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最近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王铮等著《理论经济地理学》(第三版),该书是华东师范大学陆续发行的"经济地理学"教材的一个延续,也是王铮关于地理学理论的新探索。《理论经济地理学》(第三版)是王铮2000年所著《理论经济地理学》的新版本,本书将经济地理学分为微观经济地理学和宏观经济地理学两部分,这是对传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43万字,定价25.10元),李小建、李国平、曾刚、覃成林、林炳耀、张文忠编著,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书以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为脉络,从企业(包括多区位企业、跨国企业)的区位、经济地理区域分析、经济活动全球化和经济地理学新发展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当今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问题。并注意与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实践相结合,注意经济地理学的方法和技术的介绍,是与发达国家经济地理学教育接轨的教材。《公司地理学》(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地理学在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曾逐步形成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或生产力)布局规律的科学这一看法,此观点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地理工作者与生产(力)布局实践相结合,从而发展了生产(力)布局的应用研究;而另一方面,则由于它混淆了学科研究对象(理论问题)与具体工作任务(实际问题),模糊了经济地理学的主攻方向,从而削弱了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胡兆量、陆大壮《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一文指出了这  相似文献   

4.
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末计量革命与行为革命浪潮中的行为地理学,在几次大起大落中对它的批判和质疑声音也从未间断。论文在对国内外行为地理学研究简要评述的基础上指出,从研究目标、方法和内容进行必要转向是其顺利发展的必然选择。故而,在充分认识空间结构既是人类创造、又是个人行为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融合物质(社区和城市)与非物质(行为)空间,从融汇行为地理与反向物流的回收行为角度,深入阐释城市居民参与再生资源回收活动的过程机理和互动机制,进而探索现代城市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既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为洞悉行为地理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
地理学区域研究中的哲学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冬子 《经济地理》1999,19(3):119-123
单纯地建立在“人─—地”关系这个哲学范畴上的地理学属于经典意义上的地理学,它难以实现具有普适性的精确地理学原理的建立,缺乏科学预见性。本文根据地理学的区域特征,提出地理学应建立关于“时间─—空间”的物理哲学范畴,认为区域应满足两个条件:具有时空完备性以及充满着事件。本文还提出了区域的能量观,建立了时间─—空间与区域能量的等价公式:E/F=S·T,其实际意义是以较小的能量耗竭获得较大的区域增长。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指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其中,研究地理环境变化发展规律的是自然地理学,而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就是人文地理学。但我国地理学界在解放后由于受苏联的影响,只注意了对人文地理学的一部分——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忽视了对人文地理学其他部分的探讨,以至影响了我国地理学的健全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地理工作者认识到这个问题,建议在我国开展对人文地理学的全面研究。因此,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在今年5月13日~19日于杭州召开了我国解放后的第一次人文地理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7.
时间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时间地理学是研究各种制约条件下人的行为时空间特征地理学。本文在介绍时间地理学基本问题提出背景基础上.说明时间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图解了时间地理学核心概念中的三大制约。  相似文献   

8.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经济地理学界出版了一批经济地理学教材 ,这些教材在体系、内容和风格方面 ,试图从整体上把经济地理学重塑为具有独立研究领域、内部逻辑关系清晰、理论性强具应用价值高的一门地理科学。但在建立完整的科学体系、反映经济地理学新进展等方面仍然需要进行改革与发展。面向 2 1世纪《经济地理学》教材 ,以全新的框架、严密的体系结构 ,介绍了至今为止经济地理学的主要进展。面向 2 1世纪 ,在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地理学的教学应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9.
在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著作60年后,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对原著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取名《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一版),该书由Geoffrey Harcourt和Peter Rich主编,英国Routledge公司于1997年出版。英国肯特大学凯恩斯学院经济系教授A.P.Thirlwall曾模仿凯恩斯的口吻为此撰写了一篇雅俗共赏的书评。现刊出此文中文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美学是研究现实中的美好事物、人对世间审美认识的特点和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作的一般原则的科学。把美学规律运用到地理学中去,便产生了美学地理学。是美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属人文地理学分支。美学地理学的发韧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地理学家克利克。他在《关于一般地学的文集》里说道:“倘若一个地理学家不能象风景画家和诗人一样掌握地区美的特征,他描写的东西就欠缺真正的内容和最美的修饰。  相似文献   

11.
<正>辽宁师范大学张耀光教授著作《中国海洋经济地理学》一书已于2015年8月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国海洋经济地理学的著作。该书是在张耀光教授20多年"海洋经济地理"讲义、30多年从事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与实践、"念了40年‘海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新理念,呈献  相似文献   

12.
正新年伊始,李小建教授专著《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探索》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基于作者30多年的研究,对国际背景下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进行了多视角的探索。全书分为经济地理学理论探索、农户地理研究、公司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小尺度研究、区域研究,共5篇48章。作者试图理清在经济地理学研究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怎么理解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地理学中的"地理"是什么,在此基础上,中国的经济地理学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方向,从而在国际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本书既有作者大量丰富的实证研究,也有"慢踱步、冷思考"后的理论启迪,期望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经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才 《经济地理》2008,28(6):918-922
学科的性质与任务是任何学科发展首先面临的,也是经常关注的问题。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学科的发展必须继承地域性、综合性与地域综合思想的地理学传统。区域经济地理学又是地理学中非常年轻而又与经济学交叉的学科,一是说明这门学科富有活力,面对当今诸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发展活力很大;二是要在学科交叉渗透过程中,搞清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方向)的联系与区别,以便更自觉地发展地理科学。在区域经济地理学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引进、消化与吸收的关系和学科建设与参与实践关系。文本对"新经济地理学"进行了评析,认为"新经济地理学"是主流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方向)的新发展,但不是主流经济地理学的新发展。他们的一些主要理论与模型和一些新的概念有理论指导与借鉴意义,但须经过消化、吸收、改造,使它变为地理学的理论内容方有意义。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以之立足于世界科学之林;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增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肩负着提高全民族发展与培养人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李小建  陈太政 《经济地理》2000,20(5):120-124
20世纪80年代以业,我国经济地理学界出版了一批经济地理学教材,这些教材在体系、内容和风格方面,试图从整体上把经济地理学重塑为具有独立研究领域、内部逻辑关系清晰、理论性强具应用价值的一门地理科学。但在建立完整的科学体系、反映经济地理学新进展等方面仍然需要进行改革与发展。面向21世纪《经济地理学》教材,以全新的框架1、严密的体系结构,介绍了至今为止经济地理学的主要进展。面向21世纪,在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5.
科学出版社最近修订出版了李小建教授的专著《公司地理论》,作者从微观角度分析企业(尤其是大型公司)空间问题,颇有特色。 第一,作者将公司的空间行为、空间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侧重点来研究公司的管理与发展,很有新意。他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的研究特点,在全面分析国际相关研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研究的核心问题。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究竟是什么?这是经济地理学对象讨论中的实质性问题,也是关系经济地理学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界盛行的观点,认为生产或生产力布局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对于布局这个概念,大多数经济地理工作者是作为动名词理解的,既包括个  相似文献   

17.
论发展我国计量地理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讨论的计量地理学(Quantitative Geography),其内在含义是定量(或数量)地理学,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方法的地理计量学(Geographimetry)。它在西欧、美国和日本已约有30多年的历史,虽然争论很大,但发展迅速,已经经历了性质回异的三代: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与地理模型研究;地理数据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作为学术名词,产生于五十年代中期,实际上已不能反映近年来这一领域的新内容。我国计量地理学研究在文化革命前已有基础;当时大学地理系也曾委托数学系开设规划论等课程。可以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地理学(NEG)诞生伊始就与正统经济地理学(PEG)存在诸多分歧。正统经济地理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放弃了传统区位理论,而新经济地理学是对古典区位论的继承与创新。二者均重视区域空间研究,但无论是方法论还是关注的区域尺度,都有所不同。在克鲁格曼的学术成就得到主流经济学界的重视和认可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地位陡然提升,为二者在经济政策的空间转向、区域空间研究的政策转向、空间尺度的趋近以及特定研究对象等方面的交融提供了契机和平台。  相似文献   

19.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地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1985年以城市地理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地理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努力发展我国的城市地理学》的文章,总结了我国城市地理发展趋势,指出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及问题,提出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丰富检验西方城市地理学阶段,而要发展自己独特的城市地理学。为此,我们必须继承中国哲学传统,吸收西方哲学精华,加强城市地理理论方法研究,既要重视宏观的城市体系研究,也要进行不同类型的单个城市微观研究,填补某些空白。  相似文献   

20.
关系型经济地理学是近年来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将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嵌入到特定的区域制度和区域文化背景中,关注区域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多种地理尺度下的经济变动过程。文章探讨了关系型经济地理学的演进及其新的进展,分析了主要关系类型的结构特征和表现形式,并对关系型经济地理学做出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