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这样形容、江南"多山多水多才俊",而北方则是"一山一水一圣人"。这"一山"指的便是位于山东泰安的五岳之首——东岳泰山。文人眼中的泰山是这样的:"经得住看的山很多,经得住读、经得住写、经得住说的山,当推泰山第一。有的山也许比泰山更好看,却绝没有泰山这样的威仪,这样的尊贵,这样的至高无上。"(蒋子龙《文化泰山》)  相似文献   

2.
追寻"国山"一书周郢说,上世纪80年代,当时泰安学界前辈马铭初先生向他提起过一本题为"泰山国山"的书。虽然周郢经常搜集泰山文献,但却从未听说过此书,于是便向马老请教。原来早在30年代,民间曾有一次定泰山为"国山"的倡议,当时马老所在的泰山天书观师范讲习所,就刊出一种以"国山"为题的专书。马老的古稀追忆,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有位易君左,他作《登岱》诗高歌泰山,说:"我欲定此为国山"。定泰山为"国山"之倡议由此提出。易氏提出此说至今,已有80年,纵观近百年间,评定泰山为"国山"的声音一直不曾停歇。新世纪到来之际,"国山"之议更成为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4.
泰山精神就是中华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没有哪座山像泰山一样,累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着一个民族的精神。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泰山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这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对泰山的评价。“重如泰山”、“稳如泰山”、“国泰民安”、“泰山北斗”、  相似文献   

5.
气势磅礴的泰山。知名度可与万里长城媲美。从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泰山压顶不弯腰”,再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古往今来。泰山一直是雄伟、庄重、博大、威严的象征.以泰山为名的典故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6.
李祥磊 《东北之窗》2011,(12):108-111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是中国境内的名山。泰山在五岳之中,高不如恒山,秀不如衡山,峻远逊于华山,为什么称之为"五岳之尊"呢?泰山何时起源?说起泰山的圣山地位,其起源很早,首先我们要从"泰山"的名字说起。按照古文字学的解释,"泰山"为"太"的假借字,"太"通"大","泰山"也就是"大山"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泰山是五岳之首,泰山是历代帝王必定朝拜的仙山。泰山是传说中与天连接的神地……泰山的确是一座值得游人观赏的山。  相似文献   

8.
泰山的魅力     
《走向世界》2009,(16):40-47
说到中国,人们自然会想到瓷器、长城和泰山.如同希腊的奥林匹亚山、日本的富士山一样,泰山是中华民族的一座圣山. 泰山屹立于中国的东方,是中国最早看到太阳升起的一座大山.由于中华先民对太阳和大山的崇拜.5000多年以来,泰山一直是古代帝王封禅祭祀、黎民百姓祈福朝拜的天地.中华5000年文明史每一个重要阶段在泰山上都有遗存.  相似文献   

9.
孟宪飞  李祥磊 《东北之窗》2011,(Z2):122-125
泰山位于广袤的华北大平原之上,雄伟壮丽,物华天宝。《淮南子地形训》中这样描述:"部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正因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泰山地区成为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中心,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故昔贤有"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之论。  相似文献   

10.
泰山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并不是因为它海拔高、山势险,而是因为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某种意义上说,泰山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是文化,说泰山是中国的一部石刻史书或刻石艺术的博物馆毫不过分。泰山上现存有刻石2500多处,既有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也有三言两语的惊世之作。在众多的泰山刻石中,最著名的当数泰山秦刻石、经石峪金刚经刻石和《纪泰山铭》刻石。众多的刻石赋予了泰山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泰山位于广袤的华北太平原之上。雄伟壮丽.物华天宝。《淮南子地形训》中这样描述:“部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正因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泰山地区成为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中心.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故昔贤有“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之论。  相似文献   

12.
李祥磊 《东北之窗》2012,(5):120-123
由泰山石敢当不难想到"重于泰山"、"稳如泰山""安如泰山"和"泰山压顶"这些成语的内涵,并由此增加几分对泰山的敬意。泰山石敢当习俗从内涵上体现的是"平安"二字,表现了人们普遍渴求平安祥和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泰山之遇     
“登泰山而小天下”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一句名言。因为圣人的这句话,我很早就知道泰山,也很早就想来中国登泰山。这个愿望在今年我61岁的时候终于实现了。泰山的有名不是在它的高度上,而是因为它的文化价值,至少我是这样想的。我不知道2000多年前孔圣人是否真的用自己的脚登到了泰山顶上,但对于我这个缺少运动、又高又胖的加拿大人来说,泰山实在是太高了。如果不是同行的朋友帮我背着提包,又时常取来冰凉的山泉水为我降温取凉,我恐怕连走到经石峪的能力都没有。登泰山的那一天是8月14日,听说是济南夏天最热的时候,刚刚走到…  相似文献   

14.
泰山是五岳之首,泰山是历代帝王必定朝拜的仙山,泰山是传说中与天连接的神地……泰山的确是一座值得游人观赏的山。再次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我们又有了新的体会和新的感受:不仅仅是山的美丽景色,还有那值得回味的人文景色。车从泰山脚下驶上了盘山公路,触目所及之景色像一幅山水画。车行不久就可以看到冯玉祥的墓碑,冯玉祥当年曾在这里隐居过,他看到这里的人每天经过一条河既不方便又危险,就帮当地的居民修筑了一座大桥。冯玉祥在这里做了不少好事,所以很受当地人民的尊重。他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死后被安葬  相似文献   

15.
孟宪飞  冯晓波 《东北之窗》2011,(9):101-103,100
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有着天下第一山的美誉,其雄伟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琳琅满目的泰山石刻,无不使前来攀登的游客产生深深的震撼,对泰山发出由衷的赞叹。泰山石刻无疑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对登高都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愫,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境界,游览名山大川,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青山绿水之中。而泰山对于他们,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精神存在,以泰山喻人生,感悟博大永恒。他们把这种感慨藉书法寄于泰山,为后人留下旷世奇作,更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明朝学者严云宵总结为:“泰山岳中之孔子,孔子圣中之泰山。”在国人心目中,泰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圣人。泰山与孔子这“两圣”之间,自古以来关系密切,孔子犹如泰山,巍峨屹立于东天;泰山犹如孔子,文化内涵深邃。  相似文献   

17.
泰山密码     
“五岳之首”的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泰山自古便被视为是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历朝历代,无论谁做皇帝,  相似文献   

18.
马玉飞 《东北之窗》2012,(17):106-109
八十高龄时,邓颖超“登泰山看祖国山河之壮丽”,圆了周总理一个梦。周总理如此关心泰山,但总理太忙了,他一生没有登过泰山。这对我们荫受福祉的泰山人是一大憾事。  相似文献   

19.
马玉飞 《东北之窗》2012,(20):82-85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先生走了,他"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学界失泰斗,举国同悲,泰山呜咽。然则泰山不颓!梁木不摧!哲人不萎!季老永远活在泰安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20.
泰山水韵     
李祥磊  蒋霞 《东北之窗》2010,(17):72-75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杨辛先生这首荡气回肠的《泰山颂》,刻画了泰山的精神肖像。将泰山形容得如此贴切。尤其是那句“松石为骨。清泉为心”,让人为之心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