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佳 《东方企业文化》2012,(19):213-214
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调结构和加大投资成为保增长的主题。本文依据2000年至201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得出结论:地方政府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均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投资除了能直接利好经济增长外,研究还发现其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即产业结构升级也有促进作用,表明地方政府投资在产业结构框架内依然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鉴于有专家预计中国2011年至2014年经济将增长24%,而美国经济将增长约7.5%,这意味着中国今年将超过美国。但这真的预示着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了吗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2012,(4)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7.5%。这是我国近八年来经济增速目标首次低于8%。中国经济正在放弃“保8”的崇拜,但这并不意味着放松经济发展的要求,调低经济增速大有含义。  相似文献   

4.
陈宇 《人力资源》2004,(8):12-15
25年前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一个计划,要在20年内使我国的GDP增长4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翻两番”。为此,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要达到7.2%。当时世界上几乎没有几个人相信这是可能的。但是,去年中国的GDP超过了10万亿(RMB),而1978年不到5000亿。在过去25年中,中国保持了高于9%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按照可比价格计算,GDP增长了8倍,今天的一个中国相当于四分之一世纪前的8个中国。这件事情肯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应当承认,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但效率不高。许多问题都反映了经济运行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原因至少有两个:第一是体制环境问题;第二是劳动力素质问题。前者是外生性的;后者是内生性的。  相似文献   

5.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必然会出现明显的结构调整,例如,2015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产值达到8%,2020年将达到15%。其次值得注意的是收入倍增计划。今后五年内,如果企业有能力使员工平均工资每年增长15%以上,政府将给予税收减免或者优惠,这就意味着中国政府并不仅仅追求经济增长,而且追求让更多民众切身感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6.
信息广场     
楼继伟:政府应"帮穷不帮懒"本刊讯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上表示,实现包容式增长的正确道路,关键是要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角色。但目前部分政府部门过分相信自身干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一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迅速干预措施往往适得其反。楼继伟表示,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守住底线、突出重点"意味着,政府不能只要碰到民生问题都要去做;而"完善制度、引导舆论"也  相似文献   

7.
目前地区经济差距问题是国家及各地方政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经济增长中,作为体现地方财政政策的地方财政支出并没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而是加速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发散。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公共支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预算内公共支出数据,从实证角度来分析公共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结论:中国财政支出水平和经济总产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支出绝对量的提高将引起经济总产出增加,然而其贡献率甚小。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大。这说明财政支出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为扩张效应,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是以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张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8.
魏杰 《经济界》2009,(1):4-7
中国此次“保增长”的关键在于全方位的启动内需。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内需的启动最终要依赖于消费,消费是内需持续增长的基础,但投资与消费相比,见效更快。因此,为了防止经济增长速度快速下滑,首先要启动投资,然后在有效抑制了增长快速下滑的基础上,有效启动消费,最终全面启动内需。  相似文献   

9.
《公司》2004,(5):20-20
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是经济增长是否保持稳定.这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协作能力的提高。其次就是经济增长的公平性,就是说大家都能从中分享,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最后是平衡发展,这就意味着在公私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整个社会团体的每一个方面都能够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英才》2014,(11):12-12
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大议题,潜藏着怎样的经济逻辑?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最重要的一个保障就是法治建设。过往的法治建设不可谓不丰茂,但依法治国的方略仍是未来中国前行的基石。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全面转型、经济发展正在承受下行压力的当下,"法治"史无前例的成为四中全会的关键词,意味着政府对于国家的系统治理,对于经济的发展引导,并非要继续人格化,而是将法治基础作为进一步释放成长潜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根据“十五”中期以来的经济运行以及未来增长的潜力,中国经济在未来5~10年内仍将会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尽管这一增长速度较20世纪90年代平均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仍与21世纪初的速度大体稳定持平,并远高于预期中的世界经济整体增长水平。其中“,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在国外一定要遵纪守法,一定要把事情做好,让人家能信任你。如果有一件事做不好,会影响整个中国企业的形象。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并努力往价值链上游移动,而不仅仅是追求短期的利益,这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如果中国可以提供相应的商品给国际经济,这些产品不可替代,或者像稀土一样,短期内不易替代,就不用担心他们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了。  相似文献   

13.
《福建质量管理》2014,(11):32-38
我们对经济增长的基准预测是,我国实际GDP增速从2014年的7.4%略微放缓到2015年的7.1%。一方面,我国出口增长由于国外经济复苏等因素而将有所加速;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由于前期商品房销售疲软而会继续减速。虽然出口加速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减速产生的下行压力将难以为出口加速所完全对中。虽然201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继续放缓,但城镇就业情况预计将保持基本稳定。这是由于我国经济正由制造业主导的模式逐步向服务业转型,而服务业的劳动密集程度高于制造业,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比的提高意味着每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将创造比以前更多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4.
王建 《经济界》2010,(5):16-17
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看,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都是经济结构变动最剧烈的时期,而在经济结构变动缓慢的时期,即便政府出台了激烈的刺激政策,增长速度还是上不来。中国经济要想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就必须通过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来推动经济结构朝合理方向的大变动,而这个变动方向就是城市化。  相似文献   

15.
下半年,支撑经济增 长的需求条件有所变化,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比上 半年有所回落:1、出口增 幅趋降,对经济增长的拉 动作用减弱。2、投资需求 将保持平稳增长。3.制约 消费需求扩张的因素增 加。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速 度将达7.5%左右。 在当前经济已经出现 转机的情况下,应当及时 地将政策重点由抑制短期 经济下滑转到发掘经济中 蕴含的中长期增长动力上 来。现在可以考虑做几件 前两年想做而难以做到的 事情: 1、将国债发行、社会 保障基金补充与扩大消费 和投资有机结合起来。 2、减少和改进行政性审 批,进一步放宽投资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大视野     
我国经济进入大调整时期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政策和刺激措施以后,中国经济继续走低、预期普遍看淡、增长回升乏力的事实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两位数高速增长时代,进入大调整时期。”这是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一份报告提出的观点。 报告认为,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历史看,经济增长低于两位数以后调整期最多两年,即便像1989、1990年那样严重的情况,也是两年后即行回升,但是这一次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期已经超过三年,各种指标仍然走低,意味着中国经济出现了全新的情况。 “经济快速增长后的大调整似乎是一个铁的规律。”报告指出,欧美在八十年代调整,日本高增长三十年后九十年代进入全面大调整,中国经济经过近20年的高速增长,现在要面临大调整。  相似文献   

17.
贾晓松 《河北企业》2013,(11):41-41
<正>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很早就被人们所认同,数据表明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是很大的。自1980年开始统计固定资产投资以来,198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20%,经过约3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到2009年已上升至65.4%,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也呈上升之势。在2008年遇到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我国政府为保经济继续增长共投资了4万亿资金,其中2万亿投资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此可以看出,投资是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投资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中外企业文化》2003,(5):51-51
我国今年首季经济增长创造新高,GDP摸高9.9%,这是我国自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季度。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12.3%,第三产业增长7.6%。就6年来增长最快的季度,经济学家如是说: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姚景源:相当数量的经济学家认为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长达到9.9%,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时期,我赞成这个观点。我们之所以取得这样良好的经济成就,我想主要有四个重要的原因,第一,过去五年实施的扩大内需的基本方针,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为我们今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上海企业》2011,(8):52-52
下半年甚至可能会巨幅放缓。这对中国经济整体来说令人欣慰。过去的快速增长依赖的是不可持续的泡沫经济。增长持续的时间越长,经济衰落就会带来越多的痛楚。中国的选择要么是现在吃药,要么是日后动手术。经济放缓并不意味着货币紧缩政策就足够了。中国的利率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无论是从长期看还是从短期看都面临减速,同时也面临比较大的通胀风险,所以一方面是增长减速.一方面是通胀风险比较大。当然,这两点结合起来如果把控制通胀作为头等的要事来讲是要经济降温。 中国经济将减速 从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过去)前三十年保持10%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