审计质量是审计职业界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审计技术角度,从审计实践中的职业谨慎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冲突入手,通过对其协调,提出了审计实践中提高审计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新规定在界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民事责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本文试图从该规定在提高执业准则法律地位的变化入手,介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民事责任对象、性质等方面的若干变化,并提出执行新规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贵平 《价值工程》2012,31(34):235-236
审计学课程是高职高专会计审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等专业的主要专业技术课程,这类专业尽管审计类课程设置名称、门类存在差异,但均涵盖审计基础知识与财务审计实务知识两大部分内容,是从事审计岗位工作必须具备的审计实务技能基础。由于审计职业或岗位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应用性与综合性特点,使得审计教学难教难学,较难把握审计课程教学的尺度。因此,要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保障其教学质量,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适当的教学构架体系。本研究旨在从审计课程教学角度对如何明确教学目标定位、进而构建相应的审计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供同行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外会计舞弊及审计失败案件频频出现,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投资者依据会计报表分析进行投资决策时,除了关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外,还可以通过分析会计报表项目间勾稽关系、财务比率、会计调整、资产及盈利质量以及会计信息与其他信息是否存在重大不一致等方法,来判断公司管理当局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程度,从而主动规避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考察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和组织形式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通过对2005年度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回归模型对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尤其是事务所规模和组织形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凭借专业服务和品牌,大规模和合资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服务收取了更高的费用。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在决定审计收费时也考虑了风险、上市公司规模以及审计复杂程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