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勇翔 《新财经》2005,(2):12-12
在国内并购市场还没有成熟的今天,中国企业到海外市场去并购,其中蕴藏了很大的凶险。贵刊2005年1期的封面文章《海外并购没有浪漫曲》,就勾勒出一幅近几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图景。  相似文献   

2.
2009年,当海外企业仍在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下苦苦挣扎时,资金相对充裕的中国企业已经迅速在全球范围展开一系列大规模收购活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为冷清的全球并购市场增添一丝暖意。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企业共完成38起海外并购交易,同比增长26.7%;其中披露价格的30起并购事件总金额达到1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90.1%。中国企业活跃的海外并购活动,已成为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独步全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3.
俞锋  陈柠  沈宏斌 《浙江经济》2013,(22):52-52
浙江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驱动,缘自国内市场饱和、生产要素成本飙升所催生的“天花板”突破理念。据调查所得,浙江参与海外并购中有42.5%的企业成立年限在11年到20年,国内市场被挤占,企业发展出现瓶颈。浙江企业的跨国并购与第五次海外并购“强强联合”的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司在海外并购中日趋成熟,融资策略得到了多样化的选择和综合应用。 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全球市场的资源配置,寻求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根据普华永道今年1月底发布的《2012年中国企业并购回顾与2013年前瞻》报告,中国大陆企业近五年来海外并购规模急剧扩大,并有明显上升趋势。2012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披露金额bt2011年增加了54%,达到了创纪录的652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中国集体经济》2005,(3):16-16
据报道.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了一连串“大手笔”并购行动,让国内不少媒体欢呼不已。关于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并购时代”、“掀起海外并购高潮”等字眼,频频见诸报端。然而专家指出.中国企业仅初步具备了实施海外并购的部分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尤其是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发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就给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遏。许多企业都借此机会通过对海外企业的并购实现了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第一步。但是。海外并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许多中国企业在没有国际并购的经验的情况下就贸然行动.不了解国家政策就轻举妄动.缺乏对于市场的评估就采取行动,这无疑为以后的发展留下了不可忽视的隐患,也导致了许多并购并不能实现当初预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行了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褒贬不一,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证券市场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持什么态度?本文通过经典的CAPM模型估算出并购前后公司股票能否获得超额收益率,进而分析市场(投资者)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反应。实证的数据表明,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基本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在并购发生时,这些股票表现低迷,与并购前比较,其超额收益为负。在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作者这一问题的看法,以及对企业海外并购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馗  高天惠  胡峰 《亚太经济》2022,(1):93-101
从并购动因和并购影响两方面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结果表明:就并购动因而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表现出明显的市场寻求、资源寻求以及战略资产寻求特征;从并购对于目标企业的影响来看,在中国企业并购之后目标企业员工平均薪酬有所上升。进一步地,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美国企业进行对比发现:在市场寻求和资源寻求方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美国企业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并购之后,中国企业对于目标企业多个维度的财务指标并未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与美国企业不同的是,中国企业更注重目标企业专利而较少关注其财务表现。  相似文献   

9.
11月20日,汇丰全球矿业指数为504.46,回落至2009年11月的水平。伦敦、多伦多等海外证券交易市场上,矿业板块上市公司的股价再现新低。中国矿企是否会再度出手,抄底海外?11月3日—6日,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召开。中国矿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放缓了海外矿业并购的步伐。"现在,中国企业家海外投资显得更加理性。"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陈先达说。  相似文献   

10.
李艳菊 《中国经贸》2011,(14):115-115
并购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手段之一,也是捷径之一。托宾Q理论认为,当公司市场价值小于公司重置价值即Q小于1时,并购企业比新建一个公司成本要低,应当进行并购。并购有利于获得目标公司的品牌、资源、市场、技术等,有利于增强竞争力,进入新的行业。并购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整合成功的关键在于文化整合的成功。企业文化的整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企业的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11.
1979年,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公司同日本东京九一商事株式会社合资在东京开办了”京和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中国对外开放以来第一家海外合资企业,标志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开始。时下,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提出了以185亿美元收购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除此之外,至少有上百个大型海外并购项目在酝酿、谈判之中。一个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时代就这样潮水般的涌来。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过后,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将眼光投放到了国际市场,实现对海外企业的跨国并购.完成自己生产技术的升级或品牌、营销渠道的扩张。文章分析了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民企海外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旨在从政府.中外市场环境等宏观层面与民企自身微观层面的角度阐释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民企海外并购的机遇和所面临的风险,并针对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利用此次危机中所展现的机会,促使海外并购成功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产业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国内上市公司并购海外公司案例数量逐年增多。本文首先介绍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系列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家电产业、装备工业、能源产业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出发,以产业视角分析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机。最后通过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提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时机及产业发展程度不同,海外收购模式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观点选登     
《上海国资》2006,(11):8-8
创纪录的中国并购年中国的并购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有必要也有能力开展海外并购活动。外国公司正全力在前景看好的中国市场拓展业务,对中国国内的投资也在加速。中国目前是亚太地区继日本和澳大利亚之后第三大并购市场。  相似文献   

15.
夏芳 《浙江工商》2009,(7):29-29
近些年来,中国本土企业并购大戏频频,各行业的并购活跃度都大大增加,海外并购市场中也常现中国企业身影。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并购整合更是成为政府和企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最近,随着金融危机触底,中国企业到海外收购的热潮又悄然升级。汤森路透集团的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全球跨境并购规模同比下降36%,并购收益下降了60%,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今年海外收购总额同比增加40%.涉及金额达到218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自2014年以来逐步加快,在2016年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成为境外并购热潮的主力军,实力不容小觑。在资本全球化的今天,万达集团作为本土民营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方式扩大海外市场,在提高企业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使中国优秀文化得以传播。但是海外并购也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资产整合、企业估值、营运和政策等风险。万达集团作为我国一大民营企业,深入分析其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面临的挑战,可以为我国未来民营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好时机。2013年全球并购交易总额22151亿美元,比2012年的22888亿美元下降3.2%。但中国内地及香港并购市场全年并购交易总值达1857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21.8%。2013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夏季达沃斯年会期间表示,中国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走出去,政府也将进一步放宽企业走出去的条件限制,减少审批,减少对那些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海外投资的审批事项,或是放宽审批额度。为了抓住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好时机,对金融业应积极扶持中资企业加快走出去和企业如何搞好海外并购和投资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企业逐步实施"走出去"战略,近年来由于受矿产资源缺乏等多种因素的倒逼压力的影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和并购金额快速上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并且表现出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点。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方案的实施遭遇各种困难和障碍。譬如:跨国并购经验、对国际资本市场的了解、外国政府干预、并购后的有效整合、政府有效监管等等都是造成海外并购失败的基本成因,本文就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基本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观点选登     
创纪录的中国并购年中国的并购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有必要也有能力开展海外并购活动。外国公司正全力在前景看好的中国市场拓展业务,对中国国内的投资也在加速。中国目前是亚太地区继日本和澳大利亚之后第三大并购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