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一、关于货币本性问題上的意见分歧及其关鍵所在十年以前,大約在1953年前后,在北京和上海的一部分经济理論工作者中間,曾经有过一場关于货币有沒有阶級性的爭論。当时有些同志认为,在資本主义社会里,货币可以变为資本,成为資产阶級剝削无产阶級的工具;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货币不能转化为資本,它被无产阶級专政的国家利用来为劳动者謀福利;因此,货币是有阶級性的,  相似文献   

2.
馬克思的貨币学說,同他的整个经济学說一样,是在批判資产阶級政治经济学中建立起来的。馬克思对資产阶級的各种貨币“理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同时,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过程作了深刻的研究,从而在政治经济学学說史上第一次創立了科学的货币学說。在馬克思以前,資产阶級政治经济学领域中流行的貨币“理論”有货币金属論、貨币名目論和貨币数量論等。貨币金属論的产生,是同重商主义相联系的。重商主义是資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经济学說,是最初解释資本主义经济的一个尝試,它反映了十六、十七世紀商业资  相似文献   

3.
余霖同志在《級差地租和我們的价格政策》一文中,对于我国目前工业和农业中的級差地租問題,进行了全面的闡述。我們认为,他的这篇文章,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設的实践出发的,他运用馬克思主义的級差地租理論,研究了我国价格政策实践中的級差地租問題。我們讀后,感到得益不少。他对于国营工业中的級差地租問題的看法,我們沒有不同的意見;他对于集体农业中的級差地租問題的看法,就其总的精神来說,我們也是贊同的。但是,余霖同志的文章中还涉及到有关級差地租方面的几个理論問題,这些問題虽然不是他这篇文章的中心議題,他也沒有加以专門論述,但是,我們认为,进一步地加以探討是有意义的。在这些問題上,  相似文献   

4.
資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是利潤;資本家发展生产的唯一刺激也是利潤。馬克思在說明資本主义特点时即已指出:“剩余价值的生产或利潤的获得,是这种生产方式的絕对規律。”处在无产阶級和資产阶級的阶級斗爭尚未发展的时期的資产阶級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曾经不自觉地发現了利潤的来源。但是,当資产阶級夺得統治地位以后,无产阶級和資产阶級的矛盾愈益激化,无产阶級和資产阶級的阶級斗爭愈益采取公开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資产阶級庸俗经济学家适应于为資本主义辯护的需要,对于利潤的产生問題,或者是虛构捏造,或者是蓄意迴避。当資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以后,阶級矛盾日益尖銳,垄断組织对于利潤的追逐更属貪得无饜。为了維护垄断資本的利益,一批御用学者又臆造了形形色色的利潤論,力图掩盖利潤的真正源泉和隐蔽它的阶級剝削本质。  相似文献   

5.
将近半世紀前,列宁根据馬克思的提示,分析过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資产阶級法权这个“有趣的現象”。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依据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指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对这一問題作了不少的探討。在討論中,大家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說法。許多作者指出,按劳分配的平等权利仍然是資产阶級的法权;也有作者认为,这种法权只应称为資产阶級式的法权;有的作者认为,按劳分配既有資产阶級法权的属性,又有无产阶級法权的属性;还有作者认为,按劳分配是在表現形式  相似文献   

6.
李秀辉 《当代财经》2021,(10):56-66
西方经济学的两种货币本质观都存在问题,难以解释货币现象和经济现实,马克思对二者都进行过批判,他的"二重性"分析方法为客观认知两种货币本质观并全面准确地理解货币的多维度内涵提供了思想武器.马克思的二重性思想认为,货币本质上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种性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基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马克思提倡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分析思路,货币社会形式的历史演变为马克思的货币分析提供了历史基础.马克思的二重性方法也适用于货币职能的分析,一般等价物可延伸出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两种基本职能,二者又可进行二重性解读,基于货币职能交叠可以得到货币理论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7.
“乘数論”(也可譯作“倍数論”)是凱恩斯学說的灵魂,因此必須徹底地揭露它的真面目。为了便于批判,先簡單地說明一下凱恩斯学說是个什么东西,再把发展到現在的“乘数論”約略介紹一下。 凱恩斯学說是資产阶級經济学說由根本否定市場实現問題的存在,轉到被迫承認其存在,但加以歪曲的解釋;它是庸俗的資产阶級經济学說在国家壟断資本主义条件下的一种表現。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1964年第2期发表了蔣学模同志的《論货币的本质及其变化問題》一文。文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本质不变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着几种货币的論点。我不同意这些意見。下面,談談我对这个問題的看法,求教于蔣学模同志及其他同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上看馬寅初“經济理論”的反动实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7年冬,馬寅初先生写了“我的經济理論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場”一書,广泛地涉及哲学、政治經济学以及現实經济生活中的一些重大問題。这本書是經济学界的一面白旗,書中集中暴露了馬寅初的資产阶級观点和立場。因此,从出版以后,就受到許多同志的批評。但是,从馬寅初今年5月和了月先后在“光明日报”上所發表的兩篇答辯的文章看来,很显然,他並沒有認真考虑同志們的意見,从而也就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为了帮助馬先生能够早日从資产阶級的泥坑里拔出来,我們認为有必要从历史上检查他的經济思想,说明今天馬寅初的經济理論不过是解放前他的資产阶級庸俗經济学理論的延續,从而引起馬寅初对自己的錯誤性質有足够的重視。  相似文献   

10.
一 馬克思的“資本論”这一著作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是全世界进步人士所公認的。資产阶级右派陈振汉等站在反动的立場,却表示反对的态度。他們說:“在闡述說明問題的体例形式我們也不能加以絲毫变动。例如現在政治經济学教学中关于資本主义部分的講授大綱,完全是抄襲資本論的体例,而且一般还認为这一部分是整个全部政治經济学里面体例最完整的部分……然而直到今天又有誰曾想到变动一下我們教科書中資本主义部分的体例呢?”  相似文献   

11.
讀了王积业同志的《货币购买力的測定方法》一文(載《经济研究》1964年第5期)后,觉得有一些理論問題值得商榷。下面分两部分談談我的看法,以就教于王积业同志和其他同志。一货币购买力是不是由货币充当流通手段机能产生的? 王积业同志在給货币购买力下定义的时候說,货币购买力“是货币的相对价值的实現”。我认为,这种說法是不妥当的。货币购买力是货币的实际交換能力,这种交  相似文献   

12.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其他商品价值的对等表现。由于大众对货币是一种符号的误解而给了纸币诞生的机会。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是等价物,纸币与商品的交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等价交换。这种没有价值的纸币对以黄金为代表的货币的替代催化了现在经济社会频繁出现通货膨胀、经济泡沫和经济危机。而重回金本位能够实现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价值回归,使得当今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社会能够回到正常而自然的价值交换时代。  相似文献   

13.
半个多世纪以来 ,许多经济学教材、论著和辞典中 ,将货币的本质界定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与马克思的原意正好相反。马克思一再强调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一般商品” ,而与货币相对立的其他众多商品是“特殊商品”。本文对学术界关于货币本质认识的是非进行了历史考察 ,指出斯大林倡导编写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已经放弃了货币是“特殊商品”的提法 ,而我国学术界没有注意到。同时 ,对《教学与研究》发表的一篇论文的有关观点提出辩驳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在关于劳动价值論和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問題的探討中,对于劳动如何表現为价值問题发生了爭論。有些同志否认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认为只要是凝結在产品中的劳动就是价值,或者反过来說:价值就是劳动,无所謂表現不表現的問題。这当然是不正确的。駱耕漠同志在《货币形态和被掩盖的社会劳动——价值》一文中,表示不同意上述观点,这一点,我的看法和駱耕漠同志是一致的。可是駱耕漠同志的文章并沒有解决这个問題,而且他对劳动为什么要表現为价值的見解也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把这个問題弄清楚,对于理解价值范畴的实质,对于研究馬克思的劳动价值論,对于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規律問題,都是很必要的。为此,特提出一些肤浅看法,請駱耕漠同志指教。  相似文献   

15.
关于清代苏州城市絲织手工业生产是否具有資本主义关系的性质問題,現有的討論文章一般多持肯定的意見,认为清代前期的苏州机戶掌握着生产資料,已经变成了資本家;织工丧失了生产資料并摆脫了封建依附关系,已成为自由的雇佣劳动者。两者的关系不但具有資本主义劳資关系的性质,而且还表現为資产阶級和无产阶級两个阶級的形成和对立,等等。現在看来,这仍是一个值得重新认识的問題。有关清代江南(包括苏州)城市絲织手工业生产的性质,我曾经从另一个側面(同江南官局织造的关系)作过考察,現以苏州城市絲织业为例,想进一步从正面加以論述,着重探索清代  相似文献   

16.
货币是经济体系重要的媒介.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到总合的商品交换,再到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商品交换的媒介逐步地固定在某些特殊的商品上,最终形成了货币.货币的出现是商品内部矛盾不断作用的结果.这些矛盾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以及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经济纵横》2021,(2):15-22
对货币的理解一直存在着货币是一种商品还是一种信用的争论,但任何对货币单一的理解和分析都是片面的,借助于马克思的二重性方法方可获得对货币本质和作用的完整认知。马克思批判了货币的两种本质观,运用二重性方法对货币进行了系统分析。货币具有特殊商品和一般等价物的二重本质,其分析体现在马克思各个时期的文本中。货币在职能上也体现了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的二重性,每种职能又可进行二重分析。两种货币职能统一为价值储藏职能,即资本分析的起始,既是货币二重分析的结束,又是其升华。  相似文献   

18.
花永兴 《经济问题》2003,(11):64-66
虽然货币和信用是以私有制为基础而产生和发展的,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阶段仍然存在货币和信用。从货币和信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出发,货币和信用体现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关系,这和公有制这种生产关系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有着天然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必須以社会价值为基础,而不能以个別价值为基础,从根本原理上說来,是已经解决了的問題。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訴我們,价格是价值的貨币表現;作为价格的客观基础的价值,并不是个別价值,而是社会价值。但是,对这个問題,仍然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和不完全相同的看法。因此,还有必要进行探討和論述。为了叙述的方便和不牵涉到更复杂的因素,在这里我們一般仅以全民所有制工业品价格为什么必須以社会价值为基础作为代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本外币政策的协调正成为中国货币供应量调控的重要因素1.适度的货币供应是人民银行实现币值稳定目标的重要手段。1995年3月18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货币的价值是由商品价格指数来反映的。在一般的商品交易中商品的价值通过一般等价物货币来表现,货币的价值成为度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尺度。把这一系列的等式左右方交换一下,货币的价值便体现在众多的商品上,因而商品价格指数的变化就成了货币价值变化的显示器。物价指数为零则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