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在我国农村,一种新型的经营机制应运而生,这就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开始推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为农村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后来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一是农业的分散经营与市场经济的矛盾;二是农业社会效益高与农民收益低的矛盾;三是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矛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矛盾,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各地政府和当地农民进行了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就此应运而生并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一项跨世纪的战略任务提出,这是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创办乡镇企业之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的又一次飞跃,也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有着重大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农业产业化所具有的内涵及其效能,从税收角度,论述了农业产业化与税收的相互关系。农业产业化为税收经济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充实税源、扩大税基、税收结构优化和税收总量的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因而,我国今后既要继续对农业采取扶持政策。同时,在农业产业化推广的起步阶段,又要通过税收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吸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立足点和物质基础是发展大农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渠道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落实农业发展政策,就地开发,就地利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中小城镇建设;广泛开展劳务输出。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取代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原因是其社会化协作、规模化生产、商品化加工,它是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为农业快速适应商品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业产业化与道路交通是相互作用的,只有将农村公路化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强化城乡公路的作用,才能改变我国农村目前的现状,选择一条适合农村目前发展状况的产业化道路。笔者通过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概况,谈到公路经济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5.
产业化与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我国农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文章回顾了农产业化发展现状,重点的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实施的效果和产业化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兴华 《经济师》2013,(1):27-28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生活宽裕为目标,按照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破解"三农"困境的重要出路。应当进一步创造宽松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导力度,加强对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的政策研究创新,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依托。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理论界围绕农业产业化作了广泛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实质和基本特征;②农业产业化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原因)和客观必然性;⑨农业产业化与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关系;④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⑤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在上述几个方面中,大家对第二方面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其它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见分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区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现代农业转变,在认真总结完善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施农业产业化。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把农民引向市场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村经济总量增长,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95”发展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  相似文献   

9.
孙世芳 《经济论坛》1996,(12):10-12
对农业产业化几个问题的认识孙世芳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大变革。如果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侧重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农业产业化则是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进步,是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大发展。它的出现和发展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但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产业化建设存在起步晚、组织建设不健全,产业化组织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扶持政策不到位、企业经营后劲不足等问题.本文从总结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入手,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经营形式的又一次重大转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加快推进福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效益农业是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效益农业的发展为契机 ,形成农业产业化体系是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在农村金融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农业银行来说 ,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必将成为农业银行乡村业务的经营主体和实现信贷投入效益化的重要载体。那么 ,农行信贷应采取何种对策 ?本文试图对其进行一些探索。一、支持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政策取向农业产业化以其市场、规模、技术优势产生的效益优势为农业银行的信贷主体业务经营形成了一批重合同、守信用、低风险的客户群体 ,对于优化农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提高信贷…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江西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宝柱 《技术经济》2004,23(8):47-49
<正> 一、推行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轨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生产经营方式,是农村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崛起之后的又一次带有方向性的农业和农村变革,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14.
谌昱 《技术经济》2002,21(11):9-10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的市场化农业发展之路。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农业规模化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必须将这三者作为一个有机体来考虑 ,农业的发展问题才能根本得以解决 ,农民收入的提高才能有保障 ,农村经济才能不断发展。1.农业产业化应赋予现代化的内涵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 ,研究农业产业化必须从农业现代化这个基本的发展方向来研究。离开农业现代化这个基本的发展方向孤立地研…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本文基于全国农业产业化统计数据,首先结合我国农业产业化各行业的发展现状,采用R/S分析法对我国农业产业化中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进行了产业化发展趋势判断,得出种植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在未来将减少,畜牧业产值比重将持久增长的结论,表明全国农业产业化的产业发展经营规模逐渐扩大、产业化领域逐步拓宽,发展态势良好.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产业化发展体系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合作组织规模、龙头企业数量、经济实力是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并对全国内地30个省(区、市)(西藏除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排名,提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浅议位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税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必须配套其他政策在促进农业产业化方面有所作为。文章把农业分为基础农业、加工农业和流通农业,分析了现行的税收政策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利与弊,提出了完善农业产业化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臧秀清  郝庆禄 《经济论坛》2003,(1):57-57,26
秦皇岛农业现代化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被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之后,农业经济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起步。到2000年秦皇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主导产业群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7%,农村二、三产业比重达78%。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57.3亿元,增长19.5%;税金3.45亿元,增长8.2%,农业和农村经济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一、秦皇岛市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推动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数量少且缺乏规模效应。从量上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落后、农民增收缓慢,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搞活经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发展产业化的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同时也是农村先进生产关系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和发展,将有力促进农民发展产业、搞活经济,从而实现农业的迅速发展及农民增收。因此在当前各种农业发展思路中,努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魏华 《经济论坛》1997,(6):11-12
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体制转轨、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搞好农业产业化,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里向读者推出一组专题文章有探讨.也有典型经验.相信会给您以有益启示。——编者为实现农村经济的第二次飞跃,早在1994年,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就对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作出了部署。两年多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既是促进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实现农业与市场经济接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转变的唯一选择,又是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河北省唐山等市已经取…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也是中国农业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很快,取得的成就也证实了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但是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分析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然后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