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顺序决定了我国资本流动的结构。而资本流动结构对我国货币供给量情况产生了巨大影响,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为理顺我国货币供给,必须对资本流动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区别管理,并进行管理工具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浅谈外汇储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勇 《新金融》2004,(9):25-28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外汇储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是否会带来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存在分歧。笔者认为货币供给量是否增加的核心在于这部分外汇资本金能否再次被兑换成人民币,增加流通中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外汇储备注资商业银行,从本质上讲,是通过增发货币来补充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在目前宏观经济存在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央行应谨慎使用这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谢光华  张雅婷 《浙江金融》2007,(8):15-15,14
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投资需求,促使我国自2003年以来连续3年超过9%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运行在宏观层面上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财政赤字迅速增加,财政赤字从1986年的82.9亿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2280亿元;(2)货币供给量增长持续上升,我国广义货币的增长始终在GDP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m2对GDP的比率已达到180%。本文研究我国财政赤字增加与货币供给增加的关系以及长期以来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对我国货币供给总量的影响,旨在说明赤字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也面临财政赤字货币化,货币量超额供给以及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费雪交易方程式,针对90年代以来我国货币(M1)与准货币(M2)供给量,对货币的超额供给进行了验证。并运用VAR模型进一步量度超额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发现M2与通货膨胀存在一定相关性且具有单项的granger原因。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指数的长期均衡做出分析,对比了M1、M2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M2与股票价格指数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其意义在于预测我国未来一年的货币政策力度以及股市走向,为中国减缓通货膨胀压力提出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施鹏亚 《云南金融》2011,(7X):62-63
本文利用费雪交易方程式,针对90年代以来我国货币(M1)与准货币(M2)供给量,对货币的超额供给进行了验证。并运用VAR模型进一步量度超额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发现M2与通货膨胀存在一定相关性且具有单项的granger原因。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指数的长期均衡做出分析,对比了M1、M2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M2与股票价格指数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其意义在于预测我国未来一年的货币政策力度以及股市走向,为中国减缓通货膨胀压力提出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周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关系的热点问题。货币供应量作为国家宏观可控的因素,是调控经济增长.调节物价有效措置之一。本文选取了1979—2010年M0、M1、M2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为我们研究的理论根据,通过统计方法找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国家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调控经济增长速度和有效抑制通货膨胀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据传统主流货币经济学理论,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呈现一种大致平行的关系,但是,由于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情况的差异和实证分析中计量模型和数据选择的不同,传统的货币经济学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拟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给量和通货膨胀相关性的实际数据。本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中国具体情况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实证结果做出解释,并提出相应的货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货币需求理论公式建立了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量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我国出现的历次通货膨胀的回顾,然后对1991~2007年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我国货币供给量是CPI物价指数变动的原因,为以后的宏观经济调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综合GDP增长、主权债务占比、银行业风险及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方面的情况,分析了当前英国经济面临的现实困境,指出英国经济的复苏,需要扭转过度依赖金融业发展的局面,需要政府部门在谨慎把握货币宽松与通货膨胀、财政紧缩与经济增长之间平衡的条件下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尽管复苏前景不甚明朗,但是由于英镑与欧元截然不同的货币体制以及英、美微妙的同盟关系,英国料将不会成为下一个希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1981~2010年20年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量数据的研究表明,虽然财政赤字是影响货币供给量的重要因素,但从长期来看,我国财政赤字还不构成货币供给量增长的主要原因;而短期内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量会形成正向的、较大的冲击。因此治理我国的通货膨胀不仅要从货币政策上着手,还要有财政政策的配合。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阶段有没有通货膨胀?按照绝大多数同志的判断,我国现在不仅存在通货膨胀,而且相当厉害。理由有三条:(1)货币供给量连年大幅度增长;(2)货币供给量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3)物价上升很快,而且波动幅度很大。依我之见,根据这三条,我们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更得不出通货已经膨胀到相当严重的程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通过货币供求均衡分析探讨我国高M2/GDP比率的原因。从货币需求的角度看,由于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深化阶段,随着经济货币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产品的货币化基本结束,但企业资产、土地、房地产和其他一些生产要素的货币化仍在进行之中,导致货币需求不断增长,在长期内引起M2/GDP水平的持续上升。从货币供给的角度看,我国基础货币的供应具有较强的被动性质,基础货币投放快速增长,货币乘数也大幅提高,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快速上升。货币供求相互作用,使得在货币存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区域贸易集团的兴起,关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开始出现并广泛深入展开。在当前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区域经济集团能够显著增强平抑经济波动、防御经济风险的能力。本文从自由贸易区和货币同盟两个角度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本文研究认为:当前建立自由贸易区会促进东亚各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发展,而货币同盟则有利有弊,虽然可以减少国家的汇率波动,但是会导致通货膨胀税以及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丧失,降低目前的高通货膨胀率的努力会带来高昂的短期成本,甚至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因此,需要对货币同盟的建立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央行的银根不断放松,货币供应量不断大幅增长,其增长率持续超过国民经济增长率与物价变动率之和,但货币政策的效果仍然不佳。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在超额货币供应的同时,出现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主要是由经济转轨过程的特殊性所致。从理论上讲,货币供给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当中央银行只是通过单方面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整GDP的预期变化时,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方向和变化速度就有可能会直接促进或抵消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效果,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当前货币政策的重点应在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的情况下,通过外生变量来影响并控制货币流通速度,同时防止货币流通速度的非正常加速而诱发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5.
王小广 《中国金融》2006,(14):33-34
投资拉动物价反弹,但无通货膨胀之忧 最近两个月物价增幅有点反弹,4月份和5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分别为1.2%和1.4%,比第一季度有所反弹,说明产能过剩及通货紧缩的压力有所减弱。但不少人却将它解读为通货膨胀压力在加大。做这种判断的最主要依据是:中国最近几年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及最近美国通货膨胀率上升。而实际情况是银行流动性过多或泛滥并不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的不断增大,并爆发像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那样的高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是产生通货膨胀的一个条件,但要转化为真实的通货膨胀,还要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实体经济因技术进步放慢或全面性的资源供应短缺使供求之间存在“硬缺口”(持续或逐步扩大的供不应求缺口)。后一个条件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及中国近阶段的经济发展中根本不存在,因高科技革命及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以及全球货物市场总体上面临的是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供求缺口较大主要存在于石油产品上,即使前一段时间存在像原材料供求缺口,也不过是一种“软缺口”,“软缺口”会导致价格水平的阶段性上涨,但持续时间不会很长。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期货币乘数变动与货币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乘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货币乘数在1993年至2003年二季度期间保持上升趋势,而后至2007年一季度有所回落;我国货币乘数的长期走势主要受现金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影响。由于金融创新的出现,货币乘数的不稳定性加剧,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偏离目标,加大了货币当局控制货币供给量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新一轮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过度是主要原因。成本上升、自然灾害、市场投机等因素进一步推动通货膨胀的发展。国家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调控通货膨胀,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汇率是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保证国内外经济均衡的一个重要的衡量工作,并且也是调整国内外经济关系稳定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人民币汇率波动会给中国进出口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货币当局要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个人代客外汇买卖业务是指:银行按照居民个人的要求,将其所持有的一种可自由兑换货币,按照国际市场汇率兑换为另外一种可自由兑换货币的业务。个人代客外汇买卖业务于90年代初期在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兴起,近年来,此项业务也逐步由我国的东部沿海城市向内陆延伸。目前,我省已经有多家银行开办个人代客外汇买卖业务,成交量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20.
1985年以来货币M1、M2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变动关系李琨受货币主义理论的影响,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利率转为货币供应量,力图通过对货币总量的调控,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但近年来,在金融创新浪潮迭起、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