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业资金投入不外乎三个渠道:一是农民自有资金;二是银行、信用社信贷资金;三是国家财政资金。几年来,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经济过热的形势下,这三个渠道对农业投入的资金不仅没有膨胀,而且都  相似文献   

2.
一、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新要求   (一)现代农业对信贷资金需求量日益扩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改变了农村资金需求结构.近几年来,传统的种植业在农业中的份额呈持续下降趋势,畜牧业、渔业和林业份额逐年上升,而后三者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投入;二是农村经济总体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改变了资金需求重点.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迅速发展,目前正处于结构升级的关键时刻,技术改造资金和扩张资金需求量巨大;三是农业产业化的推进,“龙头“企业资金需求规模巨大.出现了一大批以农产品为原料,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或大型的农产品交易市场,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和后续投入;四是农村城镇化需要大量的资金.目前,农业资金投入渠道主要有三条:政府财政、农户农村集体的投入和信贷投入.随着前两条渠道投入逐年增多,信贷投入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对农村金融部门资金需求将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3.
<正>增加农村投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国家财政投入、金融信贷支持以及社会自筹是增加农村资金投入的现实渠道选择,但从目前看,这三方资金难以协调配合,形不成有机互补的合力,直接制约着农村投入的稳定增长,影响新农村的建  相似文献   

4.
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关键问题是增加对农业的有效投入,包括资金、物资、技术、劳务等。信贷投入是资金投入的主要渠道。下面,我仅就如何贯彻向农业倾斜政策,进一步完善信贷投入机制问题谈些粗浅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信贷是对农业资金投入的重要渠道。近几年来,由于注重了对农业的信贷投入,信贷在农村商品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还存在着制约农业信贷投入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包括试验区建设,资金投入是保障。要探索运用财政政策、资金等手段,引导和调动农民作为投入主体的积极性,积极拓宽筹资、融资渠道,真正建立起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在现代农村经济增长中,劳动投入的杠杆作用逐渐为资本的杠杆作用所取代。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优良作物品种的采用、农村智力的开发,离开了资本,无异于天方夜谭。农村资本形成机制大致可概括为三条渠道:一是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拨款支援;二是农村内部的自身资金积累;第三条渠道是金融中介的信贷资金注入。我们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百业待兴。在国家极为有限的财力中;拿出较多的资金来支持农村是不现实的,即使能增加一点,也不会太多。而且,统计数字显示,财  相似文献   

8.
内生增长理论表明只有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才具有可持续性。然而科技发展水平与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密切相关,投入渠道的差异也会显著影响科技创新的能力。本文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研究了我国R&D投入渠道的差异对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资助、企业自主筹资以及R&D的支出等均对科技创新有积极的影响。但是,不同的资金投入渠道对科技创新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只有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充分发挥我国民间资本的优势,才能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实施精准扶贫,让所有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此,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精准扶贫的投入力度。从前些年的资金投入看,扶贫资金通过不同的渠道集中在县级政府部门,条块分割导致县级扶贫资金难以统筹使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如何调整部门之间的利益、如何集中使用好扶贫资金、如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对农业的资金投入,除了农民自身积累之外,主要依靠财政和农村金融信贷。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地方财力有限,财政对农业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的信贷投入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欠发达地区关于农村金融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不畅,制约了农业信贷投入。如何疏通农村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债券利率向银行贷款利率传导的替代性渠道、期望收益率渠道和流动性渠道,并结合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构建了三条渠道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国债利率对贷款利率不存在显著影响及长期均衡关系,美国则均存在,两国的信用债利差均不在利率传导中发挥作用。中国债券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效率较低,除了受到贷款基准利率的影响,还受到三条传导渠道不畅通的影响。一是信用债发行门槛高、发行效率低,导致替代性渠道不畅;二是银行业竞争不充分、信用评级和贷款担保制度不健全,导致期望收益率渠道和流动性渠道不畅;三是银行债券投资以中长期且持有到期为主,导致流动性渠道不畅。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报告通过对福建省新农村建设“百村”的调查,围绕新农村资金投入问题,分析了“十五”期间财政、税收和金融三个部门的资金投入量和资金投入使用效益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农村建设中财政要发挥先导作用,更多地运用金融市场筹集资金,引导社会和农民个人投入,寻找资金投入的稳定机制,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多年实践证明,要使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政策是农业发展的保障,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推动力,而资金投入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本文试通过对我国农业资金投入机制的分析,对如何进一步增加农业资金投入,促进农业发展作一些探讨。 一、经济发展、农业发展与农业资金投入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几次大的波动,都与农业生产的波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农业发展的相关关系表明,农业发展的波动是经济发展周期振荡的重要诱因,经济本身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是以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为基础的。 我国农业发展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历史资料表明,农业资金投入的波动是一个重要因索。我国农业资金投入按来源分,主要包括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各种资金和金融部门的农业贷款,以及农村集体和农户用于农业生产投资,乡镇企业支农资金,农业利用外资等。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  相似文献   

14.
一、农业资金投入三下降、一不足的现状令人忧虑不安 土地、劳力和资金构成了农业生产的三要素。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就必须紧紧把握上述三点。然而,只要我们细一分析,就不难发现,农业资金投入是掣肘农业和农村工作开展的一个最主要的痼疾。 农业资金投入的现状究竟如何呢?笔者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三下降、一不足”:  相似文献   

15.
王迅 《济南金融》2001,(10):15-17
在当前影响银行信贷投入的诸多因素中,信用环境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在对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的障碍性因素分析的同时,重点提出了六条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强化银行信贷投入的政策建议。一是健全社会信用法制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债权人的权益;二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核心作用,逐步形成社会联动的信用维护体系;三是建立社会信用联合制裁体系,充分发挥金融部门打击逃废债务的整体优势;四是建立社会信用中介体系,努力畅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渠道;五是建立科学的银企关系制度体系,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六是重塑社会信用意识,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了全国10个农业大省中具有代表性的66家园区为样本进行金融支持效应的实证研究,采用FA-MLR模型系统论证了政府财政投入、信贷资金投入、民间资本投入和风险投资等资金支持对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具体差异,并据此提出通过合理配置资金、优化资金投入渠道来提高园区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国发[1996]3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为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在加大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力度的同时,拓宽文化事业资金投入渠道,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影响银行信贷投入的诸多因素中,信用环境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在对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的障碍性因素分析的同时,重点提出了六条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强化银行信贷投入的政策建议.一是健全社会信用法制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债权人的权益;二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核心作用,逐步形成社会联动的信用维护体系;三是建立社会信用联合制裁体系,充分发挥金融部门打击逃废债务的整体优势;四是建立社会信用中介体系,努力畅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渠道;五是建立科学的银企关系制度体系,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六是重塑社会信用意识,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资金是再生产的基本要素,资金的投入在生产过程中增殖的量决定着再生产的规模。如果资金投入后得不到原有投入量的补偿,再生产的规模必将萎缩,扩大再生产就难以为继。建国以来农业资金的投入难以补偿,就成为长期制约农业资金投入的重大障碍。因而,研究农业资金的补偿,建立农业资金投入的有效机制,对增加农业投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中国县区级财政支出结构仍然存在一些弊端,这突出地反映在"三位"现象严重:一方面,经济服务支出过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业支出增长缓慢、社会保障支出力度不够、医疗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为,财政职能的错位,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急剧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