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五新 《商场现代化》2005,(33):236-237
上市公司市场行为短期化、上市公司制度缺陷与管理缺陷、信用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于证券市场的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和规范化不够,造成上市公司财务信用缺失,通过加强诚信意识教育、建立财务信用管理体系、规范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建立上市公司财务信用.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市场行为短期化、上市公司制度缺陷与管理缺陷、信用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于证券市场的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和规范化不够,造成上市公司财务信用缺失,通过加强诚信意识教育、建立财务信用管理体系、规范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建立上市公司财务信用。  相似文献   

3.
KMV模型针对的是上市公司财务信用分析,对我国来说,大多数公司是非上市公司,所以这就限制了这一模型在我国使用,试图突破这些限制,修正非上市公司的数据,使得KMV模型能够应用于非上市公司中,并且利用一个公司的数据,经过一些修正KMV模型能够用于非上市公司的信用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财务信用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和整理了我国财务信用评价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主要从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信用评价的分析方法和信用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缺陷及其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能够评价公司财务中的不足,找出影响公司财务的相应指标,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但也存在着不足,即不能反映上市公司几大评价指标的相互关系。改进的杜邦分析系统将上市公司的几项财务指标拿入了分析体系,从而更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经营情况、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发展能力及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完善了上市公司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民营企业财务信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明确企业财务信用内涵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民营企业财务信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财务信用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既有企业自身投资不当、经营不善导致财务失信,又有体制、机制、制度创新滞后造成的诚信弱化。治理企业财务信用危机,提高企业信用水准,需要通过完善法制。强化全社会的道德意识。树立新型的企业经营理念,建立和加强企业内部财务信用管理等措施,构建和逐步完善我国财务信用管理系统,并形成有效的财务信用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治理和消除财务信用缺失,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某集团公司的财务资源配置现状,指出其存在的战略导向缺位和信用管理失衡两大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出将战略管理与信用管理结合起来的思路,通过深入分析战略到预算的分解路径,确定资源配置额度,建立战略管理和信用管理二维评价体系,提取关键指标,并设置得分机制,统筹管理,分类控制,构建与“战略规划-行动计划-经营预算-财务预算”相匹配的财务资源分配机制,真正从战略出发,落实到项目,通过财务资源配置方法,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战略性和盈利能力强的业务板块。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明确财务分析重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缺陷,并进一步详细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时应采取的时策.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用评级和财务分析,这两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信用评级包含了财务分析,而财务分析也是对信用评级中相关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都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财务风险是与企业整个财务因素、财务活动有关的风险,是企业经营总风险在财务活动中的集中体现,是企业财务活动未能实现预期收益从而给企业乃至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文章提出,17个比较重要的财务变量可分为流动性指标、盈利性指标、偿债能力指标、杠杆比率指标、活动性指标等5大类,以营运比率、总资产收益率、权益比率、总资产周转率4个指标作为输入变量建立财务困境判别分析模型,可对公司财务风险进行评级。通过模型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可划分为非困境和困境(即A、B)两类10个级别,其中非困境A类和困境B类各包括5个级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整体信用情况严重缺失,企业与银行之间陷入信任危机,证券信用诚信意识淡薄,诚信度不高,保险信用不规范,金融租赁欠租现象普遍,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我国应建立健全金融评估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国家有关部委及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共同参与,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听证会制度、公示制度等;同时建立借款人资信评估机制,设立民办公助的信用调查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进行商业性的信用调查服务,制定银行对借款企业会计报告审核的常规性行为规范,及早发现借款人的不良信用行为,形成示警制度。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xtent to which access to credit, public financial incentives and tax financial incentives affect export performance using the EU-EFIGE/Bruegel-Unicredit data set, covering firms within Austria, France, Germany, Italy, Spain, Hungary and the UK during the 2008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ms receiving credit or benefiting from public financial incentives display higher export intensity and export a greater number of product lines compared to those that did not, especially in countries with better access to credit and/or financial incentives during the crisis. Further, firms benefiting from tax financial incentives show a better export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those that did not, regardless of the degree of access to credit and/or financial incentives in the country in which they operate.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access to credit and public finance incentives on export performance is found to be size-dependent, while the effect of tax financial incentives is not. We suggest that governments should promote publicly funded financial incentives along with conventional schemes, such as R&D subsidies, to promote exports, particularly during a period of financial crisis.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财务信用问题。企业财务信用产生的原因既有企业自身造成的,社会环境存在的缺陷造成的,又有法律及信用管理滞后造成的。本文认为,治理企业财务信用危机,提高企业信用水准,需要通过完善法制,强化全社会的道德意识,树立新型的企业经营理念,建立和加强企业内部财务信用管理,构建和逐步完善起我国财务信用管理系统,并形成有效的财务信用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治理和消除财务信用缺失,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  相似文献   

15.
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财务分析存在的贷款企业资料不真实、现金流量没得到应有重视、财务分析手段不丰富等主要问题,都会引发财务危机。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通过对上市公司运营因子、盈利因子、偿债因子、成长因子、现金流量因子、规模因子、行业因子、股权集中度因子的分析,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可能带来的危机影响。商业银行应准确合理地选择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为信贷风险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应在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基础上,通过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来完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3季度末数据与2008年3季度末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2009年调整信贷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中,信贷资金的投入是否存在"金融歧视"和"行业取向"的问题,发现新增贷款中并不存在企业所有权性质的"金融歧视",但银行偏好将信贷资金投向房地产等行业。  相似文献   

17.
Banks have financially supported payday lenders for decades. In this article I qualitatively demonstrate how these financial relationships have reinforced and expanded a bifurcated consumer credit market, and why these relationships matter for consumer access to financial services. I use archival financial documents from publicly traded payday lending companies between 1996 and 2014, available through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to construct the bank-payday lender network and reveal motivations for these financial relationships. I find that bank-payday lender relationships are sustained over many years, and that these relationships are mutually beneficial, enabling payday lender expansion and providing a way for banks to quietly profit from high-interest lending in the face of other regulatory constraints. Further, I show that these relationships have significantly reshaped the consumer credit market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I conclude by considering broader implications of symbiotic institutional relationships in contemporary markets.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企业财务信息是揭示其信用状况的最好渠道,详细评述了基于企业财务信息的各种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旨在为我国信用风险度量的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能惠及三农和微小客户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2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调查数据,剖析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活动特征和影响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覆盖深度的因素。通过描述统计和计量模型分析,研究发现:小额贷款公司倾向于服务微小企业和农村大户,其贷款以短期、非信用贷款为主,利率水平较高;采用的信贷技术、营业费用率、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覆盖深度有显著影响,而资产规模和资产回报率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覆盖深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信贷配给双重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罗凡 《商业研究》2004,(23):134-135
在对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的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了解了信贷配给的形成及西方经济学家对此研究的现状 ,通过对中国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信贷配给现象的考察 ,使中国信贷配给的双重性有了进一步地说明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