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区域收入的差距明显,特别是东西部之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数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越拉越大,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征程中的不利因素。本文搜集了全国、浙江和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历年数据,运用EViews与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建模,预测和分析了全国、浙江省和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里人收入差距的悬殊,已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有关专家认为,收入差距扩大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仍居合理范围。国家统计局城调队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与此同时,不同阶层的收入水平逐步拉开档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属合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才是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关键问题。据介绍,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测量贫富差距程度,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3至0.4之间为合理范围。从我国历年的数据看,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  相似文献   

3.
刘玮 《数据》2006,(2):56-57
2005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但发展的同时,贫富分化,已越来越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各地区居民收入差异,是贫富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观察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我们可以大概地了解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个侧面。2005年,收入最高的地区依然集中在东部,以1—11月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计,前五名依次是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和福建;而收入最少的省份主要为西部省份,依次为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和海南(如图1)。图2是全国31省市在过去23个月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指标的时…  相似文献   

4.
李晓玉 《企业经济》2003,(12):13-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已经成为现实。据统计,到2002年,我国GDP达到104790.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02.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475.63元。部分地区人均收入达到了较高水平,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然而,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1、基尼系数不断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基尼系数所反映出来的收入差距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  相似文献   

5.
制约实现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农民问题有很多,但从社会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是制约实现和谐社会的瓶颈.据统计显示,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54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210元;200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472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622元.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收入差距约为4∶1,加上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与优惠,实际差距约为5~6∶1多.  相似文献   

6.
王凌芳 《活力》2006,(5):40-40
一、郑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1.近年来,郑州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呈扩大趋势。据统计,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700亿元,比2004年增长16.4%,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05年市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0750元,比2004年增长1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85元,比2004年增长12%。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呈扩大趋势。2000年郑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21:1。而到了2005年两者之比为3.23:1,比差提高了1.02个百分点。主要在于几年间城镇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速为9.7%,农民收入的增速为7.5%。城镇居民高出农村居民2.2个百分点,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度量收入差距最常用的统计指标是基尼系数,但是由于基尼系数在按群组分解时的问题使得应用中受到许多限制,因此本文把相对剥夺理论引入基尼系数的子群分解中,得到了一个新的基尼系数子群分解公式,分解公式使群内差距和群间差距具有相同的形式,而且不仅能够计算高收入子群对低收入子群的相对剥夺,还能计算低收入子群对高收入子群的相对剥夺。并利用天津市2008年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全国数据分析了改革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特征,并基于天津市典型调查数据,应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研究了近20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基尼系数的收入构成分解研究显示,工资性收入的分布状况基本上决定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分配状况趋于相对均等化,转移性收入对总收入差距的平抑作用被大大削弱,社会保障体系在覆盖面扩大的同时可能存在识别和瞄准上的方向性偏误;而从人口特征角度进行的基尼系数分解研究则显示,居民行业差别、就业性质以及受教育程度成为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最重要的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9.
黄文伟  王秀彩 《活力》2005,(5):70-70,87
经济学中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参数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和城乡居民消费比率。不管从那一个指标看,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都在扩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2.57;2003年达到1:3.2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率差距扩大,1997年至200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和4%。大约3.5个农民的消费水平之和等于一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其实,我们通常考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是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作比较,这样得到的数据只是城乡居民显性的收入差距。由于二者统计口径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的变迁轨迹 鉴于《中国统计年鉴》缺1990年之前各地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资料,我们计算了 1991年和 1998年部分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相对水平的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相对水平的变化来看,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以及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东南沿海地区城镇居民收入的相对水平在迅速提高,而其它地区城镇居民收入的相对水平都基本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以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山西、辽宁等地区下降的幅度最大,虽然这些东北地区、山西能源重化…  相似文献   

11.
《辽宁经济统计》2007,(4):38-38
统计资料显示,1995~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的教育支出增长2.37倍,年均增长14.46%,而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15%,平均每年教育支出增幅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5.31个百分点;占全部城镇居民家庭10%的最低收入户教育支出年均增长9、63%,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只增长3.69%,最低收入户年均教育支出的增长幅度比可支配收入的涨幅高5.94个百分点。可见城镇居民家庭特别是低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教育支出增幅大大超过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阶层的收入差异不断扩大,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也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本文基于2002~2011年我国东西部各省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合秩和检验、kruskal方差分析和bootstrap等非参数统计方法,对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分析,建立了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与时间的一元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良好。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且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随时间的增加,呈稳定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3.
当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经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显问题,并已受到学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大量相关研究表明,包括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到2000年城乡居民人均名义收入比率上升到2.46,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3.23倍,2005年仍然维持在3.22倍的高位。用城乡居民的综合基尼系数表示,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接近0.47,大大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收入差距反映的是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亦即不同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间的相对收入水平。收入差距之所以成为关注的焦点,其原因至少在于两个方面。首先,从…  相似文献   

14.
李楠 《财会月刊》2006,(6):77-77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看,2000~2003年,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280元、6859.6元、7702.8元和8472.2元;农村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253.4元、2366.4元、2745.6元和2622.2元。城镇居民收入分别为农村居民收入的2.79倍、2.90倍、2.81倍和3.23倍。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看,2000~2003年,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280元、6859.6元、7702.8元和8472.2元;农村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253.4元、2366.4元、2745.6元和2622.2元。城镇居民收入分别为农村居民收入的2.79倍、2.90倍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从1978年的131元提高到2005年的3 2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5年的10 200元,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4%左右,这是改革的伟大成果.但是在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的同时,还有部分城乡居民仍然十分贫困.2004年,全国农村仍有贫困人口2 610万人,低收入人口5000万人,城镇低保线以下的人口2 200万人.也就是说,全国有1亿人口仍然生活在贫困状态.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以上.这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更加关注公平的提出非常重要,十分及时.  相似文献   

17.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基本情况 (一)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收入差距也愈益扩大.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4元,比1978年增长了16倍,比1990年增长了2.9倍,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实际分别增长了3.4倍和1.4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幅度高于农村,20多年来,比农村的收入差距扩大幅度高1.1个百分点;差距扩大的速度快于农村,年均扩大0.64个百分点,比农村快0.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院文章通过非参数核密度估计表明,兰州市城镇居民内部基尼系数不断增加,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村居民内部基尼系数存在较小的变动,收入差距基本上保持稳定.城镇居民内部收入不平等要大于农村居民,且分布相对分散,收敛性特征不够明显.  相似文献   

19.
魏老 《中国新时代》2013,(3):128-128
在媒体报道中,为了避免乱用、乱解统计数据,不仅要注意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有无问题,还要注意对数据的解释不能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忽然一下子公布了近十年的基尼系数。数据显示:2012年基尼系数为0.474,但自2009年起逐步回落。此外,还有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相似文献   

20.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但差距却逐渐拉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报,2005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2%,回落0.6个百分点;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实际增长9.6%,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高达3.22:1,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