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截至5月23日,外资银行正式全面开展人民币业务已整整一个月时间了。新加坡星展银行等四家外资行近日获准设立内地法人银行,德意志银行等近10家外资行也有望在第三季度获得批准。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2.
开放条件下如何提高国有银行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整个社会经济改革与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银行业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目前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已没有任何地域和客户限制,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也在迅速扩展。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已批准设立28家外资银行代表处,12家外资银行分行和6家支行;批准48家外资银行机构经营人  相似文献   

3.
《华南金融电脑》2005,13(1):29-29
日前,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宣布了今后持续加大对外资银行开放的6条措施,这意味着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平等竞争又增添了政策空间。据悉,截至2004年10月末,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204家营业性机构,其中105家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自前年12月1日我国宣布允许外资银行向中资企业提供人民币服务以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扩大,在中国设立代表处或办事机构的外资银行不断增加,目前已超过300家,开设分行的达到50余家,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问题因而成为一个热点问题。金融学术界就这一问题的看法可大致归纳为两类:一类主张尽快开放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另一类则主张国内金融改革先行,然后顺势逐步放开。笔者持后一种观点。 本文将首先对持前一种观点的同志的一些论据进行评介,然后论述为什么在当前不宜立即开放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最后就该问题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金融服务业进一步开放的新形势,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对外资银行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管势在必行。 一、我国外资银行发展概况 1979年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来华设立第一家代表处,拉开了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序幕。到目前为止,在我国设立的外资营业性金融机构达182家,外资银行代表处252家,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数量已增加到32家。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360亿美元,约占我国金融业总资产的3%;外汇贷款总额为210亿美元,占境内外汇贷款的20%。从上述情况看,  相似文献   

6.
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银行业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2004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已有三年。从_一年多来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实践看,外资银行似乎并没有像过去所预料的那样蜂拥而至,向中国市场发起全面进攻,冲击中资银行的生存“领地”。但是,中资银行切不可麻痹大意、放松警惕,中外银行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已经在不同领域、各个层面展开。据统计,到2004年底,我国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已达到18个,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204家营业性机构,其中105家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  相似文献   

7.
一、加入WTO后的中国银行业市场 1.当前中国银行业市场的开放状况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目前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从机构设置来看,已从只允许外资银行设立代表处发展到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从开放的地域来看,放宽了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允许其在中国境内所有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从业务范围来看,已从最初只允许办理外币业务扩大到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并放宽了对外资银行人民币同业拆借限制和人民币业务规模限制。近年来中国银  相似文献   

8.
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服务贸易的背景下已成为必然趋势。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至今,我国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从地域限制、客户对象限制到逐渐开放,截至2006年6月,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183家外资银行分行,14家法人机构,242家代表处,在华外资银行总资产达972亿美元。虽然外资银行在国内银行市场上所占据的比例仍较小,而且在进入过程中,我国政府对其严格管制,但外资银行在某些细分市场上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徐薪 《武汉金融》2001,(3):58-61
改革开放以后,外资银行逐步进入我国。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活跃了我国的金融市场,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给我国的金融业带来了冲击和影响,尤其是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了压力和挑战。我国加入WTO后将逐步开放人民币业务,加入WTO五年后,将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取消设立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这首先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将全面参与国际竞争,而外资银行在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华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是我国金融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批准和扩大外资银行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也是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自199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暂行管理办法>,批准了在上海浦东的9家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揭开了我国对外资银行开放经营本币业务的序幕.经过三年多的试点,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进展比较顺利,市场反映良好,试点外资银行数目不断增加,目前已有32家外资银行获得批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同时经营地域范围和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1.
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问题的双过谈判,经过13年的风风雨雨,终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直面人世,机遇与挑战并存,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向外资银行逐步开放市场,从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没立代表处到对外资银行开放本币业务,我国金融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至1999年末,中国共设立外资银行分行157家,外资银行代表处248家。加入WTO后,中国最终必将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在地域和客户上的  相似文献   

12.
一、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市场开放的格局1.当前中国银行业市场的开放状况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目前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从机构设置来看,已从只允许外资银行设立代表处发展到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从地域来看,放宽了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允许其在中国境内所有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从业务范围来看,已从最初只允许办理外币业务扩大到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并放宽了对外资银行人民币同业拆借限制和人民币业务规模限制。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华外资银行的数量迅速增加,其…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2月11日,根据WTO协议,我国银行业将全面对外资开放。2006年8月银监会向部分外资银行下发《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新规定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中国银行业对外资年底全面放开之后,完成转制的外资法人银行将可以全面从事人民币业务,而没有转制的外国银行分行则只能吸收中国居民个人100万元以上的定期存款:二、准许完成转制的外资法人银行在中国发行银行卡,而不具备此资格的外国银行,不能在中国发行银行卡。目前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并获准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分行共有103家,在我国设有法人机构的只有14家,其中只有7家外资法人银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因此,从短期看,开放后外资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国家在政策上充分利用WTO游戏规则,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给我国银行业提供宝贵的时间来改善我们的业务结构和增强我们的竞争力;从长期看,我国的银行业必然全面对外开放,中外资银行必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4.
数据点睛     
据银监会统计,截至9月末,在中国注册的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14家,下设17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22个国家和地区的73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了191家分行和61家支行;41个国家和地区的183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242家代表处;在华外资银行存款总额达到334亿美元,贷款余额为549亿美元,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1051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9%。中国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已经达到25个,其中5个城市属提前开放;外资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超过100种,111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2001年年底以来增长4.6倍,年均增幅高达92%。  相似文献   

15.
截至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已结束为期5年的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即由开放的25个城市扩展到全国;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对象限制,向外资银行开放国内居民个人人民币业务;取消现有的限制所有权、经营及外国金融机构法律形式的任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加入WTO的三年内,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业务规模上都有了很大改变.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4年3月末,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银行在华设立了195家营业性机构和213家代表处,其中88家营业机构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536亿美元,约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6%.值得指出的是,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人民币资产总额已达785亿元,近几年更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业务的种类也增长很快,现已有12项基本业务,100多个业务品种.随着外资银行在市场业务的不断扩张,中资银行对待外资银行的态度也在悄然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业界资讯     
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本刊讯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我国自2006年12月11日起向外资银行开放对中国境内公民的人民币业务,并取消开展业务的地域限制以及其他非审慎性限制,在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2006年11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宣布法规于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根据银监会数据,截至2006年6月,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共214家,而9月末这一数字上升为283家,仅仅一个季度,在华外资银行就开了69家网点。中国银监会已收到汇丰银行、花旗银行…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已结束为期5年的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即由开放的25个城市扩展到全国;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对象限制,向外资银行开放国内居民个人人民币业务;取消现有的限制所有权、经营及外国金融机构法律形式的任何非审慎性措施.可见,外资银行将享受国民待遇,使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国际化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余翔 《新疆金融》2006,(6):39-40
外资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伴随着金融业的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发挥着其他银行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自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获准在北京设立首家代表处、1981年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设立第一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以来,发展迅猛,地位日益显现。特别是入世后几年间,伴随人民币业务的开放,外资银行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拓展业务步伐,再次“抢滩”中国市场。如南京爱立信“倒戈”事件、汇丰、花旗、美国银行入股10多家中资银行以及外资银行针对中国内地中高端客户率先推出的网上银行、个性化  相似文献   

20.
加强中外银行合作迎接银行业的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政府按照加入世贸组织协议,按时甚至部分提前兑现了金融业开放的承诺.我们可以简单回忆一下我国银行业的开放进程:1996年12月2日,人民币已出现在上海外资银行的柜台上.从这一天起,设在上海浦东的外资金融机构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1998年8月,设在深圳的外资金融机构也开始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到1999年6月,上海和深圳共有25家外资银行被允许开办人民币业务;2000年,上海、深圳两地的外资银行扩大了人民币业务的地域范围,从上海扩大到江苏、浙江,从深圳扩大到广东、广西和湖南;2003年12月1号,这一地域再次扩大,外资银行可以在包括上海、深圳、天津等13个中国内地城市经营人民币业务;2004年12月,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扩大到昆明、北京、厦门、西安、沈阳,使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从13个增加到18个;2005年12月5号,汕头和宁波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同时为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哈尔滨、长春、兰州、银川、南宁五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提前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