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问题: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在此之后,理论界的讨论十分活跃,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您能不能结合当前讨论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谈谈如何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臧: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采认识。首先,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即商品价值是人类一般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创造的,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就价值而言,它不包括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进一步说,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不是否定劳动价值论,用要素价值论采取代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在《资  相似文献   

2.
近来经济理论界对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 行了深入的讨论。 第一种观点:马克思 所说的创造价值的劳动 不包括脑力劳动、科技工 作和经营管理。 高尚全(中国经济体 改研究会会长):马克思 明确指出,只有生产性劳 动才是价值的源泉,非生 产性劳动不能创造价 值。马克思当时界定的生 产性劳动的范围比较狭 窄,仅将物质生产部门的 劳动以及为物质生产部 门服务的运输业、邮政电 讯业、仓储业等部门的劳 动视为生产性劳动。但 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一方面,生产性劳动 的范围不断扩大,另一方 面,生产性劳动的形式也 发生了深刻…  相似文献   

3.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要深化对劳动与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首先,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当时的劳动,主要指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现在已经是后工业化社会、信息社会,生产劳动的领域已大大扩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的作用大大增强。因此,有必要深化认识。其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其目的是为了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为了揭示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也存在生产商品的劳动。劳动价值理论既要应用于资本主义,也要应用于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第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著…  相似文献   

4.
一2001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2002年7、8月份,不少报刊发表了探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文章,有研究阐发的,也有说三道四的。其中说得最多的观点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承认脑力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有的人明确指出,资本家的管理也是劳动。似乎马克思埋没了资本家的贡献。这些观点,很快就受到了经济界有识之士的批评。  相似文献   

5.
企业管理能够创造价值,思想政治工作也是能够创造价值的.当然,这里所说的价值,并不是指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人类劳动.而是指思想政治工作所发挥的作用,效果和意义等等.思想政治工作创造的价值,不是直接地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人这一中间环节从诸多方面间接地体现出来,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现实性的价值.思想政治工作者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以宣传.贯彻,使之被职工群众所掌握、并变为具体的行动,从而对生产和经济起到现实性的促进作用;长期性的价值.一个人正确的世界观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确立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和改造过程,需要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积累式的.重复式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方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公司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基于不同理论视角的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包括:如何改进劳动工具,如何改进劳动方式,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劳动成本,如何提升顾客价值、公司战略、公司治理、管理控制.基于内外环境的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基于不同层次的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包括:表层因素、中层因素和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角度来分析艺术品创造加工过程的特殊性,把握艺术品创作生产的基本规律,对艺术品劳动生产过程的特殊表现形态进行分解及实例剖析,以发挥艺术品劳动过程中的特质魅力,最终体现实实在在的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劳动消耗转化论”是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产品价值的一个著名公式W=C+V+M的原理,把C和V这两部分劳动消耗事先降低到一个最低水平,并在W中作了各项扣除后,科学地把C+V控制起来,并将它定为一个绝对值交给工人去掌握,在保证国民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实现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C和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的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9.
一、煤炭企业资产沉淀状况及其盘活意义 马克思早就指出:“资本是货币,资本是商品,但是在这里价值事实上成了一个过程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价值会在货币和商品这两个形态的不断转换中,自行变化起来,从原有的价值生出剩余价值,自行把价值增量……它会生下活的儿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从商品定价的基本理论入手——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根据人的属性来划分需求属性入手对企业进行不同性质的分类,然后根据效用价值和劳动价值这两理论进行产品的定价分析。研究表明:对于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的企业应该按照产品的劳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对于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企业应按照消费效应价值来决定商品的价格;对于满足消费者时代需求的企业会按照技术价值来决定商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11.
论矿产资源的价值及价值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论述了矿产资源的有价性及价值构成,同时分析了矿产资源价格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资本论》第一章商品,主要的概念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交换价值,价值形式,还有商品拜物教。 其中价值形式,马克思认为是最难理解的。他在《资本论》德文版一版序言中说:“以货币形式为其完成形态的价值形式,是极无内容和极简单的。然而,两千多年来人类智慧在这方面进行探讨的努力,并未得到什么结果。”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相似文献   

13.
管理纵横     
知识经济时代创造经济剩余的新因素20世纪后半期的经济生产是“五个一体化”的生产:第一,20世纪后半期是科技和经济一体化的生产。20世纪后半期主要知识是在形成价值,主要是科技的价值、科技的功能在形成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的价格。第二,20世纪后半期是文化与经...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评估研究中有两个重要问题值得深入探讨。第一个问题是:资产评估,实质是资产的价格,与一般商品的价格有什么区别,与此相连的是资产评估是由市场范围从消费品扩展到生产要素之后才产生的吗?第二个问题是:无形资产为什么具有价值,它是无形的,但却属于商品,这是否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矛盾,如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计算技术进步贡献率?  相似文献   

15.
一、第四产业的价值观 由于第四产业主要是通过脑力劳动形式进行的精神产品的再生产过程,因此需弄清脑力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和精神产品是否具有价值。 1、脑力劳动的生产耗费是人类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认为,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和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劳动只不过是人类劳动的耗费,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的生产耗费。他之所以把“脑”的耗费放在首位,是因为劳动作为生理耗费,始终是在脑的支配下进行的。它表现为,人在劳动前的预想、方案、计划,要由脑作出;劳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用劳动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来代替劳动力市场,这些称谓是不科学的。劳动本身没有价值,因而它也不能成为商品。不能用劳动代替劳动力,用劳动市场代替劳动力市场。用劳务市场取代劳动力市场。也是不科学的,这会混淆劳动力与劳务的区别,混淆劳动力商品与劳务商品的区别。劳务是指劳动  相似文献   

17.
去年,您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谈话,批评了许多经济学家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误读,明确指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是无可置疑的。马克思早就认识到脑力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也创造价值,这些基本原理,用不着今人去补充和发展。这次发表在中央党校《理论动态》上的谈话,虽然语句平和,但仍然坚持了上述的观点。我们在考虑刊发的过程中,又有一些问题,希望您能补充阐释。讨论劳动价值论,自然要联系中国现实的私营企业。在我们石油企业的职工中,可以说很多人对于否定私营企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是不理解的,包括我本人。我把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疑惑叙述  相似文献   

18.
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环节,其中生产是技术层面的问题,生产的过程是价值创造的过程,而交换则是流通领域的问题,交换的过程是价值实现的过程。社会财富的增加依赖于两个因素:首先是生产能力,它取决于社会技术水平;其次是商业周期,即将资金投入生产到资金回笼所经过的时间,它取决十商品流通的  相似文献   

19.
知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是人类一般社会劳动的凝结,因而知识本身具有价值。同时人们通过知识劳动又可以把知识运用到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活劳动即提供的知识劳动创造价值;另一方面知识劳动又将知识中含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所以知识劳动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知识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知识价值的创造甚至要超过后者,因为价值实现了才能说价值的创造具有意义。从经济主体而言,价值实现是进行价值再创造的条件。知识也同物质产品一样,它的价值也需要实现,以实现知识的成长、传播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经营系统存在风险的必然性在我国现阶段的商品流通中,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的滞后现象还无法完全改变,故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客观存在,再加上人的现有知识与经验的有限性,企业生存发展的迫切性,使企业经营活动的失误也必然相对增加,因此,必然产生经营管理的风险和经营损失。为此,我们必须认识、研究、预测、利用和控制它,以实现经营系统的最佳技术经济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