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情况,分析表明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扩大居民需求,必须抑制或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并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合理区间提出了判断.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收入分配领域相应地出现了诸多新问题,其中“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本文经过对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状况的特点及成因的深入剖析,就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现状,收入差距产生原因并提出如何调整我国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我国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但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呈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是复杂的,但根本原因是由不公平的分配和侵害他人的权益造成的.合理而适度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调动和发挥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但过于悬殊,就会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要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5.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完善税制、努力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是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居民收入现状,分析了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针对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探究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配政策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公平"收入分配差距,体制改革非均衡与利益分配倾斜导致"非公平"收入分配差距,并建议调整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7.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国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收入分配通过影响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两个方面对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我国普遍存在的寻租活动既强化了收入差距,也直接对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研究表明,任何试图加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都不能忽视收入分配调整这一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和净出口长期以来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两大主要因素。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冲击很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居民消费不足。近些年我国出现的居民消费不足,是由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长期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崇俭黜奢的消费文化等原因导致的。下一步要采取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转变居民消费理念等措施,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缩小—扩大—缩小—扩大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对农村消费市场、人力资本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聚焦“金融发展→收入分配→居民消费”的传导路径,构建收入分配情形下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微观机制模型,可从理论上分析金融发展通过收入分配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基于199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关于收入分配的中介效应,且具体表现为遮掩效应,即收入分配 “遮掩”了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致使总效应有所下降;金融发展通过规模性收入分配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分时期、分地区的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充分支持金融发展会通过改变收入分配而对居民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观点,也揭示出可能存在更大的正向机制尚未纳入研究视野,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高位徘徊、消费结构二元并行格局的研究要突破收入数量视角,从收入性质视角予以深刻剖析。基于经典消费理论核心思想,引申出收入的暂时性、流动性、相对性、可预期性和跨期支配性等性质,并采用1991—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收入性质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收入量既定的条件下,收入性质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显著;农村居民持久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向上流动幅度大于城镇居民,才能使城乡消费差距缩小;农村居民对正向不确定收入的消费倾向于抑制,而对负向不确定收入的消费则存在棘轮效应;农村居民收入跨期支配性对城乡消费差距具有弥合效应。因此,在增加农民收入数量的同时,也应注重其收入性质的改善,才能有效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功能的分析和定位可看出,我国目前贫富差距惊人,城乡收入差距悬殊,从基尼系数分析显示,我国已经步入了国际警戒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个人所得税不能充分执行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通过对税收制度方面和税收征收管理方面缺失的研究.显示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功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影响其功能发挥的原因有个人所得税没有体现税负公平的基本原则、个人收入所占的比重较低、调控客体不完全到位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强化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八分配功能的改革思路,主要是对个人所得税制课税模式、功能定位、税收扣除方式等方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分配公平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收入分配公平与否、或者说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分配不公平现象,直接导致了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加大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公平,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1988—2008年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运用计量模型研究了农业信贷对我国农民收入影响的地区性差异。研究表明,我国农业信贷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不高,且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农业信贷规模差距较大。中部地区农业信贷对农民收入影响程度最大,西部地区影响程度最小,东部地区接近全国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与一个时期以来收入差距的扩大有着直接的关系。政府采取的收入分配政策对启动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有一定作用,但仍存在一定偏差并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6.
家庭的收入水平是家庭财富配置和增长的基础,住房财产成为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住房财产与家庭收入的互动关系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居民住房财产对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住房财产占有对高、低收入组家庭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住房财产的占有具有重要的收入分配效应,能够带来家庭收入的增长;住房财产的离散程度远远地大于家庭收入离散程度,居民住房财产占有的差距较大;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更多受制于家庭个体特征因素,高收入组家庭的收入更容易受住房财产影响,并进一步解释了住房财产占有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  相似文献   

17.
随着陕西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成为不争的事实,过大的收入差距成为困扰陕西经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多项指标分析了陕西居民收入分布状况及其特征,考察了不断扩大的居民收入差距造成陕西居民消费出现断层,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不足问题,并给社会和谐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进而提出完善陕西收入分配协调机制和缩小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尤为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我国二元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文章基于我国1978—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建模和差别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纭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存在一定的内部联系。  相似文献   

19.
利用26个省的混合横截面数据,研究了教育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城乡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收入差距扩大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于此,有理由认为,教育的不平等是我国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通过代际传递对今后的城乡收入差距持续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财产性收入作为财产的衍生物,具有"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近年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这使得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差距也在不断地拉大,如不加以调控势必会加剧城乡差距,这与实现共同富裕、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不符的。因此必须正视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分析造成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原因并探讨其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