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他,不关心别人的IPO规模,不介意别人的模式,不在乎企业的成长速度。一个企业的好坏,“关键在于企业家对一个新的模式的掌控能力是不是比竞争对手更强”。  相似文献   

2.
吴仁逵 《英才》2004,(3):71-71
“我不在乎别人恨我,我只要他们怕我。”这是古罗马帝国凯撒大帝对政治的理解。当他占领800多个城市回到罗马城、一代代西方人都记得凯撒登陆后向罗马报捷的连续三句话——“我到达了,我看见了,我胜利了!”为了成功,为了梦想,轿卡大王魏建军和公路大王刘根山连野心听起来也那么崇高。  相似文献   

3.
记得宋朝的大改革家王安石曾有名言:叫作“祖宗不足法”,读过本刊主打文章,我想说:“旧例不足法”。前者是讲搞改革就不能以“祖宗之制”作为依据,后者是讲企业家不能只是循着陈规旧例作为经营的依据,而是打破常规,实行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汉普公司张后启的成功依靠的就是这一新的思维和新的理念。人家说,IT是IT,管理是管理,而他却把IT和管理咨询结合在一起;人家企业都是”金字塔”管理,而他却把“金字塔”变成了扁平模式;人家防范员工另起炉灶,而他却欢迎员工创业;别人把放弃控股权当大忌,他却不在乎谁控股;别人只咨…  相似文献   

4.
“原以为你无限宽广,不在乎失去一片荫凉,原以为你有无穷宝藏,不在乎掠走一点安详。原以为你无比坚强,谁知你的泪在流淌,原以为你母爱无疆,谁知你渐渐失去力量。”  相似文献   

5.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有句名言:“我不在乎敌人的意图,我只在乎他们的实力。”  相似文献   

6.
大轰大嗡搞排场。一些人对一项工作有无实效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热情”高不高,口号响不响,场面大不大,上级关注不关注。因此,推动某项工作,动辄贴大标语,挂大气球,搞万人签名,大轰大嗡;推行某项改革,便不顾当地情况,一批批出去考察学习,一拨拨请人面授机宜,把别人的“经验”当成“圣经”,照抄照搬照葫芦画瓢;事故一出,便要搞“拉网式检查”,人数之多、队伍之大让人吃惊,而检查者有多少懂行的,天才晓得。“重视程度”上做文章。一说某项工作重要,便列入议事日程,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开会发文,层层成立办公室。有了…  相似文献   

7.
麻辣情医 《经营者》2008,(17):103-103
古今中外,出了名的"坏女人"很多:远到武则天、慈禧太后、文学形象王熙凤,近到邓文迪、章子怡、杨二,甚至是你职场中的对手……此类"坏女人"的共同标志是:目的性超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没有道德底线;特别聪明刻苦、精力超旺盛、意志超强;很会利用男人上位,长得不美也会使“美人计”。并且从不掩饰自己善于利用男人的特长;出身普通人家,甚至贫寒低微;从不在乎别人对她们的非议。  相似文献   

8.
易小迪 《英才》2010,(8):123-123,125
今天的商业社会,大家都喜欢“抄近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只崇拜成功、不在乎道德,只崇拜成果、不讲究动机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高长涛 《数据》2011,(12):62-62
前不久,网络上热炒的“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中,从“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爸爸”、“别人家的妈妈”直至“别人家的员工”,无论身份作何变化,惟一不变的则是“别人家的”这一前提,虽然有些戏谑的味道,但却耐人寻味。无独有偶,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所著的《中国震撼》一经出版也掀起了讨论热潮,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患上“橡皮病”的员一,仿佛没有了神经、没有了痛感、没有了激情和勇气、没有了耻辱和荣誉感,他们不在乎任何批砰,也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皑,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埘任何东西都“无感”。这科,“痫症”征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是:工作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11.
1月的第二个周末,几亿网民在“双十一”、“双十二”之后再次为“抢购”摩拳擦掌。这次,没有优惠、没有促销,商家只有一个,商品只有一种,他们不在乎用户体验,买到就好。春运,这个全国每年最大规模的迁徙,到处上演着“一票难求”的故事,在互联网时代,它也披上了新外衣。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家》2014,(5):5-5
你所看到的只是虚实结合大时代的序幕,“接口型”公司会在这场序幕中获得高溢价 巨头的游戏,已经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演变成了“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相似文献   

13.
“自己看重自己,别人就会看轻你,你看重别人,别人就会看重你。“卑贱”者最聪明;因为其是实践者。实践—理论—实践,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14.
《中外企业文化》2011,(2):11-11
据媒体统计,2010年度新名词流行度“给力”高据榜首。这个好像不太正规的词汇居然上了人民日报头条标题。这年头,新鲜事物多,走俏的也快,甚至也不在乎是不是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东方企业家》2014,(7):24-25
零点指标父亲节系列调查数据显示:孩子长大后。七成多父母其实会在意是否能在父/母亲节收到儿女的祝福,但只要“有祝福就够了”,不在乎礼物。有半数多的爸爸自评是个“好爸爸”;称职的爸爸,比妈妈做的多的事儿第一位就是“陪玩”;只有2.3%的受访者成年后经常对父亲说“我爱你”。  相似文献   

16.
“有法”与“无法”陆之梅我最近下基层调查,听一位村支部书记如是说:“现在农村收费往往是有了法倒无法。”缘何如此,他举例说,按有关《条例》(江苏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要罚一定数额的款,而那些有钱者却不在乎这套,真是没办法。按理说,有了某...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李金华审计长提出了“文明审计”这个概念,并对其内涵作了六个方面的阐述:审计要依法按程序;遇事要先讲道理;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不讲粗话、大话、过头话,伤害别人感情;对审计情况要如实反映,实事求是地处理;遵守审计纪律,言行举止文明。“文明审计”是新形势下对审计人员的更高要求,用李金华审计长的话就是要求审计人员“用审计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理解自己的理念来理解别人”。  相似文献   

18.
不战而胜 蒙牛一创立.学习的便是“不战而胜”的思想。《孙子兵法》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蒙牛文化基本上是“反战”的.我们推崇的许多理念体现了这一思维。比如,“与自己较劲”,“调整自己最简单.改变别人难上难”,“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要自责.不要指责”.“放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熄别人的灯”……在容易发生人际冲突的地方,我们竖起这样的牌匾:“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相似文献   

19.
“激励”,字典上的解释是‘向别人提供积极性或以积极性影响别人”,而“积极性”是“促使一个人做事或以某种方式行事的内心的动力,冲劲或意欲”。由此可见,激励势必要涉及到如何激发一个人行动的内心深处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新前程》2008,(12)
你善于管理自己的形象吗?如果你告诉自己,我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我,我有足够的自信去做好自己,那么,你的形象管理非常糟糕,因为这并非某个人或者你自己能掌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