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专利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面临世界贸易组织和新经济的来临 ,如何设计出一个有效的专利制度来鼓励技术创新和转化成为我国目前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对个人的专利行为和我国目前以专利法为主体的专利制度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并且在此基础上 ,提出并论证了几点对专利制度进行创新的建议 ,以便为我国的技术创新和转化提供一个更完善的制度背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科技进步的发展,专利保护作为鼓励和保护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产权基本法律制度之一,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专利制度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有效的动力,使得专利权人在市场上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相似文献   

3.
专利制度由激励技术创新伊始,同时也推动和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进步、信息的共享和经济的发展。随之伴随的是专利带来的技术创新的阻碍作用。专利制度的被利用甚至滥用也同时带来了大量的问题专利以及专利丛林、专利阻滞等现象。文章从专利两面性的独特视角着重分析了专利制度的正面和负面作用,并着重侧重后者,对专利在刺激技术创新的同时,同时阻滞技术创新的悖论进行了深入分析思考。对专利丛林、专利阻滞等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最后,对专利制度进行再反思和再认识。  相似文献   

4.
专利制度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技术创新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专利制度的驱动和保障作用,本文想要作简要探讨,以期企业界能进一步强化专利意识,充分运用专利战略,促进技术创新工程的顺利实施。1.专利制度与技术创新内在联系的探讨技术创新是指新技术(包括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其商业化应用有关的经济技术活动。并具有三个基本特点:(1)强调市场实现程度和获得商业利益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2)强调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3)强调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使科技成果向生产…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技术竞争,归根到底是专利权的竞争,列举了由于缺乏专利保护意识,我国在对外科技贸易中吃亏上当的实例,进而论述了专利制度在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资源配置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产权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经济学的角度,从7个方面论述了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7.
专利制度已成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可缺少的法律制度,尤其面对世界自由贸易的推进和迎面而来的我国进入WTO,专利制度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则是高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否则就难以生存。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必须要尽快地、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从宏观角度看,鼓励技术创新,最根本的是我们国家要建立一种机制和一种制度,为技术创新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国外几百年专利制度的历史和国内十几年的实践以及有关理论研究都表明,专利制度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竞争,推动和保护技术创新的长期稳定起作用的强有力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专利制度对高新技术发展起了那些作用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不容忽视专利制度对高新技术开发、创新、保护和产业化等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了专利制度激励了高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它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火车头 ,并给发明者鼓励创新活动的引擎。人们利用专利信息可以对高新技术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从而寻找新的技术突破口 ,选择研发目标 ,订出最好方案 ,谋求最大的效益。利用专利信息使我们的高技术研发工作从高起点起步 ,避免过去低水平重复研究。·有了专利制度可使技术资本化 ,形成了无形资产具有国际公认的价值。不仅如此还使技术受…  相似文献   

10.
最优专利制度实证研究在国内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用中国时间序列数据(1989-2003年)和动态面板数据(1995-2003年)检验我国两次专利法改革引致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发现以产权变革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专利法修改,显著促进了企业发明创新的边际产出,并推动了高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国有企业对于我国创新产出的贡献率很小,外资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专利制度具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专利制度与技术创新的法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从专利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双重关系入手,采用法经济学方法,对专利制度在“专有”属性下的功能与“利”的配置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实现技术创新,设计最佳专利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牛姗姗 《经济论坛》2005,(24):132-133
1474年3月威尼斯共和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目前全球大约有175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起了专利制度。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到来,加强专利保护、有效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潮流的核心。发达国家把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源泉,并在专利法国际协调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全球统一的专利制度。  相似文献   

13.
以专利制度为例对中日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国的专利制度由于在历史背景、历史演进、政策取向、法律条文方面存在差异性,因而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不同。我国正处于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创新路径演化的过程中,应借鉴日本经验,从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取向、创新网络的特点、加强研发投入与实施国际化战略几方面进行制度改进,促进知识产权政策对创新的激励效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加之我国专利制度改革滞后,导致外国在华专利的申请动机开始转变,其专利战略已从技术转移转变为垄断市场,从保护重大技术转变为构筑竞争优势,同时不断减少在华核心技术专利,而与国内企业的专利纠纷日益增多。当前,我国的专利制度不仅不利于原始创新、基础创新的发展,而且在企业构筑竞争优势方面反而对外国企业更加有利,亟待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的激励:—谈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知哪位哲人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源泉和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市场经济和国家发展需要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积极活跃却有赖于激励机制.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对推动和活跃企业和产业创新发展,进而推动一国的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创新扩散相关理论,对我国知识产权法第四次全面修订进行考察,探讨与创新扩散密切相关的专利制度与著作权制度修订的具体内容,分析其中尚未遵循技术创新扩散规律的情形,并提出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创新扩散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特别是国防专利制度面临新一轮改革。自主创新环境、激励相容的运用实施机制和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创新驱动发展对国防专利制度的内在要求。现有国防专利制度尚不能完全满足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创新驱动发展下国防专利制度面临权利归属不清、运用实施不畅、管理水平不适应等问题,必须提高国防专利创造的质量和水平,加大对国防专利运用实施的激励强度,提升国防专利管理的能力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国防知识产权制度变革的内在要求,发挥国防专利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复杂的经济形态,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应用,与其他经济形态相比,它对改过去那种资源、资本的总量和增量决定模式,更加强调创新的作用,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弥补资源和资本上的不足。技术创新在知识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企业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国际竞争在相当程度上是凭借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实力来决定成败的。从本质而言,争夺世界市场的并不是国家,而是企业。国际竞争的成败在于一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否有效,一国国际竞争力增强的过程,正…  相似文献   

19.
试论制约我国高校专利工作发展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恒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12):114-116
进入21世纪,我国大力开展技术创新,高校专利工作是专利制度与高校技术创新相互结合的产物。通过分析制约高校专利工作发展的因素,建立影响因素模型,为新时期高校专利工作促进技术创新、寻求发展对策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创新风险、创新环境与三维最优专利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已有研究方法和成果,引入创新风险、创新环境,从专利长度、专利宽度和专利高度3个维度探讨持续创新中最优专利制度的设定,最后结合实际提出模型的应用。通过分析发现:最优专利制度是一种动态的制度而不是静态的制度;新兴行业的专利制度组合方向为长期限、宽范围和高距离;最优专利制度必须合理融合专利长度、专利宽度和专利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