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了解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运用UCLA孤独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自我表露指数量表、交往焦虑量表等五个量表对3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一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文史类专业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理工类专业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表露分别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手机依赖、交往焦虑分别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自我表露、手机依赖、交往焦虑对大学生孤独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建议通过完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表露水平,培养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以此来减少大学生的孤独体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武汉市376名老年人进行了心理浸6评,发现老年人具有孤独、抑郁、离退休综合症等主要心理问题,构建了老年人心理模式、生活模式和关怀模式,指出老年人心理上要适应身体衰退、角色转换、人际交往和死亡来临,生活上要兼顾工作、学习和交往,应形成“家庭关怀、社会关怀、临终关怀”的关怀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598名长沙地区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湖南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高于全国常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受学校层次、学校性质、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明显,学校、家庭、社会应高度重视,构建出一个信心社会,促进大学生甚至全民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截面数据,描述了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因素,如个人身体特征、社会经济特征、自身行为和医疗保险可及性等,发现不同年龄、性别和户籍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利用实地调查所得数据,对553位开封市城乡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户籍类型、身体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居住状况、经济档次、经济状况满意度、精神健康状况、幸福感等对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影响较为显著。为此要以需求为导向,提供多层次养老服务;明晰各方职责,探索市场化养老路径;借助信息化平台,创新社区养老模式;向农村地区倾斜,体现公平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与亲子依恋和同伴接纳的关系,文章分别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友谊质量问卷和亲子依恋量表对贵州省毕节市31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总得分为(38.64±7.97),在是否独生和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独生或年级越低的留守儿童孤独感得分均越高;孤独感与亲子依恋、同伴接纳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0.36,p<0.01);同伴接纳在农村留守儿童亲子依恋与孤独感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B=-0.33,P <0.01)。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问题比较突出,亲子依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部分是通过同伴接纳的中介作用实现;预防和降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风险,应注重从家庭亲子关系和同伴支持多个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6年湖北省城市低保对象调研数据,运用制度分析法从资源约束和主体协同两个维度对制度规定、制度执行、实践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低保家庭受家庭资源约束和子代代际分配倾向影响,缺乏为未来养老投资的预算安排,社会养老因制度参保缴费强制要求权利义务统一,经测算城市低保家庭经济能力不足以长期供给,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仅对贫困家庭的当期最低生活消费进行补助,缺乏为贫困家庭未来养老的制度目标.研究建议:提高两项制度协同衔接水平,加强对城市贫困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参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达到法定领取年龄的城市低保家庭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但适龄城市低保家庭成员应当参加基本社会养老保险,政府可根据家庭经济能力和负担按照不同比例进行资助参保.同时,经济状况核查计算需要酌情考虑城市老年人养老需要进行适当扣除.  相似文献   

8.
本次调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重庆大学生采取简单随机取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309份。调查结果:(1)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平均水平为高支持状态,心理弹性水平较高,孤独感水平也较高。(2)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孤独感两两相关。其中,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为极显著的中等强度的正相关(r=0.476,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为极显著的中等强度的负相关(r=-0.433,p<.001),心理弹性与孤独感为极显著的中等强度的负相关(r=-0.593,p<.001)。(3)心理弹性作为领悟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师德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师德问题是相辅相成的,不健康的心理将对师德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解决高校教师队伍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师德发展,应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关注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旨在发现考研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干预考研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提供实践指导。研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北京、芜湖、无锡等地几所高校的501名考研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明显低于非考研大学生;考研应届本科毕业生因专业类型、家庭类型的不同存在差异;考研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性别变量上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学者和相关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利用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描述了老年人自评健康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个人基本特征、家庭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特征以及疾病和就医特征四个层面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了不同年龄段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差异。研究发现,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受到社会保障、收入、就医习惯等方面的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健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和谐之间关系的研究,希望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显著正相关;与自我的灵活性负相关;与自我的刻板性正相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贫困大学生心理症状的变异量。由此也可得出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对贵州商专2006年以来历年开展的心理普查的纵向研究及与国内高校相关调查研究的横向比较的情况下,使用SCL-90量表对该校2011级学生进行了心理普查,在开展了资料查阅,院校、系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贵州商专近几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校园三级心理防护网建设及新生心理普查情况,汇总资料、总结经验,对如何更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新生心理普查以及心理建档的目的、项目构成,心理档案的管理与使用规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各大高校不断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远差于其他普通大学生,高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掌握本专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的对比研究,发现高职高专学生与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在心理问题的成因上有所区别,并根据研究数据分析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及教育对策,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方法与依据。方法:采用UPI量表对吉林省长春市6所学校2011级新生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省农村地区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模型分析不同居住安排模式对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居住安排对农村老人心理健康状态产生显著影响,并且,老人心理健康状态会因年龄、婚姻状况及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变化呈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2020年底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相对贫困治理将成为今后反贫困的重点.本文结合相对贫困的内涵及视角转换,在确定老年贫困维度时重点考虑了教育和经济支持的代际因素,并基于2011—2018年CLHLS数据运用A-F方法对中国老年多维贫困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从单一指标看,多数指标的贫困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老年心理健康贫困...  相似文献   

18.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两翼之一,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至关重要。笔者通过三年的一线实践活动,就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大学生人格完善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调查显示,90后高职院校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生活学习状态、人格发展,文章分析了学生心理偏差的表现并提出健康培育方式,旨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基于城乡居家养老实地调研数据,使用OLS法和Probit模型,重点分析了社会经济因素中医疗保险和城乡固定差异对老年人患病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是否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对老年人患病持续时间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户籍产生的固定差异也对老年人患病时间的持续性产生负向影响。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不公平和就医机构的正规性等机制方面进行可能性解释,并探究解决老年人看病就医权利上的分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