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经磷化处理后的Al含量为8.0%(质量分数)的Zr-Al合金表面进行施镀,得到了表面镀覆均匀、为明显胞状物的非晶Ni-P镀层。并对镀层进行显微硬度测试、电化学腐蚀极化行为、XRD和SEM分析。研究确定了磷化液的配方:H3PO4为15g/L(质量浓度,下同),ZnSO4为3g/L,NaF为1.5g/L,有机胺(硫脲)为0.15g/L,pH值为2.5~3.0,温度为45℃,时间为2min;镀液配方:NiSO4为20g/L,NaH2PO2为40g/L,(NH4)2SO4为40g/L,CH3COONa为40g/L,(CH3COO)2Pb为1mg/L,控制pH值为5.5~6.0,温度为80℃,施镀1h。结果表明,Zr-Al合金化学镀Ni-P后镀层的耐蚀性能、显微硬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赵云 《水利技术监督》2024,(2):17-19+50
文章以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作为原料,采用磷酸化学浸渍法改性碳纤维,吸附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3种污染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设计,探究浸渍时间、酸的浓度和浸渍温度对碳纤维吸附3种污染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的浓度对COD去除率影响最大,浸渍时间对氨氮和总磷去除率影响最大。3种污染物最佳改性工艺为浸渍时间分别为20、30、20min,磷酸浓度为1、2、2mol/L,浸渍温度为20、60、40℃。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海洋环境下工件表面常涂覆铝锌改性层作为防腐蚀涂层。海洋环境下的重金属离子是影响铝及其合金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研究了海水中不同重金属离子(Hg^(2+)和Cu^(2+))含量对5052铝合金表面铝锌改性层的腐蚀性能影响。通过电化学实验发现随着Hg^(2+)含量的增大,铝锌改性层的耐蚀性逐渐减弱。同样随着Cu^(2+)浓度的增大,铝锌改性层的耐蚀性下降。通过浸泡实验,发现随着金属离子(Hg^(2+)、Cu^(2+))的浓度增大,年腐蚀深度逐渐增大。当Hg^(2+)浓度低于5μg/L时年腐蚀深度不超过20μm;当Cu^(2+)浓度低于10μg/L时,年腐蚀深度基本在20μm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了弥补聚酰亚胺(PI)作为光催化材料的缺陷,采用与氧化亚铜(Cu_2O)复合的方法制备复合光催化剂,增强其光催化性能。首先用溶液聚合的方式,制备了聚酰胺酸(PAA);将PAA浸泡在乙酸铜溶液中进行离子交换;最后在真空烘箱中热处理制备了Cu_2O/PI复合材料。采用SEM,TEM,FTIR,XRD和BET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形貌、微观结构和组成进行研究,通过UV-Vis DRS,PL和EIS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光电性能,以对硝基苯酚还原反应为模型,考察了Cu_2O/PI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u_2O显著提高了PI基体对可见光的吸收和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对模型反应具有高效催化效果,催化活性较纯PI明显提高。当Cu_2O的质量分数为1%,热处理温度为275℃,热处理时间为2 h时,光催化的活性最好。研究为合成PI基高效光催化剂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透明聚合物集合了柔性、高度透明等众多优点,已成为首选的柔性光电封装基板材料[1]。光电器件的加工需电子薄膜沉积、退火处理等处理,因聚酰亚胺(PI)薄膜能承受这些高温工艺,且是实现柔性化的关键材料,故其成为最重要的柔性基板。文章从柔性显示对PI薄膜的基本介绍、性能要求和相应的结构改性方面展开介绍,最后对我国发展PI薄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一、应用羊毛改性技术和新纤维材料开发高附加值的纯毛与混纺产品1.羊毛改性技术的应用通过采用先进的无污染的改性技术,改善羊毛性能,提高羊毛使用价值,使中低档羊毛可加工出高档产品。主要包括:(1)无氯化或低氯化学改性处理技术羊毛经过改性处理后纤维表面鳞片剥离,可显著改善纤维表面性能。如低档的乌拉圭羊毛(细度等级低于64支)和国毛可变的柔软、光滑,且纤维细度有所降低,提高了可纺支数,制成的产品具有手感好、光泽、抗起球及染色性能,并可达到防缩机可洗要求,从而加工  相似文献   

7.
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情况: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羊毛、棉、涤纶等纺织纤维材料,可提高纤维的吸附性、可染性、可纺性,并可结合各种功能整理剂赋予纤维以特殊的性能;金属材料表面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可提高耐磨性、抗腐蚀性、光滑度和装饰性;对塑料橡胶材料表面的等离子体处理可改善材料的粘结性、亲水性和电学性能;生物医用材料表面经等离子体处理可有效地改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由东华大学和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共同承担的“纺织品激光表面处理及聚酯纤维表面改性”,最近已完成计划任务书的研究内容,并通过了专家鉴定。 激光处理是一种非接触的表面物理改性方法,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具有污染少,可精确定位的特性。该项目研究目的是探索激光处理在纺织品化学加工或制成功能纺织品等方面的应用效果。课题组用紫外准分子激光对聚酯织物进行照射处理,研究了照射后纤维表面结构与性能的变化及其应用价值;同时,研究了激光照射引发接枝反应,将亲水性单体接枝到聚酯材料表面,以提高表面亲水性等性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吸附材料制备使用等问题,文章选取了市面常见的4种不同规格(18BF、20BF、25BF和30BF)的聚氨酯海绵,以二甲基硅油和乙酸乙酯等作为改性试剂,通过海绵清洗、浸泡和固化步骤,将海绵进行亲油疏水改性。然后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接触角测定仪等检测了改性后海绵的抗拉伸强度、海绵与蒸馏水的接触角以及改性海绵对二甲苯的吸附倍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改性后海绵与蒸馏水的接触角达到了145°~150°,接近超疏水的程度;改性后18BF、20BF、25BF和30BF对二甲苯的初次吸附倍率分别为:41.91 g/g、50.23 g/g、32.86 g/g、33.89 g/g,经20次挤压循环使用,18BF、20BF、25BF和30BF海绵对二甲苯的平均吸附倍率为43.84 g/g、48.51 g/g、37.90 g/g和33.44 g/g,依然保持了较好的疏水性能以及较大的吸附倍率。因此文章提供的以海绵为基体,经化学试剂亲油疏水改性方法制备的油类吸附材料,具有吸油效率高、吸附倍率稳定、可循环使用等优势,可作为水体油类泄露时的应急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添加β成核剂母粒和纳米CaCO3对普通均聚聚丙烯PPH进行协同改性,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对混合料进行熔融分散剪切,在熔融状态下通过纳米粉体对高分子材料的晶型进行干涉重构,形成α晶和β晶共存的状态,提高材料的韧性和耐温强度,实现改性材料的高刚高韧性。改性后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32.6 MPa,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达到76.7 kJ/m^(2),拉伸屈服应变为11.2%,负荷热变形温度为106℃,较常规的聚丙烯性能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铜导电油墨在聚酰亚胺(PI)薄膜上进行喷墨印刷形成铜导电层,并研究基于铜络合物的铜导电油墨与柔性基材的相关性。本研究首先采用氧等离子体对PI薄膜表面进行改性,以测试接触角来表征改性前后薄膜表面性能的变化。通过优化等离子体反应参数使接触角降低。再利用喷墨印刷在改性前后PI薄膜上沉积铜导线,在200℃氢气环境下进行热处理,印制铜线发生烧结而收缩。采用光学显微镜(O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非接触式三维轮廓仪和四点探针分析铜导线形状、微观结构、晶体结构及电导率。结果表明,经氧等离子体改性的PI基材上可成功沉积具有纯铜相的连续铜导线且具有良好的烧结微观结构,同时确定了铜导电油墨与基材表面性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张旋  张琦  陶冬冰 《河北工业科技》2011,28(2):85-86,103
利用水、果蔬剂、10%(体积分数)乙醇、NH<,3>-NH<,4> Cl缓冲溶液、2%(体积分数)醋酸溶液、2.0 mol/L的KCI提取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并与国标法进行了比较.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实验结果表明,10%(体积分数)乙醇作提取剂时,所测得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国标法有显著差异,而用其余的溶剂...  相似文献   

13.
一阶微分伏安法快速检测对硝基酚和间硝基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值为5.5的0.1 mol/L的HAc-NaAc体系中,采用一阶微分伏安法实现了间硝基酚、对硝基酚在玻碳电极上的同时检测。在3.0×10-6~1.0×10-4mol/L浓度范围内,间硝基酚和对硝基酚的一阶微分还原电流均与其浓度呈现线性关系,二者的检测限分别为9.1×10-7mol/L和1.2×10-6mol/L,此方法用于模拟水样测定,回收率为96.7%~104.0%。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了由ZnO组成的超疏水表面的合成和性能。ZnO本身具有亲水性,但通过改性表面微结构可以生成疏水性表面。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将纳米ZnO种子打印在载玻片上,形成微凸包,再通过水热法生成ZnO微晶棒以获得超疏水表面,测得表面接触角为153°。同时分析了具有不同微晶棒阵列的超疏水表面接触角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L-抗坏血酸-2-磷酸酯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分析柱(250mm×4.0mm,5μm),以甲醇-0.1mol/L磷酸二氢钾(pH值为4.4)为流动相,二者体积比为35∶6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在此色谱条件下,L-抗坏血酸-2-磷酸酯在0.01~0.10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24%。  相似文献   

16.
TiO2/SiO2催化酯交换合成草酸二苯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丽  王胜平  马新宾 《河北工业科技》2009,26(4):211-214,227
使用负载型TiO2/SiO2催化剂催化了草酸二乙酯和苯酚酯交换反应合成草酸二苯酯。采用NH3-TPD探讨了催化剂表面酸性强弱对草酸二乙酯和苯酚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性能与TiO2/SiO2催化剂上存在的酸中心强度密切相关,弱酸中心的存在导致了催化剂良好的催化活性。同时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回流温度、原料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时间等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当TiO2负载量为10%(质量分数)时,TiO2/SiO2的催化性能最佳,草酸二乙酯的转化率为49.5%,草酸二苯酯的收率为11.8%,乙基苯基草酸酯的收率为37.7%,目的产物草酸二苯酯和乙基苯基草酸酯的总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17.
套管抗挤强度的可靠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套管抗挤强度是衡量套管强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采用置信度与可靠性设计相结合的高精度小子样方法,对阿科公司统计的套管(7in,29ppf,L80-13Cr)抗挤强度的48个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与阿科公司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初步验证了这种方法,计算结果稳定,计算精度高,可获得比API名义值较大的合理的数值结果,使套管抗挤强度性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并节省试样,为合理评价套管的抗挤强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起到了优化管柱节约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SBR法处理聚酰胺生产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SBR)处理聚酰胺废水的生产运行实验。运行结果证明:当进水COD,NH3-N和聚酰胺物质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 901~3 923,201~223,1 504~1 636 m g/L时,出水COD,NH3-N和聚酰胺物质的质量浓度分别为98~117,14.5~24.6,25.7~41.8 m g/L,去除率分别为97% ,91% 和98% 。采用该工艺处理聚酰胺废水具有投资少、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替米考星溶液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考星溶液含量的方法。以0.01mol/L的盐酸为溶剂,测定波长为291nm,通过专属性试验、准确度试验、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度试验等方法学研究,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考星的方法。替米考星测定的线性方程为A=0.026 7ρ+0.005 9,r=0.999 9,线性范围为8~48μg/mL。准确度试验(n=9)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值为0.5%。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考星溶液的含量,方法准确、简单易行,是适合快速测定替米考星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