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內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中,定量测定产业集聚经济的相关文献比较匮乏,目前有关于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文献,但是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与产业集聚经济测度还是有所区别的.而对于如何实现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和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的共识就是通过产业集聚,因此如何测度产业集聚经济就成为关键.本文尝试着分析归纳国內外关于产业集聚度和集聚经济的测量方法,并结合长江三角洲制造业本身的特点,构建基于提升长江三角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也是现阶段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与焦点。本文首先对国外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和国内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有关学者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概述,说明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特点和成因以及我国产业集聚理论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流通产业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集聚是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两者的联合可以促进双方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有利于市场竞争的提升。从当前发展情况看,流通产业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发展根源在于企业追求最大化市场利润,是企业对产业基础与外部条件的优化选择,从双边市场理论的角度看,流通产业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集聚还受到各种制约,从基础建设、观念和整体水平的提升上实现流通产业与制造业的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马歇尔集聚经济理论,依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考量数字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通过人力资本外部性、知识溢出效应机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但规模经济效应机制不成立,且该结果在更换核心变量指标、考虑极端值、替换固定效应及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鉴于此,应因地施策,加快推动区域内数字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提升软环境建设水平,促进企业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视角,探索产业集聚对区域税收竞争力的影响机制,以及区域差异和企业生命周期对这种影响的异质性。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会通过促进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区域税收竞争力起到提升作用,但这种提升作用会受到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初创期的阵痛感最强,成熟期的促进作用最强,且区域异质性较为显著。因此,中央政府应建立科学的税收竞争力评价体系,引导地方政府摒弃短视的政绩观和“唯GDP论”的竞争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充分发挥良性税收竞争的激励作用,提升我国税收竞争力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论文以金融集聚的具体内容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利用2001—2012年数据得出了衡量中国各省市金融集聚程度的区位熵,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描述中国各省市金融产业竞争力的最终因子,并通过模型的建立来检验金融集聚对金融企业竞争力发展的作用,进而使金融集聚促进金融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即要素集聚,聚集经济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从而促进城市化,城市群的发展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上,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分别起主要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同时发挥城市聚集经济、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石左 《财政研究》2011,(11):42-44
产业转移是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何科学选择产业转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产业区域集聚指数,分析了江西产业转移及集聚趋势。分析发现,江西省应着重培育能源、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本文立足于江西省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与大城市郊区城镇化——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是人口集聚的依托,人口集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促进大城市郊区小城镇迅速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主导产业拉动其他产业迅速发展;主导产业的功能定位决定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金融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按照逻辑发展的顺序,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生成动因、演化和竞争力等几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根据有关文献总结了金融产业集聚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对金融效率和制造业集聚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1997-2011年中国省际层 面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予以实证。研究发现:电子及通讯设 备制造业集聚受到金融系统多个层面运行效率的影响。除金融资源分配效率及其滞后项对电 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正外,存款投资转化率、增量资本产出率和证券市场融 资效率及其滞后项均对该产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负。银行资金运用效率对当期电子及通讯设 备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效应显著为负,但滞后两阶后,该影响效应则显著为正,表明近年来银行 资金运用效率提升,支持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集聚的效果显著改进。  相似文献   

1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现代区域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发展规律,并已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根据集聚经济的外部性,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类型可以分为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通过规模经济、竞争、专业化与知识外溢带来的外溢效应促进制造业升级:规模经济效应通过降低服务成本与价格,从而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竞争效应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或优化业务流程,从而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与技术水平;专业化效应通过创新与差异化,以及服务专业化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知识外溢效应通过人力资源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多样化集聚则通过规模经济、合作与知识溢出带来的外溢效应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规模经济效应通过降低服务成本与价格提高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合作效应以服务模式创新为路径改进制造业企业发展模式;知识溢出效应体现为不同行业的人力资源流动与知识、信息交流,并在制造业企业之间传递与扩散,促进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国内学者对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剖析了不同角度的产业集聚问题研究的文献,对产业集聚问题的基本理论作了简要综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从19世纪末马歇尔提出的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的产业集聚理论开始,伴随着产业集聚现象的发生和发展,经济学者、经济地理学者、社会学者等对产业集聚都做出了解释和研究。如:工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等诸多理论分别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产业集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对产业集聚理论的演进进行了梳理,了解产业集聚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应该对产业集聚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聚有助于中国企业外源融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有助于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外部融资供给。但基于我国代表性制造业经验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却表明,由于我国金融发展的体制性原因,产业的地理集聚水平与企业债务融资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外源融资行为主要受到了宏观金融环境、企业规模和所有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有关产业集聚现象和研究的理论进行回顾和评述,从中找出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有益于为区域产业集聚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文章追溯了产业集聚问题研究的大致发展历程,主要综述了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理论,并做了简单的评述,文章最后根据笔者自己对产业集聚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提出了产业集聚理论中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的两个角度阐述和分析了产业经济学中关于产业集聚的优势。具体是从产业集聚的优势理论、资源优势、区域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创新、市场和成本优势等方面分析和阐述了产业集聚的优势,最后得出,在发展经济时,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和企业的管理者应引起注意,最大限度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夏香君 《金卡工程》2009,13(10):176-177
本文选取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了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并通过基于产业集聚的协调发展城市化的指标体系,分析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在肯定生产要素的快速集聚推进城市化的同时,也分析出其对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概括其中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公共政策选择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8—2018年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考量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协同集聚、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不具有非线性关系;技术创新在两产业协同集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且呈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和行业异质性。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聚的地理集中是一种普遍的空间经济现象,对于区域经济来说,由于产业内和产业间联系,规模收益递增不仅体现在企业中,而且还体现在行业中。此外,在区域宏观经济水平上也会出现递增的收益。当前,外商直接投资(FDI)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组成部分,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对更为有效的利用外资,发展地方经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通过增强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来促进区域产业群的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区域聚集水平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