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国际石油交易的美元计价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北方经贸》2007,(7):125-127
在当前国际石油交易中,美元垄断了计价货币的地位,这巩固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并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石油美元计价机制中蕴藏着特里芬悖论注定了"石油美元"的脆弱。一个多元化的国际石油交易计价机制必将代替现行的美元计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继石油美元战略受挫之后,美国政府为提升竞争力,又抛出粮食美元战略。这一新动向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一)受挫的石油美元战略自从上世纪70年代,美元放弃锚定黄金后,美国通过与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签订秘密协定,使美元取得了作为出口石油唯一定价货币的国际地位。从此美元开始锚定石油,又使全球石油贸易成为美元绑架世界经济的根  相似文献   

3.
贾怀东 《大经贸》2008,(2):82-84
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临危受命的基辛格博士就任美国国务卿时,其首要使命是如何“引导”石油输出国接受以美元作为国际石油交易的惟一结算货币。基辛格成功了,他通过沙特说服欧佩克其他成员国,最终使美元与石油“挂钩”成为世界的共识。在此后的30年里,“石油美元”在成就了美国金融霸权,给石油输出国带去无数财富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无尽的烦恼、风险甚至灾难,在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运动中,上演了一幕幕爱恨交织的悲喜剧。  相似文献   

4.
美元是石油贸易的计价结算货币,当前石油贸易计价货币的多元化趋势显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以及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人民币也开始成为石油计价货币,但是"石油美元"未来很长时间还居于垄断地位,石油人民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支撑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各种因素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美元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维持贬值趋势,但是美元危机不会发生。美元主要由东亚美元和石油美元两个因素支撑,中国和日本构成了东亚美元的主要力量,沙特和伊拉克构成了石油美元的主要力量,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短期内都不会放弃对美元的支持,另外,美国发达的金融体系对美元也构成了支撑。本文还从欧元对美元的替代性和货币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致富时代》2014,(2):1-2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问题,很多人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原因之一就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适合全球经济发展。新兴市场占据全球经济很大比例,但全球货币体系还是过去几十年前以美元为基础的货币体系,带来的问题是只有美元可作为储备资产。很多的新兴国家为了防止金融危机,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尤其是美元储备。但是,当美国出了问题以后,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就有很多钱流入新兴国家;当美国复苏了,这些钱又流出去,这在过去几年对新兴国家的宏观调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商》2015,(45)
2014年,以美国为主的原油大国产量大幅提升,世界原油价格下跌不止,给全球带来震动,大型石油开发计划遭遇变数。本文总结了14年以来全球石油产业变化形势,分析对比美国、俄罗斯石油跌价后所受损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全球石油进口量最多的国家,但在石油价格决定上缺乏话语权。当前石油计价货币多元化开始显现,随着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人民币在石油贸易中作为计价结算交易开始展露头角,我国曾三次建立石油期货市场,这都为我国建立人民币计价石油期货市场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港澳价格信息》2014,(3):62-62
<正>由于美国石油产量扩张和中东与北非地区形势的缓解,作为世界一半原油基准价格的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在2014年走弱。根据上年评选出的七位最佳分析师的预测均值,2014年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为104美元/桶。全球原油供给正在扩张,而美国页岩油的开采又进行的火热朝天。美国2013年国内原油生产创近25年来新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美国对布伦特原油的需求。分析师称,伊拉克、伊朗和利比亚也将在来年生产更多的石油。多伦多道明银行的高级策略师David Bouckhout说,石油可能会过剩,北美石油供给的强劲增长足以弥补预期的需求增长,伊朗的石油出口可能还有一些不确定性,但伊拉克石油供给在增  相似文献   

10.
【核心提示】2014年,美国QE3逐步退出、步伐停止至年终,美元兑一篮子国际货币(约15种多国货币)创下近13%的升幅,几乎没有一种它国货币不贬值,是1997年至今、近八年来表现最好的一年。美国6年多金融海啸QE治理,放出超过6万亿美元的庞大货币,而今美元却超级升值,这升值动力到底来自何方?(按照人类至今的货币理论:多则贱,少则贵)相比之下,欧元和日元表现十分低迷。其中,欧元/美元去年下跌约11%,日圆/美元跌幅也近13%。究其原因,美国经济自金融海啸后强劲的复苏势头是美元走坚的主要原因。在坚实的经济背景支撑下,美联储料将在今年升息,从而会进一步提振美元的需求。囿美元每一天在全球交易支付超过4.6万亿(此数据来自2014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旗下国际清算银行(简称BIS)货币报告)的流量,而第一次全球金融海啸之后给世界造成的事实结果是:不管是美元实施QE、或结束QE,都是全球各国的惊涛骇浪,都是全球性“双刃剑”的极大超伤害和极大核动力,给全世界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美元的今天比任何时期都更加超级强大,特别是第一次“金融海啸”之后,美国实体经济—制造业疲软、竞争力下降,但美元的金融货币却超级强大、突飞猛进—在近八年的金融海啸时期,美国扩大美元超发近10万亿美元(三次QE1、QE2、QE3之和),这让美元抢占了全球各国的货币市场,唯美元一币风行全球,没有任何阻挡,而其它所有多国货币只能退守本土疆域于一偶。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跨越八年时间,就这样从生成到最后结成了这样的正果—美元更加全球盛行,美元收放都成了全球各国的大劫难!  相似文献   

11.
《港澳价格信息》2014,(11):60-60
英国《金融时报》10月10日报道,全球经济前景普遍低迷,加上石油供应的稳步增加,10月9日原油价格已跌破90美元,降至近4年来最低。交易员们担心全球经济放缓可能难以消化稳步增加的石油供应。经纪商表示,在纽约原油期货市场10月9日下午2:30闭市后,本已疲弱的原油市场遭遇大幅下跌,有数千份美国基准西德克萨斯中质油合约在当天晚间换手。  相似文献   

12.
世界石油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石油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莽 《现代商业》2011,(18):55-56
石油期货发展至今对于平稳国际石油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石油期货的主要作用有:价格发现、规避风险以及规范投机行为。目前全球的主要石油期货市场分别在美国、英国、新加坡和日本。目前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交易量持续增长、套利交易日益频繁以及现金交割更普遍。世界石油期货市场发展历程给我国制定石油战略带来了重要启示:实行石油走出去和多元化战略;完善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期美国一系列利空数据给美政府带来压力,奥巴马政府在国内需求低迷之际将视线转向国外,不断要求其主要贸易伙伴货币升值。美国操纵美元使得美元持续贬值,造成当前全球一些重要货币的汇率乱象,严重威胁世界资本市场的稳定。种种迹象表明,数年之内美元会出现较大幅度贬值。在这个国际局面到来之前,  相似文献   

14.
一俄罗斯在世界石油生产中的地位 欧盟每年的石油需求量占全球石油产量的1/5。欧盟对石油的需求量随着它的扩大而增加。目前,欧盟石油的70%以上靠进口。俄罗斯是继挪威之后向欧盟出口石油的第二大国。现在,欧盟石油需求的15%是从俄罗斯进口的。与欧盟相比,美国的石油需求前景不容乐观。虽然美国拥有全球3%的石油储量,但是美国的石油需求量占全球石油产量的1/4。美国能源主要依靠进口。但是,美国的邻国石油储量比较大。墨西哥的石油储量几乎与美国持平。整个美洲大陆的石油储量约占全球石油储量的15%,是俄罗斯石油储量的2倍。  相似文献   

15.
全球石油勘探开发费用从1999年开始迅速增长,到2007年达到了3244亿美元,增长了4.2倍。特别是在海洋石油开发方面,由于陆上石油资源增长潜力有限.海洋石油成为重要的油气生产增长点,投资也大幅增加,仅2007年全球海洋石油投资支出就高达2570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近一倍。  相似文献   

16.
美国总统奥巴马参加APEC中国峰会、去澳大利亚出席G20领导人峰会真可谓一直很窝心受气:一是在国内,中期选举中失去了对参议院的控制权;一是在国际上,中俄新签署的西线油气协定对美国迎头棒喝,中国与俄罗斯石油贸易超过5000亿美元之巨,导致美欧核心提示对俄罗斯制裁形同虚设,在国内政治上成坡脚。从后者看,全球石油战争已经打响。在全球经济上——美国成全球第一能源大国之后(生产和消费),现在全球石油每桶在75-80美元之间……11月24日,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Anton Siluanov)参加“国际金融和经济论坛”时说:油价下跌每年给俄罗斯造成的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而西方制裁也对该国经济造成的损失为400亿美元。两者之和,给俄罗斯一年造成1400亿美元外流……(A)欧佩克决定暂定乾坤11月27日,石油输出组织(OPEC: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石油日产量直到2015年6月5日举行下一次会议。以沙特为首的海湾产油国置该组织贫穷成员国要求减产以遏制油价下跌的呼声不顾,坚持不减产。这可能导致油价继续狂泻。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予美国经济以重创,美国迫切需要在全球转嫁其损失,以实现其所谓的全球经济再平衡。文章探讨了美国如何借助美元这一霸权货币,通过美元的国际循环在全球进行债务扩散,以及由此造成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当前国际分工格局的错位导致了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美国的高赤字率和低储蓄率是造成经济失衡的根源;美国通过美元输出及美元回流在全球进行债务扩散及债务转嫁;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及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超发货币,这必然加速美元危机的到来。后危机时代经济失衡的治理必须加强中国等新兴国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书海泛读     
《现代商业》2012,(Z1):81
嚣张的特权本月主打"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元不仅仅是美国的货币,而且也是世界的货币,全球的进口商、出口商、投资者以及各国政府和央行都在使用它。由于它承担的单一国际货币角色,美元成为美国的力量源泉,这是美国享有的"超级特权"。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以来,石油一直是全球能源秩序的主角,全球政治和经济生活围绕着石油渐次铺开。但是,全球能源秩序正面临着深刻变化:美国石油霸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兴工业化国家成为全球石油消费的主角;欧佩克产油国影响力下降;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开始瓦解;新型能源走向历史前台。全球能源秩序的这些深刻的变化,要求中国能源政策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顺应这种变化的发展态势,在新一轮能源秩  相似文献   

20.
嚣张的特权     
本月主打“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元不仅仅是美国的货币,而且也是世界的货币,全球的进口商、出口商、投资者以及各国政府和央行都在使用它。由于它承担的单一国际货币角色,美元成为美国的力量源泉,这是美国享有的“超级特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