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以合约理论为视角分析了政府预算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一是政府预算编制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但表现出预算控制与预算合约相背离、预算签约成本高,以及代理人的逆向选择产生了负外部性等问题;二是政府预算执行过程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然而在政府预算履约环节不同主体之间呈现出道德风险,产生较高的治理成本和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等问题。 因此,政府预算应该建立合约化的治理预算,并且以合约交易中合约制订与执行的效率为基础,构建预算治理机制,以实现政府预算服务于国家治理的责任和职能,做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善治”政府。  相似文献   

2.
税收征纳关系是否和谐,既关系到国家税收收入的稳定,又关系到纳税人的纳税合作心理、权利及利益,因此,建立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税收征纳关系存在的不和谐因素,而其主要原因不是国民素质低,而是制度的不尽完善和政府行为的不规范。因而笔者认为和谐征纳,政府应先行;进而从政府的角度,保障纳税人权利、增加纳税激励、增加预算约束等方面探讨如何营造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从而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邓春红  杨振凯 《商业科技》2009,(13):369-371
5.12大地震发生以后.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救援。政府的行为高效有力,社会力量积极主动.令我们在悲恸之余,欣喜地看到了国家与社会的共生共强。文章阐释了我国“强国家-强社会”的目标模式.提出了“强国家-强社会”模式在5.12抗震救灾中已然彰显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孙兆虹 《消费导刊》2013,(2):182-182
土地财政对于这几年来说是一个新流行的词语,理性的来说,是贬义的,具体的含义是以政府为主体,针对于占用的土地来收取的财政活动,和同时拥有着利益分配的关系。税收国家则作为财政国家的一种相关类型,也就是说国家的收入主要就是来自于税收。政府权力的制约,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纳税人的权力。本文主要的阐述在于,税收国家框架下的“土地财政”法律制度改革探讨。  相似文献   

5.
徐明 《中国市场》2012,(52):69-70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的税收和财政收入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是GDP增速的两倍多。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中国的高税率是政府的机会主义所使然,而其解决办法是通过宪政民主遏制国家机会主义行为,即在宪法上限制和约束政府的征税权。  相似文献   

6.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府组织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程序设计不可或缺,其中最为关键是如何实现政府财政与预算最优管理。合理推动会计改革对改进政府财政与预算管理尤为重要,高效的政府会计治理机制能有效预防和抑制政府官员的权力寻租,由此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成公共资源科学配置,因此,政府会计制度可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机制和程序之一。科学变革政府会计对提升政府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国家治理新路径,夯实国家善治之基础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税收影响一国政府的治理质量。文章运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数据,验证了税收和治理质量指标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税收改善治理质量,并且由公民直接负担的税收在治理改善中尤为重要。通过采取不同估计方法、变化国家样本、控制与治理质量相关的变量影响,这个结果都是稳健的。税收成为国家和社会互动的关键纽带,能够促进政治问责,改善治理质量;财政上高度依赖于税收的国家更容易实现善治;旨在建立更负责政府的征税要求是合理的。这对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切实保障重大战略和重点项目取得实效。在收入方面,重点是有效发挥收入政策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现代税收制度。以下是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问题的分析。一、现行财政税收体制的不足我国现行财政税收体制有以下问题:双轨制下,预算工作精准性有待提高、地方预算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预算失真、预算外资金庞大等问题经常出现,国家财政税收面临较大风险。二、财政税收体制问题形成的原因(一)财权、事权不匹配我国曾实行过分税制改革,此次改革后,中央财政税源趋向稳定,财政收入持续增加。政府秉持财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想,为人民办了许多实事。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国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国家治理是的目标是善治。善治的内涵包括了责任性、透明性、有效性、参与性几个方面的内容,党的十八届三种全会以来,我国国家治理的目标导向与善治的内涵是一致的,即强调受托责任、透明性、有效性、共同治理和民主参与。政府预算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传统的预算监督存在由于问责制的缺失而导致的受托责任履行不到位,由于信息披露不足导致的预算不够透明,绩效考评不到位导致的有效性不足,以及人大、审计、财政监察、社会监督等多方面没有形成合力等突出问题,这与国家治理的善治目标是相违背的。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政府预算监督的未来改革方向与价值诉求,即强调预算问责,逐步实现预算信息公开,通过绩效预算进行考核,加强预算监噶主体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一)税收筹划是法律和社会赋予企业的基本权利。在西方国家,税收筹划被视为企业经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智慧的明行为”。税收筹划是在经营中寻求企业行为与政府政策意图的最佳结合点,是法律和社会赋予企业的基本权利,合法的税收筹划则是对这一权利的正当行使。企业在不违背税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通过积极的筹划和安排,降低税负的成本,增加企业的权益。成功的税收筹划往往既能使经营承担的税收负担最轻,又能使政府赋予税收的政策意图得以实现,对政府、企业、社会都有利,形成企业节税——利润增加——扩大再生产——国家税收增加这样一个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国家行政事务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税收行政作为一种国家行为,它的执行必然会对所在国的国民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就是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这种影响作用于纳税人之上,会促使纳税人的社会行为产生变化。这就是税收行政与纳税人社会行为关系原理。这种影响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而这就要取决于政府税收行政的政策。对税收行政与纳税人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针对税收行政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正式体制内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巨大缺口的压力背景下,地方政府面临相对“软化”的制度约束环境,激烈的政府间竞争和政绩显示需要加剧财政收支缺口压力,这使得地方政府突破体制内预算约束的限制,“由上而下”地对“软预算约束”资源的攫取非正式财权(各种苛捐杂费、负债以及土地财政等),滋生出“逆向软预算约束”的体制外非正式财权的运行“潜规则”.从本质上看,中国地方政府非正式财权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对市场和私人部门两类政府机会主义行为恶性循环综合作用的产物,而有效防止和化解这两类机会主义行为的综合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非正式财权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公共财政的实施主体——政府,出于 “法律人”与“经济人”身份的能动性,在税收征管方面必定要考虑成本效益,政府进行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运行效果、优化产业投资结构、以及资源收入的合理配置,同时还能降低征纳双方的交易成本.但由于存在政府等级的划分,彼此之间的博弈往往会降低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浅议我国税权划分与税收竞争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竞争是指政府问通过竞相降低有效税率或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经济资源和税收资源流入的政府自利行为.近期学者的研究进一步将税收竞争扩及其他减少财政收入的形式以及提供具有特殊服务方向的公共服务.当前税收竞争在政府行为中普遍存在,并出现了恶化的现象,需要我们加以重视,究本溯源,寻找有效的治理思路与对策.基于此,本文拟结合我国的现实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政府预算过程中的多方利益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亮  宋国学 《财贸研究》2004,15(5):72-77
本文通过探讨目标各异的多种角色参与的预算过程 ,指出预算过程是一种博弈过程 ,在此过程中代表各方利益的参与者为取得支出优先权展开竞争。本文主要对各支出部门之间、政府预算部门与支出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在预算决策中的竞争博弈行为进行分析 ,提出完善预算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众节能行为的税收调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高耗行为主要源于公众对能源形势及节能意义的认识不足,以及社会制度对负外部性的治理缺陷。因此,促进全社会的节能进程就要通过影响公众的节能行为动机来决定能源消费模式的选择。税收政策可以通过税收差别向能源消费者明示政府的政策导向,形成全社会统一的社会规则和主观规范;征税与税收优惠可以通过影响行为成本,使公众由自利的“理性经济人”向兼顾代际利益的“理性生态经济人”转变。本文将深入剖析税收政策对公众节能行为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促进节能的税收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税收体制是国家治理和财政资金的重要保障,同时它也是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主体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税制也在不断进行调整。2012年,随着我国“营改增”试点的开始,我国税收体制逐步发生改变。原有的营业税逐渐退出我国税收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增值税的增加。“营改增”后,我国的税收管理体制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些弊端与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及时进行税收体制的深化改革。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税制改革背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当前我国营改增后税收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我国税收体制下一步改革与创新提出,以实现优化的税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一、界定概念:“费改税”的内涵与外延“费改税”是针对目前我国“费大于税”的不规范的政府收入格局而提出的一项政策主张。从规范分析的意义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税和费都是政府收入的形式,各有各的地位和作用,两者并不能互相替代。税收是以政治权力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北京瘦身办奥运”“广州节俭办亚运”,一方面体现了新一代国家领导人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行为模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家及各地方政府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人民办实事。本文从政府行为分析入手,结合成本-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政府行为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意义和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编制国家和政府资产负债表的难点,从研究制定政府会计准则、加快政府会计的改革、严格界定资产负债表与表内项目的范围、尽快编制国家和政府资产负债表、地方政府应当公布资产负债表、发挥政府资产负债表对中长期财政的预测作用、加强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审计监督等7个方面,提出了探索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和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