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险收益对应论与中国证券市场非流动溢价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风险收益对应论的思想,提出了证券市场流动性测度的统一指数,估计了我国证券市场的非流动性溢价。提出了综合风险收益率的概念。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本文设计的流动性指数的测算是可接受的,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同时,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着高额非流动溢价。股票市场上的超额收益并不能单纯由市场的风险溢价来解释。在资产定价时,考虑资产的流动性因素或非流动溢价因素与考虑资产的风险溢价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股票流动性溢价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春华  刘堂福 《特区经济》2005,(12):337-338
Amihud和Mendelson(1986)(下文省略为A—M)从交易的微观成本出发,推导出预期收益与买卖价差的关系模型,开创性地提出流动性溢价(Liquidity Premium)理论,即资产的流动性是资产定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流动性低的资产其预期收益高,而流动性高的资产其预期收益低。在文章中,他们认为资产的流动性反映在立即执行交易的成本中,而交易成本的一个重要成分是买卖价差(bid—ask spread);买卖价差包含执行交易时卖方让步的折价和买方支付的溢价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论文利用中国市场上特有的不允许卖空股票的制度,来实证检验“限制对j中”风险对于权证定价的影响。研究将中国权证市场的定价偏离分解为流动性溢价和动量性溢价(折价)。其中动量性溢价(折价)是市场泡沫的一种体现。研究爱现在权证泡沫出现期间,权证的换手率增高。另外,如果允许卖空,投资者将可以通过套利获取无风险收益。  相似文献   

4.
梁莹  袁毅贤 《特区经济》2007,(2):109-111
本文通过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利用消费与个人财富弹性、股票收益与消费增长协方差以及股权溢价来计算中国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认为中国证券市场明显存在股权溢价之迷,股票收益与消费增长还呈现出与理论不符的负相关关系,这从侧面证明中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用传导机制并不畅通,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中国缺乏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流动性风险与资产定价:来自中国股市的证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孔东民 《南方经济》2006,2(3):91-107
LCAPM(基于流动性风险的CAPM模型)是Acharya和Pedersen(2005,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提出的.它将流动性风险可能影响资产价格的多种方式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本文利用LCAPM对中国股市进行检验.在该模型中,证券的收益依赖于它的期望流动性及其与收益(包括个股与市场收益)之间的协方差。检验结果发现,我国股市的风险升水在大盘升降区间体现了不同的特征:无论在总区间还是分时段,LCAPM都能更好的拟合资产收益;在控制公司规模之后,效果依然稳健。这说明流动性在我国股市的资产定价上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流动性风险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行为金融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洁的流动性风险均衡模型。本文将流动性因素纳入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流动性风险调整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利用欧拉方程确定了模型均衡价格。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本文揭示了买卖差价、交易频率和市场效率等因素以流动性偏好形式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机理。在连续双向拍卖交易机制下,本文利用仿真检验了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结果能够解释股票溢价等金融异象。  相似文献   

7.
收入和流动性风险约束下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秀红  戴光辉 《南方经济》2007,86(10):58-69
本文采用SCF数据,运用TOBIT模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收入风险和流动性约束对投资者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之后,收入风险的增加会使得投资者降低对风险资产的需求.预期未来流动性的约束也减少投资者的风险资产投资比例。接着本文采用分类回归及将风险资产投资比例概念由狭义转变为广义,得到的结论都和前面的研究一致。最后.本文采用迭代LAD回归技术所得到的结果也证明了本模型的结论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8.
股权风险溢价ERP(equity risk prem ium)是指市场投资组合或具有市场平均风险的股票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的差额。从这个定义可看出:一是市场平均股票收益率是投资者在市场参与投资活动的预期“门槛”,若当期收益率低于平均收益时,理性投资者会放弃它而选择更高收益的投资;二是市场平均收益率是一种事前的预期收益率,这意味着事前预期与事后值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者参与投资活动的机会成本也随之变化,他们所预期的市场收益率和真实的无风险资产也就难以确定,因此造成事前的ERP难以估算。在对ERP估算上,人们通常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证券市场风险——收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即CAPM模型的原理,运用时间序列与横截面的最小二乘法的线性二乘法的线性回归方法,构造相应的模型,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与收益特征进行了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所揭示的风险收益关系在中国股市中并不显著,系统性风险与股票的预期收益存在着非线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引入套利者基于风险厌恶的资产配置决策.本文对Shleifer和Vishny(1997)的业绩约束的有限套利(PBA)模型作了扩展。本文的理论模型表明业绩约束的套利者的套利能力所受到的限制远超过SV模型的推断。业绩约束的有限套利从两个角度对套利者的套利能力做了限制:业绩不佳,既使得最终投资者减少对套利者的投资资金。也导致套利者预留更多的现金来满足流动性需求,从而套利者可运用到风险资产上的套利资源减少。利用中国开放式基金数据.本文对这个拓展模型做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套利者在实际投资中存在着基于风险厌恶的资产配置决策,业绩约束的套利者的套利能力的限制是现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熊迟 《老区建设》2009,(14):23-24
资产组合理论主要是针对化解投资风险的可能性提出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是多元化投资组合的最佳比喻,而这已成为现代投资领域中的一条真理。文章从股票组合投资入手,分析收益和风险的关系,得出投资者是根据自己对收益和方差(风险)的偏好,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证券组合。  相似文献   

12.
罗登跃 《山东经济》2010,26(2):41-48
资产定价是金融学的核心任务之一,而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在解释不完美的现实金融市场时遇到了困难。将流动性等微观结构因素融入资产定价模型已成为当今金融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流动性水平和流动性风险两个方面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关系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我国在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关系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将流动性因素融入资产定价模型,建立具有广泛解释性和充分简单性的新资产定价模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3.
李挺  武勇  万君 《特区经济》2005,(5):122-123
Mehra与Prescott在1985年发表了经典文献《股权风险溢价,一个谜》,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股权风险溢价研究与争论高潮。所谓股权风险溢价之迷,就是历史上股票回报率为何长期大幅度超过无风险资产利率。对股权风险溢价的研究是商业价值评估理论中的基础性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为股权风险溢价是大多数估计现值贴现率模型中的主要变量。例如: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②套利定价模型(APT);③内建模型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资本市场股权风险溢价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股权风险溢价研究的基础上 ,从投资者的角度 ,构建了中国A股市场投资指数 ,测算中国股票市场近 8年来的风险溢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周期选择、交易成本、股本规模对股权风险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的周期下股权溢价水平大不相同 ;同时 ,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成本很高 ,忽略交易成本会大大高估溢价水平 ;在市场内部 ,经验分析结果显示股本规模与风险溢价负相关 ,小盘股的风险溢价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会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得预期收益和收回投资成本,而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是造成这一风险发生的内在根本原因。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多元性使得投资主体与单一载体之间存在收益分配的矛盾风险,人力资本载体的自主能动性会造成使用风险,人力资本流动性低更会造成人力资本资产的转移风险和买方讹诈风险。未来防范和化解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必须在产权制度、激励机制、投资方式、退出机制和保障体系等方面作出适当变革。  相似文献   

16.
潘丽  王鹤 《中国经贸》2014,(5):111-11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通过简单的线性关系模型阐述了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与预期风险之间存在的关系,即认为一个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衡量该资产风险的一个尺度β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本文通过选取单个股票青岛啤酒A股(600600)的时间序列数据分进行回归分析,得到β值,进而验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比青岛啤酒净资产收益率,研究其对股票投资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股市波动之谜"自Campbell提出之后,尽管已有大量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释,Reitz和Barro将罕见灾难引入资产定价模型,较好地解释了高股权溢价和股市波动之谜。相对于我国低红利、无风险利率波动率及平滑的消费增长,我国股市表现出高波动性,本文首先基于非线性对数框架验证我国的确存在"股市波动之谜",将广义期望效用函数和时变罕见灾难风险引入无套利资产定价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我国现实数据的股市高波动性,尤其股市熊市时灾难模型更能体现灾难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从而影响资产价格波动,并且验证了灾难视角下股利价格比可以有效预测股票超额收益,这为今后解决股票、债券、期权等更多金融资产定价和价格波动之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和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8.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下)--协整和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对波动率建模  对资产收益率进行建模是许多金融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投资组合选择理论试图通过收益率的方差和协方差函数来求得最优组合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和其他资产定价模型考虑投资者承受的系统性风险是如何得到补偿的 ;而B -S公式则是对期权和其他关于标的资产波动率的衍生工具进行定价。另外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还应用VAR模型来评估他们的头寸风险。为了达到所有上述这些目的 ,对波动率或者说是资产收益的协方差结构进行建模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金融经济学家很早就知道收益波动率具有集聚效应 ,许多资产收益的…  相似文献   

19.
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企业贷款资产经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企业贷款资产中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割与重组,进而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它是在已有的信用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上属于存量资产的证券化,其实质是融资者将被证券化的企业贷款资产的未来现金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  相似文献   

20.
收益率是衡量股票价格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创业板上的701只股票2017年的财务数据,将换手率作为解释变量,选择流通市值、流通股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控制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其对个股收益率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流动性溢价、规模效应。最后,基于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