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发荣 《中国土地》2006,(10):30-31
收回土地使用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涉及《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管理地方性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虽然作了一些规定,但有的问题还是空白。我们在收回土地使用权时,要对主体、程序、法律依据等方面认真进行分析,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收回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收回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收回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主要包括《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四)、(五)两项以及《土地管理法》…  相似文献   

2.
《怎样解除联营?》案例讨论(续)应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明义山东省巨野县土地局印染厂使用的土地是征用所得。当时《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第14条、1982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第5条和《土地管理法》第24条都规定,征用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建设单位只...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第二条下列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一)城市市区的土地;(二)农村和城市郊区中已经依法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三)国家依法征...  相似文献   

4.
<正>9月27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家庭农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四十条,以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为基础,涉及土地经营权流转、财政支持、融资担保、科技支持、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5.
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刍议谭静土地使用权抵押是随着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而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32条明文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从而确认了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物权,在出让年限内可以...  相似文献   

6.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正在公开征求意见中,备受社会关注。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的实质是国家以土地所有权人的身份对土地使用权的收回和补偿。公权私权不分,房地关系本末倒置,是城市房屋拆迁问题产生的根源。为此,建议由全国人大出台《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法》或由国务院出台《土地使用权收回与补偿条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主动介入,积极参与相关法规的修改,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管理,特别是土地使用权的收回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规范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审查工作,制定本办法。一、审查范围(一)按照建立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要求和《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下列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需报国务院批准:1.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2.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国家计划单列企业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  相似文献   

8.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转变观念,依法行政,在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建立集约用地的新机制、强化土地资产管理、加大土地执法力度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土地管理事业发生了深刻变化。最近,根据有些省(区、市)的反映,在一些地方由于对《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一些条款的理解不准确,影响了新法的正确执行。为了准确理解新法的精神实质,全面贯彻新法确立…  相似文献   

9.
1999年4月,国土资源部以部第5号令发布了《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一《办法》的出台,明确了闲置土地消化利用的方向,提供了闲置土地处置的法律依据。为进一步推动《办法》的贯彻落实,加快闲置土地的消化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加强对利用闲置土地的领导利用闲置土地是实施《土地管理法》、落实中央人口环境资源座谈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步骤。因此,要加强对闲置土地消化利用工作的领导。闲置土地在互万亩以上的省(区。市)土地管理部…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于2011年11月30日审议通过悔南经济特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提出,农民可以用其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或者其他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以合作方式加入或者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1.
农民承担费用是指向农民无偿收缴的村提留、乡统筹费。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农民承担费用的范围、提取及使用做了明确规定。现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财务制度》)对向农民提取而形成的提留收入也做了具体规定;为反映农民承担费用的上缴和使用情况,现行《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会计制度》)设置了“提留统筹收入”、“公积金”、“公益金”及其他相关科目。稍加对比,我们即可发现《条例》与《财务制度》对农民承担费用的规定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  相似文献   

12.
贯彻《条例》精神 建立负担新机制荣联勇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农业(种植业)收人“独撑门面”的格局,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行业齐发并进的局面。但是,目前农村一些地方向农民统筹提留仍然实行按人口或按承包土地面积平均分摊的...  相似文献   

13.
试论特殊固定资产土地折旧的提取于国瑛黄灼《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第六条规定:“下列固定资产不得提取折旧:(一)土地……”。几十年来由于我国的国有土地都是由企业无偿无期限的使用,所以尽管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由于国家从未收过土地使用费和规定...  相似文献   

14.
第一条为加强土地管理,规范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依法应当报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民事合同还是行政合同?理论界对此颇有争议。本文试从以下六个方面,结合行政合同、民事合同的一般理论和实践,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性质加以分析。合同目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主要法律依据,该条例的立法目的是“合理开发、利用、经营土地,加强土地管理”,因此,作为该条例的主要内容之一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也应体现这一立法目的。从土地开发与合理利用、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的条件和要求等出让合同的主要内容看,也体现了上述立法目的。土地部门…  相似文献   

16.
学习《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强化特殊保护的法制观念邢玉忠最近,国务院发市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下称《条例》)是我国一件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对于我们这些直接肩负保护管理职能的土地部门来说,应该认真学习。用《条例》提出的特殊保护思想,扎扎实实地把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17.
土地增值税的几点思考鹿心社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第138号令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时决定于1994年1月1日实施。但直到1995年1月27日财政部才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8.
关于土地资本价值的“真实性”与“虚假性”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土地资本价值的“真实性”与“虚假性”的探析周诚(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经济研究所)我在《土地价值论》(载《中国土地科学》1992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了土地价值的二元性,认为“以劳动价值为尺度,则土地自然资源是无价值的或者说它的价值是虚幻的,而土地固定资...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论证中国构建紧急土地征收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立法建议。研究方法:比较法、演绎法。研究结果:征收与征用的本质区别在于征收导致所有权转移,征用只暂时改变使用权主体。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紧急情况下“先行使用土地”可能涉及紧急土地征收,现行政策规定的受季节影响重大工程等“先行使用土地”应纳入紧急土地征收范畴。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未规定紧急征收制度是一大遗憾。研究结论: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土地征收立法经验,抓住《突发事件应对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修改的机遇,规定紧急土地征收制度,避免“征用转征收”“先行用地审批代替征收审批”等变通方式规避征收程序。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湖北省枝江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全面实施村集体经济“倍增”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枝江市印发《枝江市关于鼓励盘活土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工作方案(试行)》,致力于打造一批集体经济实力雄厚、产业发展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强村,通过“四三二”工作法,多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