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颖 《商周刊》2014,(4):95-95
请不要低估了压岁钱背后的价值观问题。不要让我们的孩子们,认为祝福的大小与钱有关。好坏的标准只是金钱数字。每年春节,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寓意“压住邪祟”。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渐渐走样,大人们拼面子发压岁钱,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生活中,票子、房子和位置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缺一不可、票子可能决定房子,也可能决定位置,位置有时也会决定票子和房子的多少、大小。但位置也会让你失去“位置”,失去位置不说,还有可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蹲了笆篱子。  相似文献   

3.
指纹画押起源于中国,后来才通过广州被推广到全世界。在外国文献中,最早记载广州地区应用指纹画押的,是苏莱曼的《东游记》。苏莱曼曾于公元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到过广州,他在书中写道:“中国人在商业和公事上,都讲公道。譬如有人把银子借给别人,应由他写一张票子;借户也写一张票子,票子上应由借户把中指和食指并列着打一个印,作为花押。”  相似文献   

4.
鹿小鹿 《商周刊》2016,(Z1):64-65
消费是春节不可避免的主题之一。走亲访友的礼品、拜年的红包、采购的年货、出游和文化的消费等都是每个人不可忽视支出。制定一个科学的资金分配计划,通过投资手段获利,通过各消费渠道省钱,开源节流,不但能为你节省不少的开支,更会给你一个节俭的欢乐新春。转眼之前,大家期盼已久的春节假期已到眼前,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也开始为难得的一周假期做准备。长久以来,春节给人的印象就是要花钱。虽然大家多少拿了些年终奖,但各种消费将是每个人不可忽视的一项大支出。如走亲访友的礼品、拜年的红包、采购的年货、出游和文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打造“无红包医院”的实践进行了经济学解读,认为该院从“成本-收益”角度入手约束员工行为,确保“无红包医院”名副其实,是一种合理的制度安排;实践“无红包”承诺,既增进社会福利又促进医院自身发展,是一个互利共赢的成功范例;通过打造“无红包医院”品牌,消除非对称信息,赢得长期稳固的竞争优势,是一项富有远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对李竹来说,2006年的春节是他经历过的四十个春节里最难忘的一个.这一年除夕(1月28日),他和同事、合作伙伴在办公室度过,来自全球的45万人在CCTV网站和悠视网上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相似文献   

7.
张诚 《经济改革》2011,(2):64-66
与动辄受贿上千万甚至几千万元的大贪官相比,彭进瑜只能算是个”小卒”。但是,这样的“小打小闹”或许更能代表一些县委书记贪污受贿的普遍心态:过年过节收点礼、老板“朋友”给个红包,都不算什么。也正是这样的心态,使彭进瑜在犯罪道路上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8.
卢俊卿 《经济月刊》2012,(8):170-171
晒年会、晒年假、晒年终奖……每年春节期间很多公司员工在网络上掀起了新一轮的“晒幸福”:一汽大众年终奖为27个月的基本工资,网易公司每个员工一台苹果电脑,甚至还有老板宣称公司里拿得最少的年终奖也达到了6位数,引来网友一片“羡慕嫉妒恨”,  相似文献   

9.
田鹏飞 《商周刊》2013,(23):44-45
手机屏幕上5张虚拟的“刮刮乐”刮开1张1元的红包,一条“贪食蛇”在屏幕上上下左右乱窜,将150元、300元或者是500元提前打入“余额宝”便可有虚拟红包可拿,“传说中”低于专柜价格5折的商品要提前放人购物车准备“秒杀”……如果在这个世界偶遇狂欢,那最寂寞的一次,也一定是2013年的淘宝“11·11购物狂欢节”。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不是脑袋出现故障,谁肯从自己的工资袋里抽出月收入的一半甚至全部,享受一条烟中极品?似我等收入水平者,累得头疼,也想象不出那吞云吐雾的缥渺感觉,值得咱这么豪迈地大把点票子?可是,天价的“极品烟”  相似文献   

11.
李志起 《商周刊》2011,(4):100-100
俗话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在春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里,更是体现得十分深刻。除夕和春节,尽管相连,但是不同的地方却有着各自不同的习俗。当然,在除夕之夜看春晚,却是一直以来各地朋友的共同节目,至少,我们这一代人,大都都是这样过来了。到了年三十亲友围坐在一起酒饱饭足后,开始期盼着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虽然大家过着不同的春节,但春晚却成了春节的必需品。  相似文献   

12.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2009年春节又变成了美好的回忆!有时真的忘了其实时间一直都在走,不论你是在学习还是在虚度,人生就是这样被一点一滴地剥落,一点一滴地“无可奈何花落去”,“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回头”!所以中国自古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惜时传统。感谢我们的祖先每年安排了一个春节,让我们有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团圆时刻。因此,“回家过年”几乎成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周期性发作的思乡情怀,也因此不断显化和强化着“家”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春节期间花了一个星期招来的350名工人,还没等到岗前培训,已经走了近一半——对于“世界小商品之都”浙江义乌的工艺品出口企业华鸿集团而言,招工无疑是眼下最棘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叶明 《经济改革》2009,(4):45-47
由于深受下属企业老总的“爱戴”,逢年过节,他总能收到老总们奉送的一个个红包。他总以为“年节莫挡彩”是人之常情,却不知这种“罪与非罪”的迷雾,也能给他带来牢狱之灾——  相似文献   

15.
1000年才能遇到一次的“千禧年”的到来,加之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越来越近,这种世纪情结、千年情结的文化、心理因素逐渐演变成强烈的消费动力,促使我在假日里忍不住多逛了几家商场,也约同朋友去酒店潇洒了几回。然而我所见并非有些传媒所说“假日里的商家促销拉动了低迷已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巨头慷慨发红包,是"工夫在诗外",其野心不止于支付领域,而是瞄准构筑在支付体系之上的O2O大平台。以红包争夺用户入口、搭建移动支付平台、建立O2O生态系统,这才是互联网公司布局红包的思路。2月25日,腾讯官方披露了春节期间微信和QQ红包大数据,通过腾讯对外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除夕至大年初一16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除夕当天两大红包平台的用户们共收发了16亿次红  相似文献   

17.
王静 《经济视角》2006,(4):64-64
沂蒙,一个亲切的名称,一片奉献的热土,她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她铸就了一代又一代沂蒙骄子。直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听起沂蒙颂这首歌来还能被感动得落泪。歌词把沂蒙人的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描绘得淋漓尽致。今天,记者采访的这位主人公就是“振兴沂蒙劳动奖章获得者”——张维行,他用最纯朴、最浑厚的歌声再次唱响新世纪的沂蒙颂。2006年春节,这已经是张维行经理在单位过的第6个春节了。除夕夜,当别人正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时,为了确保春运车辆正常运行,他仍带领员工奋战在一线,加班加点服务于来往车辆,从他那慈祥的目光里读不出一丝…  相似文献   

18.
马硕 《经济视角》2011,(2):48-52
春节,中国人传统的大节,是在外求学、打工人员定要归乡的日子,也是一年到头所有忙碌的人们休息、探亲、旅游的高峰期。但是当全国人民欢天喜地迎春节的时候。我们还要迎来不那么让人欢喜的“春运”。一年又一年的春运,人们都在苦盼“一票难求”的结束,却一次次在人潮拥挤中呈现出悲苦的表情。  相似文献   

19.
《大陆桥视野》杂志2006年1 ̄2期《陆桥旅游》栏目刊登了一段很有情趣的传说,即“璇玑图”的故事。说的是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在陕西扶风、武功一带,一位年仅21岁的普通女子苏蕙,因思念被流放边关的丈夫窦滔,把她对丈夫的忠贞、对苻融“进宫纳妃”的反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炽热情感和心血织成了丝绢“璇玑图”。这个故事以前也听说过,文字记载也见到过,但从来没有认真琢磨过。春节长假闲暇无事,又拾起案头这本《大陆桥视野》仔细端详起这841个字是如何蕴含8千首诗的。但终因才疏学浅,且时间有限,仅解出130多首,未能完全解出这个千古之…  相似文献   

20.
<正> 研究新的课题,开始往往因对概念本身理解不同引起的分歧居多。当前国内对于发展战略问题的讨论,也出现这种情形。因此,廓清发展战略概念本身的有关问题是必要的。本文试就这个问题做一初步考察,供大家参考。一“发展战略”的由来“战略”一词,在军事学中、政治斗争中,人们都较多地使用过。然而,把它引入经济学领域,与“发展”联在一起,应当说还是较新的用语。这一用语,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里还是在西方的传统经济理论里,似乎都没有出现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