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基于经济基础假说和市场传染假说两大基础理论,将股票收益率分解为开盘收益率和收盘收益率,运用GARCH-M模型研究了上海股市和香港股市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显示,两大股市存在相互影响的联动关系,但是上海对香港股市的影响要强于香港对上海股市的影响,反映出两地之间的紧密经济关系及大陆对香港地区经济影响日益增强的现实。  相似文献   

2.
香港股市与内地股市的联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3个阶段考察了香港回归以来,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之间的联动关系及其变化。协整分析表明,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在内地资本市场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后更趋于稳定。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香港回归以来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之间的引导关系在经历B股开放和股权分置改革后发生了变化。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从动态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之间的引导关系及其变化,并深入分析了单个变量的波动或冲击对其自身及另一变量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及金融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分析不同地区股票市场间的联动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选取上海证券综合指数、深圳成分股指数以及恒生指数的收盘价作为样本数据将其转换为日对数收益率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探究上海、深圳、香港三地股市的联动性。研究发现,沪深港三地股市收益率呈非正态分布,t-Copula函数比正态Copula函数能够更好地捕捉金融市场间的尾部相关性,随着各地经济联系的不断增强,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进程对股市间的联动性产生了深远影响,香港股市与内地股市的关系也变得愈加密切。  相似文献   

4.
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使得不同经济体的股市之间收益和波动联动效应成为世界关注焦点。本文基于VAR-BEKK-GARCH模型,选用近10年间股市指数日收益率数据,对祖国大陆股市(以沪股为例)与台湾地区股市进行风险联动性研究。结果表明,两岸股票市场股指收益率均不同程度地受自身前一期、前两期股指收益率的影响,但两岸股指之间存在不对称的风险溢出效应,沪股单方面受到台股的引导。研究结果可对完善大陆证券市场制度建设,推动两岸证券业监管合作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5.
2008年爆发了百年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股市雪崩下跌,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教市政策,其中2008年11月份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及其之后的宽松货币政策和其他一系列利好政策使中国股市最先全球突围,走出了段较长时间的好行情.香港作为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显赫.上证指数和恒生指数分别代表了内地和香港股市运行的总体情况,如果内地股市能够引领香港股市走势且对香港股市有很大影响的话,那么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功的概率就非常大.本文借助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上证指数与恒生指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消费和内需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股市的财富效应在促进消费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阐明股市财富效应的基础上,分析其作用机理,并用上海和香港股市的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比较分析.通过上海股市的数据,可以对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进行实证量化分析;而通过将其与成熟的香港股市比较,可以分析我国股市尚需改进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计算上海股市50只样本股自上市以来至2010年底的年平均投资收益率,通过与替代投资产品及CPI指数等相比较,据以考察上海股市的投资价值。研究显示,上海股市的投资收益率总体高于同期国债和银行存款收益率,与黄金投资收益率相当,但股市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资本利得,其持有期间所获得的现金红利过少,反映出上市公司重融资、轻现金回馈的市场倾向。此外,上海股市的年投资收益率超过同期的CPI指数年平均增长率,表明投资上海股市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购买力损失;上海股市一级市场的收益率超过经济总体增长率,而二级市场的收益率低于经济总体增长率。上海股市的投资收益率显著低于同期M2年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计算上海股市50只样本股自上市以来至2010年底的年平均投资收益率,通过与替代投资产品及CPI指数等相比较,据以考察上海股市的投资价值.研究显示,上海股市的投资收益率总体高于同期国债和银行存款收益率,与黄金投资收益率相当,但股市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资本利得,其持有期间所获得的现金红利过少,反映出上市公司重融资、轻现金回馈的市场倾向.此外,上海股市的年投资收益率超过同期的CPI指数年平均增长率,表明投资上海股市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购买力损失;上海股市一级市场的收益率超过经济总体增长率,而二级市场的收益率低于经济总体增长率.上海股市的投资收益率显著低于同期M2年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9.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之间联系日益密切,研究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动效应无疑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运用Engle&Granger提出的协整理论,对2005~2012年期间中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的日、周收盘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确认上海证券市场与纽约证券市场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该检验按时间顺序分为两个样本,检验结果表明两地股市之间呈现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收益率视角的中国股市与国际股票市场联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模拟交易和极值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伦敦金融时报指数与上证综指收益率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股市指数与国外主要股市指数之间已经具有了较明显的联动性.  相似文献   

11.
赵玉荣  张艳华 《时代金融》2014,(30):116+119
国内外学者对股市联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证分析,股市联动的理论机理还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本文从经济基础假说和市场传染假说、行为因素理论以及双重上市资产定价理论三个方面对股市联动的理论机理进行综述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股市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传统的最小二乘法只能刻画出股市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的平均关系,而可能低估或高估在不同情况下二者之间的真实关系。本文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上证综合指数的收益率与成交量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收益率的左端,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在收益率的右端,两者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股市投资者中普遍存在着“羊群效应”。  相似文献   

13.
规模效应是指公司规模与收益率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即小规模公司较大公司而言有着更高的收益率。本文从上海证券市场随机抽取60只股票作为数据样本,对其从2007年1月到2009年6月之间的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上海股市存在着规模效应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我国与美国之间不仅在实体经济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股市方面也有着密切的联动关系,这在2007年之后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本文通过实证来探讨和发现中美两国股之间有着怎样的联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H股回归及其对A股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亮 《新金融》2007,(4):44-47
随着内地经济以及股市的发展,原来赴香港上市的H股企业纷纷回归A股市场上市融资。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回顾了H股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历程、原因、背景、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对A股市场的影响。H股企业的回归,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将重塑价值投资理念、增强A股市场与香港股市的联动,促进内地股市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DCC-MIDAS模型和GARCH-MIDAS模型,深入研究了上海股票、债券和基金市场间的联动性及宏观不确定性对收益率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股市与基市具有高度的长期和短期正相关性;债市与股、基两个市场的长期相关性较小,短期相关远大于长期相关且呈现大幅波动和频繁的正负转换;货币供应量和工业生产指数对三个市场的收益率长期波动产生正向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影响则是负向。且宏观不确定性变量对股市和基市的影响显著大于债市。  相似文献   

17.
上海股市收益率与成交量的Granger因果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GARCH模型及Granger检验对上海股市综合指数每日收益率与成交量进行了因果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海股票市场收益率与成交量在滞后1阶到15阶上存在着收益率对成交量影响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是非对称的,并得出上海股市并不存在“价随量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金融危机后,2009至2013年的香港股市和国际投资者情绪间的互动从短期关系、冲击关系和波联动关系作一深入剖析。提出以恐慌指数来代表国际投资者情绪。实证国际投资者情.绪实为香港股市的Granger原因,国际投资者情绪的冲击需要长时间来消化,香港股市会有过度的反应,而且两市场存在负的波动联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由于市场内部的分割性,股市和债市的联动特征能充分反映当前二者的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率等。立足分割市场,探讨两市联动数理模型后引入R藤Copula模型构建了多维金融市场联动模型,利用其特有的树形结构来刻画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接着实证研究了股市和债市中重要子市场内部的交叉联动特征。结果看到两市的联动性整体较弱,不同子市场之间联动强弱不均和不对称,两市之间只存在A股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直接联动关系等。  相似文献   

20.
周开国  邢子煜  彭诗渊 《金融研究》2021,486(12):151-168
本文采用行业收益率溢出指数度量股市行业风险,并进一步研究中国股市行业风险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影响,同时引入股息率和利率两个中介渠道深入挖掘其传导机制。我们运用GARCH-in-Mean模型对股市行业风险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一阶矩和二阶矩相互关系同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股市行业风险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水平值和波动率都存在双向影响,对外溢出效应较大的行业起主导作用。此外,股市行业风险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方面,股息率和利率均起到中介渠道作用;宏观经济变量对股市行业风险的影响方面,只是利率起到中介渠道作用。股市行业风险与宏观经济的传导效应在不同时期差异显著。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刻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风险传导机制,对防范系统性风险、防止金融和实体经济“风险共振”以及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