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中国农业保险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的保护将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定于非价格保护,WTO有关协议提供了"绿箱政策",允许各国采用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如农业保险保护农业.因此发展农业保险,是在WTO条件下保护和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也是可行的政策之一.我国农业保险处于困境保险公司不愿意经营,农业保险也远未成为农民的有效需求和普遍选择.基于此种现状,我国农业保险的现实选择是根据农业保险的需求特征,利用多种行政和经济手段吸引农民投保;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农业保险的利益诱导机制,吸引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实施财政支持型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组织制度.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是一个屡遭自然灾害的农业大省,农业保险的发展对黑龙江省至关重要。运用有效需求理论对黑龙江省农业保险进行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发现其有效需求不足。为此黑龙江省政府首先应增加本省农民收入、培育农民风险意识、增加农业保险的险种来提高农业保险的需求;逐步加大对经营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补贴、提高对农业保险经营者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规范农业险的规章制度和建立农业保险分散机制来提高农业保险的供给;最后建立合理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来提高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相似文献   

3.
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农业保险还不成熟,本文针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困境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包括建立农业风险分散机制;提高农业保险经营技术水平;加强对农业保险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由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因此在这一领域引入相互保险,比商业保险和政策性保险都具有先天的优势。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农业亟需保险的保障,建立适合我国农业国情的保险制度显得极其重要。就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来看,由于农民有效需求不足和保险公司盈利性的目标等,导致农业保险业务急剧萎缩。相互保险制度具有避免道德风险,成本低等优势,能够解决我国现有的农业保险问题,因此相互保险制度是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自2007年8月份启动能繁母猪保险以来,我国养殖业政策性保险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政府部门角色定位偏差、农户保费收缴难、保险公司操作困难、政策支持和业务范围有一定局限等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建立养殖业保险政策支持机制的基本思路:加快立法保障,建立健全农业保险组织,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植,逐步扩大承保范围、规模,增强农业保险经办机构的市场运作力度,综合考虑农民保费收缴与其他财政支农补贴政策,加大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发展农业保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还很滞后。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没有专门的农业保险法规、财政补贴少、农业再保险体系缺失、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要提高农业保险水平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二是健全农业保险法规;三是加强擦财政扶持;四是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五是培养农业保险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保险企业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动因、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保险企业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有深刻动因:一是顺应国内外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二是保险企业在实现混业经营后对经营模式的理想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具有双面性,在给保险公司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化解金融控股公司带来的风险可以从六个方面着手:加快金融立法;创造良好的外部市场转嫁机制;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跨行业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金融自律性组织。  相似文献   

8.
保险偿付能力是指保险企业对所承担的风险在发生赔偿和给付时所具有的经济补偿能力;它是保险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保险监管部门监管的核心。我国保险业监管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相对于国外先进的监管技术与体制,我国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仍然比较落后。基于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国际比较,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借鉴国外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是实现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和达到偿付能力要求的有效途径;必须建立监管指标、信用评级与风险资本相结合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创建偿付能力动态监管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9.
有效平衡农业保险需求与供给的非均衡关系以及是否需要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是其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1990-2011年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过构建供求双曲线型非均衡计量模型来分析在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前后的农业保险市场的非均衡性.实证结果表明实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能够有效促进农业保险市场供求朝均衡方向发展.最后提出应大力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不断提高农民农业收入以及尽快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次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专业型农业保险公司是我国的创造。对这些公司来说,由于是商业性保险企业又必须主要做农业保险业务,他们面临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比较严峻,特别期望能加快立法,有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同时,这些农业保险公司,包括我国唯一的一家相互保险公司,也需要在各方关心和帮助之下,进行试验和探索,完善其制度模式,规范农业保险经营。监管部门也需要努力为农业保险公司和农业保险的创新和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经营形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健康保险是医疗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水平还极为低下,这与我国缺乏专业化的健康保险经营形式密切相关。我国应发展多样化的健康保险经营形式;促进现有保险公司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设立专业化的健康保险公司;适度发展相互形武的健康保险公司,等等。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保险新一轮试验和调研在中国保监会的力促下启动两年了,而且批设了三家农业保险公司,但是试验的推进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业务的发展没有预想的那样好.这种局面的关键是政府迄今没有实际动作,而农业保险的第一需求来自于政府,如果政策性保险无"政策",政府的这种需求不可能变成现实有效需求,这种保险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保险自恢复开办以来发展缓慢,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质与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目标之间矛盾和农业保险的高费用、高费率与农民购买力较低之间的矛盾上,但是由于农业发展本身的特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民增收及WTO框架下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使我国有必要从三个方面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起,我国农业保险业务逐年萎缩,农业保险赔付率过高已成为保险公司开办此项业务的主要障碍,农业保险市场出现了供求“双冷”的局面。面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外主要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选择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路径是应考虑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非盈利原则、国家扶持原则,并建立高效率的农业保险体系,该体系应该是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商业性保险机构、合作社和相互会社在内的以政策为导向的、多层次、各种模式相互补充的复合体系。此外,还要为农业保险创造规范、稳定的法律和政策扶持环境,使农业保险活动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税法的可税性理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应给予税收优惠;为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经营农业保险,增加其赔偿准备金,应给予其税收优惠;各国都把税收优惠作为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国有农业保险经营组织、农业相互保险社、相互保险公司和保险合作社应免除一切税收;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应根据具体情况,或予以免税,或予以减税.被保险人获得的赔偿金,不应被课税.我国应在已有针对农业保险的税收优惠法律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税收优惠制度,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免征一切税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农业保险激励机制新的研究视角,从政府、保险公司、农户等三个层面对农业保险的组织激励、供给激励、需求激励、减灾激励等进行分析.同时,从供给约束(包括公司追求目标的约束)、政策需求约束、管理约束等若干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探索构建现实背景下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为缓解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乏力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因其易受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影响而面临较大风险,各国普遍采取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方式作为保护农业生产、稳定农户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的"绿箱"政策之一.国际上农业保险大多采取政府参与的模式,国内农业保险运作模式主要有政府扶持的公司制、互助合作制和代办制.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农业风险差异性大,在市场条件、管理水平、风险分散机制等方面还有缺陷,设立一家全省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条件尚不成熟,应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保险体系是构筑我国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农业保险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日益萎缩的局面,目前面临着农业投入不足,缺乏政府政策激励,农民保险意识不强等困境。由于农业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加入WTO的挑战和解决农业保险面临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保险是稳定农业生产、保证农民增收的精巧稳定器,对农业生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就目前国内农业保险的运行状况来看仍不太乐观:从需求方面来看,农民支付能力有限,而且保险意识薄弱,导致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从供给方面来看,农业保险风险高而收益低,使得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农业保险业务,导致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不足。本文结合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在新疆兵团开展农业保险的成功实例,认为政府应当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促使农业保险市场达到均衡。  相似文献   

20.
保险固有的特殊性使得保险业成为监管的特殊对象,引起各国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我国保险监管的历史不长,很有必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建立以偿付能力为基础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加快保险监管机构的改革:金融监管主体要加强合作和交流;改变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维护保险市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